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协同论的角度看虚拟学习社区发展
——以“VB爱好者乐园”为个案

2013-04-18林晓群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参量子系统竞争

□林晓群,林 铭

(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前言

随着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评选把网络学习资源列为重要条件,各类网络课程网站及其衍生物——虚拟学习社区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建设的网络学习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一些虚拟学习社区访问者寥寥无几,甚至根本没有启用。由网友为相互学习而建立的VB爱好者乐园 (下称VBGood)(http://www.vbgood.com)是无数网络学习资源中的一朵奇葩,它成立于2000年6月,以Visual Basic学习为主,搭配其他与Visual Basic相关的程序技术。目前它已发展成为VB在线学习领域中影响力最大的虚拟学习社区之一,日均在线人数达500人以上,并于2012年9月4日创下了同时在线人数1359人的最高纪录。它为何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能否为其他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带来启示?本文从协同论的角度,深入分析VBGood成功背后所隐藏的重要因素,旨在为同类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为掌握真实有效的数据,笔者从2012年8月进入社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研究观察和学习体验。

二、VB爱好者乐园直观特点

(一)最大限度开放

用户不需要注册或登录即可任意浏览社区内各个讨论区的所有帖子,免费下载各类资源,只有发帖或上传资源时才需要身份验证。这为用户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社区学习气氛良好

走进VBGood,有种“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的感觉,它每周产生超过200个关于VB编程的精彩新话题。讨论区绝大部分帖子都与学习技术相关,多是用户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求帮助,或是将自己编写的软件程序共享,没有灌水帖,没有广告贴。用户间的相互交流及时有效:据统计,60%的帖子在2个小时内会得到回复,48%的帖子有三轮及以上相互对话,达到中、深度交互。

(三)功能模块全面,导航层次清晰

从图1可以看到,该论坛以“VB讨论区”为主,搭配设计“软件发布区”、“招聘求职约稿区”、“免费资源区”、“ASP和JavaScript”等与网页制作相关的语言讨论区及Delphi、FoxPro等其他各类语言学习讨论区域,还针对写程序费脑力、精神紧张的特点开辟了“心情茶坊”区,供用户放松心情,论坛的功能结构设计全面。另外,论坛导航路径清晰明了,方便学习者根据各自的需要进入不同的讨论区域。

(四)论坛参与人数多,人员分布广

图1

VBGood属于社会教育类虚拟学习社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截止2012年10月16日,其会员已达264 012名,帖子总数帖为598 713,人均发帖2.5。笔者对“VB讨论区”相关帖子的阅读次数和回复数进行了统计,从数据得知,相关技术学习的讨论区的回复率都在10%以上,最高的达到35.46%,这是VBGood成功的最直接体现。另外,从会员的职业分布看,主要分社会人员和在校学生,还有小部分是业余爱好者。社会人员主要是从事与程序开发相关的工作,如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制作等,而在校学生大部分是主修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这两类成员的VB及其相关技术的能力较强,成为活跃在社区论坛中的意见领袖。

三、协同论分析VBGood

协同论(Synergetics)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 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他认为在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中,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外界信息达到某阈值时,它的状态和结构就会失去稳定性,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参量的地位、作用都会发生激烈的动荡,当序参量在竞争中取得支配系统行为的合法地位时,子系统会自发追随序参量,产生协同性,系统由此产生新的结构[1]。他在协同论中描述了临界点附近的行为,提出了伺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2]。协同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的子系统之间、正作用参量和负作用参量之间存在协同与竞争关系;快参量服从慢参量;序参量支配和规定着各种微观子系统及其参量的存在和行为,支配和规定着宏观系统的有序状态、结构性能以及有序度的变化。

(一)系统的开放,加快了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远离平衡的自组织系统由于开放,会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VBGood最大限度的开放,为用户与社区的信息、能量交换提供了方便,也为系统的有序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统计数据表明,论坛的同时在线人数中,会员只占2%-15%,游客的身份进行访问的占85%~98%,访问该论坛的大部分用户是以游客身份进行。对于该特点,笔者分别向“VB讨论区”中的“新手学堂”版主“xiayu1993”和“VB技巧”版主“西门吹雪”进行调查访问,以了解原因。他们表示,这部分游客实际上大部分是已注册过的会员,少部分是新来的游客。因为该论坛属社会虚拟学习社区,访问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大部分学习者访问时为了避免登陆的麻烦,常以游客的身份学习,因为游客就能使用论坛里的所有资源。只有当他们遇到问题,需要发帖子与其他学习者交流时才登陆。而新来的游客学习VB的目标也很明确,他们通过搜索引擎或其他的方式找到VBGood,以游客身份进行学习。只有当他们确定论坛有益于自己的学习并有需要发帖时他们才会注册成为会员。“他们以什么样的身份来访问网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确能从论坛中有收获,并愿意经常到论坛来”(西门吹雪)

(二)多种正作用参量相互作用,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

协同论指出,在系统进化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推动(正作用)或阻碍(负作用)系统发展的参量。当序参量为正作用参量时,在序参量的支配下,阻碍系统发展的参量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推动系统有序发展的参量通过与序参量共振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而推动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VBGood网站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网站系统内子系统间相互协同、正作用参量与负作用参量相互竞争的过程。在竞争中,阻碍社区发展的负作用参量被淘汰,正作用参量与系统序参量共同作用,推动该社区的发展壮大。

1.意见领袖是吸引学习者参与的最重要的正作用参量。VBGood由VB领域的人员为相互学习而建立,这为社区的意见领袖群体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在有高水平的VB人的带领下,学员的相关技术的水平能力得到提高,逐渐成长为某一主题的意见领袖,活跃在社区,帮助其他学员学习。社区的意见领袖群体为满足用户学习需求提供了保证。

2.负作用参量和快参量在竞争中被淘汰。自组织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演进史是正作用参量与负作用参量的竞争史,是快参量服从慢参量的运动过程。负作用参量和快参量在演进过程中被淘汰,使系统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VBGood自面世以来,先后五次进行全面改版,先后增加了“投票系统”、“API在线手册”、“擂台”和“招聘求职约稿”等有益于学习者学习的功能模块,淘汰了网站的浮动广告、插件以及邮件列表等阻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对系统的发展起负作用的模块。相关功能模块的增减有利于吸引学习者参与,推动系统发展壮大。

3.多种正作用参量相互协同,推动社区的发展。VBGood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正作用参量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规范管理方面,设有专门的“站务管理”版块,用来公示本站最新动态、公告和通知、发帖规则、版主申请和任命、投诉等,用户可以在该区域举报广告贴、灌水帖等违规帖子,版主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帖子进行删除并对相应的ID号禁言1周,这为社区营造学习气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社区精神文明方面,VBGood人坚信“只要我为人人,就有人人为我”,社区内多个版区把它放在版头,时刻提醒用户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沟通交互方面,论坛为用户提供多种交流方式,除在讨论区的发帖交流,还设有群组和用户家园,前者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更为方便的交流方式,后者相当于个人空间,展现用户的信息及在论坛中发帖的具体情况,用户可直接进行交互。另外,完善的社区功能结构、层次清晰的学习导航、规范文明的交流用语等多种正作用参量也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为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服务。

(三)创设竞争的学习环境

竞争是系统发展永恒的主题,VBGood紧扣这一主题,为用户创设了一个竞争的学习环境——“擂台”比赛。VB擂台自2006年2月开擂以来已举行了79期比赛(截止2012年9月23日),吸引了大批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参与。擂台选题范围广,涉及算法、数据库、WINAPI、图形图像、多媒体、自定义的控件、安全等多方面,以考查选手的全面水平为主。若用人单位有需要,也可把擂台作为一个平台,进行人才选拔赛。每期赛后,版主收集所有参赛作品,另开贴一并发布,以供网友投票。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管理员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并且只有研究生级别以上的用户组才有投票权,普通新注册用户只读,不可投票。擂台奖项设冠军、亚军、季军、鼓励奖各一名,分别奖励论坛金钱188币、88币、66币和10币,冠军将授予论坛内的“擂主勋章”。VB擂台竞争环境的创设为社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活力。

四、协同论对虚拟学习社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加大系统开放

开放是自组织系统得以演化的前提,自组织虚拟学习社区需要足够程度的开放,方便用户参与学习,为社区的信息、能量交换提供基础。游客免费使用社区所有资源是有效的尝试。

(二)促进序参量的形成

序参量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宏观模式,它一旦形成,就会对所有的子系统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使它们高度协同起来,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演化。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决定社区是走向繁荣还是灭亡,故笔者认为学习者的主体性是自组织虚拟学习社区系统的序参量,社区系统在初始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促进序参量——学生参与主体性的形成。

(三)控制负作用参量,促进正作用参量

王根顺(2011) 认为自组织学习社区有两种发展轨迹:一种是销声匿迹型,一种是茁壮成长型[3]。为使社区更顺利地走向茁壮成长,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正作用参量,控制负作用参量。

1.培养和发掘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对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任何虚拟社区都要着力发掘和培养意见领袖群体。创设良好社区文化环境,为各层次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制定合理的评分和奖励制度,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吸纳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人进入社区,并培养他们成为活跃的意见领袖。

2.培养学生的学习社区归属感。社区满意度是影响学习者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素之一[4]。到自组织虚拟学习社区中来的用户,都有着明确的目标。用户的需要得到满足、问题得到解决是保持成员对社区满意感的最根本保证。社区除发掘和培养意见领袖外,还要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通过各种措施,创设一个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在社区中能学到知识,能得到别的成员的尊重,帮助他人的行为得到肯定,自然会对社区产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更有利于发挥学习者参与的主体性,促进系统序参量的形成。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社区要能提供丰富的、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的资源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资源以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增强资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及时更新和补充资源库学习材料,转“消费式”学习为“生成式”学习,如通过社区管理者(版主)对学习者对话交流的文字材料、共享的学习成果等进行筛选,将帖子顶置或设为某一论题的精华帖,或是直接设置“学习资源共享”模块,让学习者将自己的作品或学习心得上传,管理者组织社区的意见领导等对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如此,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习资源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扩充资源库,使学习资源库也成螺旋式的上升发展。

4.多种方式促进有效交互。学习社区中的交互是否有效,是能否长期持续地吸引学习者参与到社区学习的关键。学习交互含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在阅读学习资源时学习者的思想与学习资源间存在对话交流),二是学习者与其他社区成员(学习者、助学者)就学习所遇到的疑问进行的讨论对话。前者要求社区提供高质量、符合学习者个性差异的学习资料,后者需要社区成员乐于为他人解决难题。为了促进交互的有效进行,可通过按水平等级来设置资源模块和学习讨论区,如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利用“初级资料”区的资源学习,进入“初学者讨论区”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对话交流,中级水平的可以进入“提高技能技巧”模块进行学习和对话;通过各种奖励制度,如记录成长值、威望值、积分等手段鼓励社区成员积极为他人解答疑问;发掘和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核心作用,及时为发问者提供信息反馈。

此外,加强社区管理,禁止或适当控制投放广告、插件、弹出窗口等对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有不利影响的负作用参量,设计清晰明了的导航系统、合理的页面布局。在功能模块设计方面,可充分考虑与社区主体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如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栏目来发布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招聘信息,全面考虑有利因素,促进正作用参量的形成与发挥。

(四)促进协同,强化竞争

协同与竞争是协同论的理论核心,自组织系统就是在子系统之间和各作用参量之间的协同和竞争中演进。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内部含有众多子系统,如系统设计者、系统管理者、社区管理员(讨论区版主)、学习者、资源库、社区行为规范、奖励制度等等,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与竞争,共同推动系统的演进。学习者参与的主体性是系统的序参量,故人作为个体的子系统间的协同和竞争更是系统发展的关键。

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子系统间的协同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系统设计者和管理者及社区管理者相互协同合作,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的支持,二是学习者间的协同学习行为。为促进系统的协同发挥最大作用,系统设计者需要设计合理的社区功能结构、清晰的导航系统、简洁大方的页面布局、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积分制度,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社区管理员需要发布相关的公告、管理论坛用户的发帖行为、监管社区的舆论动向,为学习者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者间的协同需要意见领袖的带动,需要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乐于为别人解决疑问、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他人提供学习参考资料。虚拟社区系统内的个体子系统间的积极有效的协同作用,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参与到社区中来,使系统走向有序发展。

竞争是系统演化的最活跃的动力,系统内部诸参量或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永存的。但现在的网络学习环境大多只注重学习者间的协作学习,忽略了“竞争”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1943),为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的设计者和社区的管理者需要通过适当的策略来营造竞争的气氛,给学习者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诸如技能操作类的学习社区(如软件类或程序类的学习),可以设置“擂台”,社区可以定期举行擂台比赛,学习者根据比赛的题目要求和规则设计并制作参赛作品;理论类的学习社区可以设置“实用知识竞赛”环节,竞赛题将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吸引学习者的参与。为学习者创设竞争的舞台,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进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五、结束语

现实中,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深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必定是这些资源或形式都不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不能有效调动学习者参与的主体性。从协同论的角度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系统的进化演进,或许能给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一些启示。我们期望,网络的教育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真正有效地为人类的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严晓伟.协同学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教育,2009,(9).

[2]邹刚,敖永红,张银丽.协同学原理和现代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3] 王根顺,吴长城.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

[4] 胡凡刚,李广艳.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参量子系统竞争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基于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层状云零度层亮带识别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环形光的形成与参量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