APP下载

对路桥区平原绿化工作的再思考

2013-04-18吴才华

防护林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路桥区全区村庄

吴才华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林特总站,浙江 台州318050)

1 建设概况

路桥地处浙江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中段。境域东濒东海,南邻温岭,西接黄岩,北连椒江,下辖4镇6街道,301个行政村,人口43万。全区总面积2.8万hm2,林业用地面积0.6万hm2,森林覆盖率21.6%,平原林木覆盖率18.79%,农田林网控制率96.1%。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06.7hm2,绿地率29.2%,林木覆盖率3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m2。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2003年被省绿化委命名为“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

2010年,路桥区启动新一轮平原绿化工作以来,全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6.72亿元,新植乔木140.9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344.6hm2,全区平原林木覆盖率提高了5.45百分点。全区累计新建成5000m2以上的生态休闲公园75个、进村景观道56条、围村景观林53条、绿色河道26条,农田林网新植乔木50多万株;新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7个,省级绿化示范村4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52个,区级绿化示范村73个,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 主要做法

2.1 编制规划引领

把平原绿化建设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加强绿化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机衔接,相继编制完成了《路桥区森林路桥建设规划》《路桥区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路桥区平原绿化建设总体规划》《路桥峰江万亩花卉苗木基地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明确路桥城市、城镇、农村和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格局。

2.2 城市森林带动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抓手,在城市中大力开展以各类公园、广场绿地为主体的休闲绿地建设,以“增绿、增花、增香、增色”和增加绿化行数、宽度为主要内容的提升绿化品位建设,以“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旧建绿、拆违还绿”和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多种形式的增加绿量建设,以抚育改造城市周边山体的森林景观建设和以水生植物修复城市河道的水域生态建设,着力打造城市新的绿色景观,创造路桥绿色生态的新亮点。

2.3 发展花木基地

坚持造林绿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的思路,在峰江等区块启动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编制规划。按照花木生产、交易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要求,用5年时间打造成浙东南复合型花木基地。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区、街道两级分别出台政策,对完成土地流转,用于发展苗木的村居,进行奖励。三是招商引资。通过召开花木产业发展洽谈会、网上招商、森博会推介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和工商资本发展花木产业。四是转产转业。对当地农民进行花木种植、经营和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和激发农民向花木产业经营业主或职业工人转变,确保农民增收。五是完善设施。指导落户企业做好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花卉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提高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力。

2.4 打造生态廊道

一是按照林水一体的理念,大力开展水系两岸的植树造林,加快河道沿线的森林景观和休闲绿地建设,增强森林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二是按照高规格、大绿量、秀路网的要求,大力推进重要路段绿化及提升工作,做到宽幅度绿化、多树种配置、多层次布局,营造色彩丰富、层次错落、富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同时,积极探索通道两侧的苗木和盆景基地建设,做到苗林结合、林经结合,努力形成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森林通道。三是按照构筑生态屏障的思路,加强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在三山涂围垦区,建设生态休闲式海岸基干林带。在十塘基干林带西侧,结合河道疏浚,建设宽度50m以上高标准基干林带。

2.5 建设生态公园

以“用地不占地、建园不费田”为理念,以现有农田林网、田园村落、四旁绿化为基础,以村庄整治成果和文化活动中心为配套,以废弃地改造、杂边地整合为补充,开展田园式生态公园建设,探索兼具城市公园和乡村田园特色的乡村生态公园建设模式。同时,大力开展违章建筑拆除后空地和闲置地绿化工作,3年来拆除违章建筑200多万m2,用于建公共绿地或通道绿化,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

2.6 做强盆景产业

充分发挥路桥盆景在国内外较高的知名度,通过完善基础服务及保障设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规范产业化发展模式等手段,实现盆景产业资源优化、整合、挖掘和利用。重点加大对台州鹤立盆景园盆景素材基地、诚树园、台州梁园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盆景园的扶持力度,引导带动全区盆景产业做精做强。

3 存在问题

3.1 区位特色不明显

全区普遍存在以小树为主,不成林、不成景,树种单一,行道树单排的森林景观。特别是进出路桥的出入口及进入市区的主要交通沿线绿量不足,市区缺少大面积的片林和高档次的公园绿地,绿色给人们视觉的冲击力还不够,总体印象上很难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村庄缺少围村景观林,公共休闲绿地高大的乔木还不够,绿化树种比较单调,绿化的档次尚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2 村居之间不平衡

城区及周边村居绿化率相对较高,70%以上的村庄达到森林村庄标准。农村绿化反差较大,有的村居绿树成荫,有的村庄却只建新房不绿化,绿化率反而下降。现全区共有村庄301个,目前区级以上“森林村庄”的有174个,占全区村庄数的58%,但是留下的村庄绿化难度越来越大,是路桥区农村绿化的薄弱环节。

3.3 建设体制条块分割

城区部分由建设局建,公路由交通局建,河道由水利局建,小城镇部分由镇(街道)城建办建,山上和农田林网由农林局建,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指挥部、管委会,条块分割,各自绿化,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

3.4 管养机制未健善

绿化招标后,缺少专业的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监理,认为工程承包包成活,一包了事。种植后清卫保洁不及时,养护措施不到位,人为破(损)坏较重且损后得不到及时恢(修)复。另外,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以及随意变更树木品种,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绿化景观较差,特别是非园林绿化专业管理单位,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全区缺少统一的项目评审、招标、监理、种植、养护机制。

3.5 绿化意识未覆盖

平原绿化工作重点在城区,难点在农村,市场经济后,人们家庭主体意识加强,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建意识逐步淡化,加上部分群众对平原绿化工作认识不足,参与热情还不高,存在等、盼、要思想,把各级政府当作平原绿化工作的主体。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也不够到位,缺乏正确的政绩观,认为绿化工作投入大、难点多、要求高、见效慢,把推进平原绿化工作简单地看成种几棵树、建几个公园,没有从长远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对路桥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4 建议

4.1 在推进力度上,从量增长同时向量质并重转变

重点推进生态绿廊、公共休闲绿地、进村景观道、围村景观林、绿色河道和立体绿化建设,提高苗木规格,丰富树木品种,增加文化内涵,从量的扩展提高到质的提升。

4.2 在区域布局上,从均衡模式向区域特色转变

一是从零星植树向成片绿化转变,打造成片成带的绿色廊道;二是从田间绿化向村边绿化转变,重点解决废弃地、拆违地和重点工程应建未建地绿化;三是从求大、散向求精转变,统筹协调全区绿化资源,打造“一街一色”“一路一景”“一村一品”,形成区域特色。

4.3 在管理方式上,从部门各自为政向协调统一转变

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的绿化项目评审组,招投标标书评定组,绿化监理组,项目验收组等,对全区的绿化项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杜绝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发挥行政资源整体效应。

4.4 在管护机制上,从重种轻管向种管结合转变

改变组织培训方式,逐步转变培训时不重视,种植后成活率低或虽能成活即半死不活现象;进一步调整平原绿化资金补助办法,对绿化管护队伍给予适当政策加以扶持,实现主要区块由专业绿化公司养护、集镇绿化由镇级专业队管护、村庄绿化配备护绿员、农户庭院承包养护的管理机制,保证了绿化造林后的成活率和较好的生长率。

4.5 在建设措施上,从政府主导向多措并举转变

通过组织市民到经济薄弱村开展认建、认养活动,加快经济薄弱村村庄绿化进程。采用道路冠名权、街道冠名权、村企结对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参与街道、道路、公园和村庄绿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激励作用,引导工商资本发展成片、成景的花卉苗木和盆景产业。

猜你喜欢

路桥区全区村庄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浙江台州“刷脸”办户籍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村庄在哪里
股市不能“咸鱼翻身”贪挪陷入更深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