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及其教学问题

2013-04-17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点儿语法汉语

一、引言

陆俭明先生说过:“关于北京话里的‘着(·zhe)’,大家已讨论得很多,不过也不是说不需要讨论了。且不说到目前为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着(·zhe)’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即使从事实和理论上说,也不是已经清清楚楚了。”[1]其实,在汉语教学中,某语法点之所以成为教学难点,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就是对该语法点的理论研究不透彻、不到位,没有认清它的本质特点。助词“着”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留学生作业中常常有误用“着”的句子。例如:

(1)*他妈妈死着三年了,爸爸还没有再结婚。

(2)*大概二十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着北京。

(3)*山本正回着家呢。

(4)*他从北京来着天津呢。

(5)*我们的经理同意着这个计划,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6)*我们都羡慕着他的新汽车。

(7)*我想念着哥哥和姐姐。

(8)*我看着电视半个小时了。

(9)*我们学着三个月汉语了。

(10)*昨天晚上我们睡着一起。

(11)*他躺着沙发看报纸。

(12)*你不要站着这儿吃饭。

(13)*他高兴着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14)*他打着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放假。

(15)*我去山本的房间时,他写着一封信。

(16)*周末的时候,妈妈总是洗着很多衣服。

(17)*我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保姆打着孩子。

(18)*尽管老师身体不舒服,她仍然给我们讲着课。

上述句子为什么错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本文将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与“在”的异同比较,探讨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点,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助益。

二、 “着”和“在”的异同

陆俭明[1]认为“着”和“在”都是汉语普通话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语法手段。肖奚强[2]也比较过“在”和“着”功能上的一致之处。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说明“着”和“在”的相同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对“着”的误用。

(一)“着”的语法意义

关于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有:(1)“进行说”(吕叔湘,1999[3];丁声树,1982[4];刘宁生,1985[5])。 (2)持续说(朱德熙,1982[6];戴耀晶,1991[7];徐丹,1992[8];蒋绍愚,1994[9])。 (3)状态说(金奉民,1991[10];张黎,1996[11];李大勤,2000[12])。(4)惯性说(黎天睦,1989[13])。 (5)情状说(费春元,1992[14])等。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状态说”最为可取,即“着”的基本语法功能就是使某种动作、行为、活动乃至性质转化为一种相关的“状态”,是一个状态化的标记。[12]但是,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仅仅说“着”是状态化标记还是有点儿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进一步把“着”的语法意义解释为:表示绵延状态,即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绵延,或者性状的绵延;绵延带有动态形象性。

“着”附在强持续动词和“看”类弱持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绵延状态。所谓“强持续动词”是指后面加上时量补语只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的动词。[15]强持续动词有:等、想、站、歇、哭、笑、闷、忍、盯、追、握、捂、藏、搂、抱、憋、吹、照顾、端详、陪伴、培养、坚持、担任、活动、鼓舞、监督、控制、积累等。“看”类弱持续动词是指进入“V+三天”格式没有歧义的那些动词,如:看、听、说、打、骂、偷、抢、商量、批评、安慰等。

例如:

(19)他两眼盯着前方的目标。

(20)老张整天想着发财。

(21)虽然失败了多次,我们还是坚持着。

(22)同事们不停地安慰着小王。

“盯着”表示“盯”的动作在时间轴上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想着”表示“想”的行为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坚持着”、“安慰着”也是如此。

“着”附在“挂”类弱持续动词后面,既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绵延,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例如:

(23)他在往香案上摆着水果。(动作的持续绵延)

(24)香案上摆着很多水果。(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25)店员专心地插着花篮。(动作的持续绵延)

(26)花篮里插着玫瑰和郁金香。(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着”附在性质形容词后面,表示状态的绵延。例如:

硬着脖子、冷着脸、光着脚、斜着眼睛、歪着脑袋、沙哑着嗓子

兴奋着、激动着、快乐着、幸福着

粗着点儿、慢着点儿、高着点儿、稀着点儿、硬着点儿

“着”还可以附在部分介词后面,表示状态绵延。例如:

向着东方呼喊、对着天空放枪、沿着湖边散步、凭着多年的经验

可以有重叠形式“V着V着……”,表示某动作行为在持续绵延的状态中,产生了另一种新情况。例如:

(27)他说着说着走到了台前。

(28)孩子哭着哭着就着了。

(29)他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

(二)“V+着”的语用功能

在功能上,“V+着”具有描述性、祈使性。

“着”的描述功能,刘宁生(1985)、陈月明(2000)[16]都有过论述和证明。“着”的描述功能主要表现在:

“V+着”用于存现句,表示存在的状态。例如:

(30)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

(31)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

(32)身上穿着一件风衣。

“V+着”充当修饰语,提供背景信息。例如:

(33)他喜欢躺着看书。

(34)王小姐打着拍子领唱。

(35)他总是斜着眼睛看人。

“V+着”充当谓语时多与描绘性修饰成分同现,例如:

(36)大家兴高采烈地唱着歌。

(37)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敌情。

(38)孩子美美地吃着自己烤熟的土豆。

“V+着”黏着性强,需要与其他成分或语言单位一起共同描述一个事件,而不能单独陈述事件。例如:

(39)我们笑着聊天儿。 *我们笑着。

(40)他一心一意地写着信。 *他写着信。

(41)同学们跳着舞,老师们弹奏着乐器。 *同学们跳着舞。

“着(点儿)”附着在可控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具有祈使功能,表示要求听话人进入某种状态,或者保持某种状态。例如:

听着! 看着! 拿着!

接着! 躺着! 喝着!

学着点儿! 想着点儿!

慢着点儿! 快着点儿! 聪明着点儿!

此外,“V+着”还可以用在评议句里,表示评议的前提条件,即在某种状态下会有相应的评价结论。例如:

(42)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很香。

(43)这种料子穿着可舒服了。

(44)门开着冷,关着又太闷。

这里,“闻着、吃着、穿着、开着、关着”都不是表示现实存在的动作的绵延,而只是一个与外部时间无关的虚拟的绵延状态。

总之,“着”是个状态化标记,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绵延状态,其主要功能是描绘或者祈使。

(三)“在”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一般认为,副词“在”的语法意义是“进行”。“进行”的基本含义是动作行为变化处于现实的实施阶段,它只反映动作行为变化的客观现行性,不关涉动作行为的开始、结束及时量等特征,因此,它总是和外在的某个时间相联系的(没有特殊时间标记时,默认为与说话人说话的时间相联系)。反映在语法上,用“在”的句子绝大多数是陈述说话时或者说话之前的某个时间存在的动作行为的。例如:

(45)我问他这段时间在干什么,他一笑伸了个懒腰,说什么也没干,还在混。

(46)酒柜上玻璃鱼缸里,金鱼在无声无息地游动。

例(45)中两个“在”都是说话以前的一段时间里的情况。(46)虽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但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出陈述的是观察时(即,说话时)现实存在的情况。

未来的动作行为因为还没有实施,所以通常不能用“进行”态表示,如果要用,也必须有明显的虚拟标记。例如:

(47)* 明天我在看书。

(48)*一会儿他在等你。

(49)A:想想明天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B:我想你在弹琴吧。

(47)、(48)句中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语和表示现实进行的“在”相冲突,所以不成立。 (49)有“想想”、“我想”等表示虚拟设想的标记,故而又可以成立。

从语法分布看,“在”可以用在强持续动词前,表示动作的“进行”。例如:

在想问题、在等客人、在哭、在笑

在忍耐、在坚持、在照顾、在培养、在控制

“在”可以用在弱持续动词前,只表示动作的“进行”,不能表示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例如:

(50)他在往香案上摆水果。

(51)*香案上在摆水果。

(52)妈妈在挂地图。

(53)* 墙上在挂地图。

“在”不可以放在形容词前面,因为形容词代表性状,性状无所谓“进行”。例如:

(54)* 爷爷在瘦。

(55)*教室里的灯在亮。

(56)* 大家都在快乐。

“在V”不能重叠。因为“进行”是从事件的外部把动作行为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所以,“在+V”结构一般是一个命题的主要陈述部分,这个结构不能重叠。例如:

*在吃在吃 *在唱在唱 *在写在写

*在看在看 *在说在说

*在讨论在讨论*在研究在研究 *在思考在思考

*在控制在控制 *在嘱咐在嘱咐

“在+VP”的语用功能是叙述。叙述的本质是说明事件在时轴上的发展过程,让人从理性上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在+VP”的叙述功能有多种表现。

首先,“在+VP”做谓语可以单独成句,报道一个事件的存在和进行。例如:

(57)儿子在写作业。

(58)李主任在开会。

(59)同学们在打篮球。

其次,“在+VP”可以内嵌修饰成分却不受描述性成分的修饰。例如:

(60)他在反反复复地检查那台机器。 *他反反复复地在检查那台机器。

(61)老人们在悠闲地下棋聊天。 *老人们悠闲地在下棋聊天。

(62)他在不紧不慢地讲故事。 *他不紧不慢地在讲故事。

第三,“在+VP”不能用于祈使句和评述句。例如:

*在看! *你快点儿在拿!

*在站别动! *在忍耐吧。

*这车在开多爽啊! *这房子在住舒服。

*这种枕头在枕凉凉的。 *这声音在听好耳熟啊。

综合以上分析,“着”和“在”的异同点可归结如下表:

用于评价着 - + + + + + + +在 - + + - - - - -与非持续动词组合与强持续动词组合与弱持续动词组合与形容词组合与介词组合重叠形式用于祈使

三、“着”的教学问题

明确了“着”的语法意义是“绵延状态”,就可以推导出“着”的一系列使用条件。

(一)“着”不可以用在非持续动词后面,因为非持续动词与“绵延状态”相矛盾

如文章开头的例句:

(1)*他妈妈死着三年了,爸爸还没有再结婚。

(2)*大概二十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着北京。

(3)*山本正回着家呢。

(4)*他从北京来着天津呢。

句子中“死、来到、回、来”都是非持续动词,后面不能加“着”,所以四句都不正确。 把(1)、(2)句中的“着”改为“了”,句子就变为合格。(3)、(4)句的意思不能用“着”来表示,需要用特定的格式“在……的路上呢”来表达。

(二)“着”不可以用在表示感知、态度的心理动词后面,因为这些词语本身已经含有“状态”义

如前文例句:

(5)*我们的经理同意着这个计划,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6)*我们都羡慕着他的新汽车。

(7)*我想念着哥哥和姐姐。

句子中的“同意、羡慕、想念”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不需要“着”。

(三)“着”不可以用在有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时量补语的动词之后

例如:

(63)* 我写完着作业。

(64)*他看见着挂在墙上的照片。

(65)*客厅里传来着笑声。

(66)*服务员给我提来着行李箱。

(8)*我看着电视半个小时了。

(9)*我们学着三个月汉语了。

(10)*昨天晚上我们睡着一起。

因为,动补结构、动趋结构都带有“结果”义,与“着”的“绵延状态”义不相容。而带有时量补语的句子,动作的“时间量”是句子的焦点,不能同时突出动作的“绵延状态”。因此,上述例句都不能成立。

(四)“V1着”用在其他动词前做修饰语时,描绘的是一种伴随动作伴随状态。如果不是伴随性的动作状态,就不能用“V1着”

例如:

(11)*他躺着沙发看报纸。

(12)*你不要站着这儿吃饭。

(13)*他高兴着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14)*他打着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放假。

例(11)、(12)中,“躺”与“沙发”、“站”与“这儿”语法上不构成动宾关系,因此,不合乎语法。如果分别改成“躺在沙发上”、“站在这儿”或“在沙发上躺着”、“在这儿站着”就可以了。(13)中“高兴”是形容词,不是伴随动作,故不能用“着”,“着”应该改为“地”。 (14)中“打电话”与“问我”是工具与目的关系,前项不是伴随动作,因此也不能用“着”。

(五)“V1着”的功能是描绘状态,多做背景句(从句),而做前景句(主句)的功能较弱,独立成句的功能较差

例如:

(15)*我去山本的房间时,他写着一封信。

(16)*周末的时候,妈妈总是洗着很多衣服。

(17)*我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保姆打着孩子。

(18)*尽管老师身体不舒服,她仍然给我们讲着课。

根据语境,(15)、(16)、(17)“着”所在的小句是叙述性的,不应该用有描述功能的“着”。(18)“着”所在的小句是主句、前景句,与“着”的功能不协调,因此也不成立。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助词“着”的教学,我们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避免把“着”与英语中表进行时的语法形式“-ing”相类比,以避免误导学生;其次,讲解时要突出“着”的语法意义“绵延状态”和描写功能;第三,要有计划有选择性地告诉学生“着”的使用条件限制。

[1] 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5:331-336.

[2] 肖奚强.“正(在)”、“在”与“着”的功能比较[J].语言研究,2002,4:27-34.

[3]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刘宁生.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J].语言研究,1985,2:117-128.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戴耀晶.现代汉语表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92-106.

[8] 徐丹.汉语里的“在”与“着(著)”[J].中国语文,1992,6:453-461.

[9]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金奉民.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1,4:23-28.

[11]张黎.“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1996,1:6-12.

[12]李大勤.“X 着(O)”的语法意义及“着”的状态化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0,4:33-41.

[13]马希文.北京方言里的“着”[J].方言,1987,1:17-22.

[14]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A]//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5]费春元.说“着”[J].语文研究,1992,2:18-22.

[16]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A]//汉语动词和动词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7]陈月明.时间副词“在”与“着 1”[J].汉语学习,1999,4:10-14.

猜你喜欢

点儿语法汉语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学汉语
让善良打点儿折扣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点儿变魔术
跟踪导练(二)4
追剧宅女教汉语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你那点儿拼,真的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