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监理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浅见

2013-04-17高春玉石玉德

建设监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执业建设工程工程师

高春玉,石玉德

(太原理工大成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从事监理行业工作的人们都能体会到:监理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是举步维艰,如履薄冰。作为监理行业中的一员,无不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发展顺畅、实力强大。为此,笔者作为一名监理人员,就目前监理行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形成的原因和治理的办法,发表一些个人的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同仁及专家学者的良方妙药,以起到推动和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1 监理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微利经营,举步维艰

1.1 目前状况和形成原因

监理行业的目前状况是:监理企业多,监理项目少;僧多粥少,低价竞争;微利经营,入不敷出。很难维持监理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其形成原因就工程建设领域来讲,进入监理行业的相对投入较少、门槛较低,吸引了投资人投资监理行业的欲望,形成了监理企业逐年增多、供过于求、竞争愈演愈烈的局面。

其实,从深层次分析,进入监理行业虽然投入较少,但是门槛并不太低。因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建设工程监理的市场准入采取了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双重控制。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上人员要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不同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企业,至少要有一定数量的、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人员。应当说,这种市场准入的双重控制,既能保证我国建设工程监理队伍的基本素质,又相对提高了进入监理行业的门槛,对规范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种市场准入的双重控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走了形、变了样。投资人投资监理企业,在申请资质过程中和监理企业资质年审过程中,大多采取弄虚作假,吸纳社会各个行业中拥有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到监理企业注册(即社会上常说的“工程师挂靠”)。这些挂靠人员仅仅是为了获取报酬,根本不在监理企业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为监理企业申请资质和资质年审充当人数。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大大降低了进入监理行业的门槛,导致了监理企业在建筑市场增速太快、供大于求,形成恶性竞争;二是建设工程监理队伍的素质无法得到应有的保证,形成了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差、职业技术水平低的被动局面,为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不可克服的、致命的、重大的隐患。

1.2 治理的办法

一是依靠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监督、控制与管理。监理行业目前存在的这一状况,不但不利于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工程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级工程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监理企业市场准入双重控制制度的正确落实。一方面,从监理企业资质申请、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审理和审核、监理工程师初始注册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的审核等环节入手,确保监理企业中要拥有法律、法规规定数量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并名副其实地在监理企业工作,确保进入监理行业的门槛不得随意降低。另一方面,加大对建设工程监理项目的监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力度,杜绝人证不符、证件挂靠、无证上岗等现象,保证建设工程监理队伍执业的基本素质不降低。

二是依靠监理企业的内部管理。监理企业为确保本企业执业水平以及本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中也应该自觉杜绝证件挂靠、无证上岗等有损企业形象的现象发生。

只有这样,监理企业才具有基本的健康发展条件,监理行业才有可能在建筑市场得到健康生存和有序发展。当然,如此整顿与管理监理市场,行业必然会经历部分监理企业关、停、并、转的阵痛。但是,阵痛过后不合格的监理企业的数量就会大量减少,恶性竞争将会大幅度减缓;提升监理企业的执业能力就有了基本的保障,监理企业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管理地位就会得到提高,监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有根本的好转。

2 部分监理人员职业素养差、执业水平低,整个行业声誉低

2.1 目前状况和形成原因

在工程建设监理项目的监理执业中,总监不在岗、总监代表持省证上岗、专业监理工程师持省证上岗或无证上岗的现象比比皆是;部分监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吃”、“拿”、“卡”、“要”,收取施工单位财物等职业素养差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理人员不懂监理程序,不会看图识图,不知验收规范、标准,不会使用检验检测仪器等执业水平低的情况大量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信誉,甚至严重影响了整个监理行业的声誉。

究其形成原因,一是监理行业人为降低了进入监理行业的门槛,形成了监理行业的恶性竞争、微利经营,致使监理人员工资待遇低,导致了监理企业的人才的流失。拥有国家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只是将执业证章挂靠在监理企业而并未在监理企业从事监理工作。真正从事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大都是承揽到监理项目后临时应急从社会上招聘的闲散人员,其职业道德及监理专业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了上述不良状况的产生。二是监理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现象。如:企业税后盈利的分配上,教育培训经费、企业发展基金的计提不足,或不能够专款专用;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能体现与德能、绩效、职责挂钩。三是监理企业内部缺少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岗前培训、执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等。

2.2 治理的办法

首先,工程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危害监理企业市场准入双重控制制度的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对此,前文已作浅论,在此不再赘述。其次,监理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企业税后盈利的分配中,企业发展基金、教育经费的计提,要提足提够并要专款专用。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发放要体现公平原则,使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德能、绩效、职责挂钩。做好这一工作,要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通过制度形式,使这个敏感话题公开、公平、公正,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模式。这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最终要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克服因利益分配不公而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做好这一工作,还应避免三个误区。一是不要把“平均主义”当作公平、公正;二是避免因“承包制”而形成的分配上的短期行为和分配不公;三是避免因用人不公而引发的分配不公。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企业和组织所有能引起员工不满、挫伤员工积极性的行为,都会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严重的危害,有时甚至是致命撞击。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及其管理者对此要高度重视并警钟长鸣。其三,监理企业要从建立积极向上、能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的高度入手,通过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的形式,使积极向上、健康的企业文化渗入到员工的理念中、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术水平,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素质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 结 语

实践证明,国家在工程建筑领域推行工程监理制度,符合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监理行业目前遇到了严重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无论从整个工程建筑市场需要着眼,还是从监理企业的生存考虑,对制约监理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的治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建设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理企业内部,要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内外兼治、真抓实干,方可奏效。

猜你喜欢

执业建设工程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青年工程师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