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阜新地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3-04-18姚飞
姚飞
(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6)
林木种质资源即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包括各种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森林植物的遗传材料。同时,林木种质资源又是林木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到生态安全。保护和开发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作为林木种质资源载体的森林与林木,是陆地生物基因的庇护所和主基因库,森林植物物种及种质丢失,将引起邻舍生物种及其种质以4~13倍的丢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不仅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而且影响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是生物种质资源的基础种质。由于水土流失、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人为破坏,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的安全。因此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就是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安全。
社会对林业需求的多样化和森林多功能利用理论的发展,要求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不仅要做到数量充足,而且要做到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例如:要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就必须注意引进、选育和繁殖生长快、材质好、抗病虫、无污染的用材林树种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和高效经济林;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就必须注意引进、选育和繁殖生态效益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特别要注重发展乡土树种,培育良种壮苗,大力营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防护林;要搞好城市森林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就必须注意引进、选育和繁殖既有较高生态价值,又有较高观赏价值、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林木种苗,大力营造景观生态林。根据不同的需要培育不同的良种,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作用,满足社会的多需求,实现林业的多效益,应当成为我们林木种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利用,丰富阜新地区的树种类型,提高本地区苗木优良品种、品系的生产水平或林业生产潜力,全面发挥阜新地区种质资源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促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阜新人民。
2 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现状
阜新地区树种丰富,主要乔灌木树种有:油松、樟子松、红松、花曲柳、黄波罗、文冠果、暴马丁香、榛子、杜鹃、糠椴、白桦、小叶朴、春榆、山杨、蒙古栎、白鹃梅等400余种。这些树种大多分布在东部,南部和西北部山区。
2.1 主要树种分布
椴树林是原生椴树被多次砍伐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多分布在山的阴坡、半阴坡及立地条件较好山上腹,伴生树种有杜鹃、绣线菊、黑桦、春榆;油松与蒙古栎,油松与槭树,油松与花曲柳混交林,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带,伴生树种有春榆、糠椴、黑桦、小叶朴等;春榆林是油松与椴树林经多次砍伐后形成的,混有少量黄榆,小叶朴,多分布在半阴坡及山中上腹;落叶松林是建国后栽植的人工林,伴生树种是人工栽植的色木槭、元宝槭及天然花曲柳、栎类等树种,分布在土层深厚的阴坡;油松林主要是人工林,阴坡、阳坡,山上腹、下腹均有广泛分布;沟谷溪旁多分布杨、柳、榆、刺槐等。这些林分类型均为本地区水平地带性植被,是东亚阔叶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主要树种耐旱特征
阜新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降水条件,对植物的生理需求来讲,显然是不足的,甚至干旱,但在本区干旱的环境下,却生长着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多数植物都有耐干旱的形态特征,即具有针刺,叶小,根系发达的特征。这些形态特征,对于减少水分蒸腾,增加吸水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形态表现也说明,植物是当地自然环境选择与植物适应环境的统一体。
3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阜新地区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树木园、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及引进和培育林木优良品种来加速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地现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种子基地13处,保存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和优良基因。但是,由于没有合理的保存计划,一些珍贵树种和濒危树种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资源流失严重;在资源利用方面,还没有制定科学的使用计划,有限的种质资源得不到合理和有效地利用。
4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策
4.1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长期性的重要措施,不仅要广泛宣传、严格执法,而且首先要做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完善资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本地区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4.2 有计划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工作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个事物的2个方面,开发利用应在确保生物安全和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是手段,合理利用是目的,通过利用扩大繁殖使物种得到更好的保护。根据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规律,提出保存植物种类和相应的保护对策,确保被保护植物群体和个体得以繁衍生息。对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内的大量种质资源加强保护,尤其对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保护区生境下,有利于保存和发展的林木种质资源,实行以原地保存为主;对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外的种质资源,必要时可划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区或保护地,实行原地保存。对现存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遭破坏、丢失的林木种质资源,要有计划地组织异地保护,收集种子、穗条根等繁殖材料,最大限度的保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
在人力、物力、经费有保障的情况下,结合种苗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研究。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优化配套保存技术体系。以本地区特有树种、珍贵珍稀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常用营林树种等林木种质资源为对象进行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