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疫病分析及防控策略

2013-04-16曹改路苏铁道纪昌彦张梅芝

今日畜牧兽医 2013年4期
关键词:霉菌病原猪群

曹改路,苏铁道,纪昌彦张梅芝

(1.河南省商水县畜牧局,河南周口466100;2.河南省新乡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目前,规模化猪场病种多,难治愈是通病,经营者应当全面认清当前猪病流行情况,加强对猪的生理、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应激因素认识,纠正低成本概念的误读。同时面对众多疫病的防疫,应从基础免疫开始,结合自己的猪场和当地的情况,做到依检测结果定免疫,做好猪场内部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

1 当前猪病流行现状

1.1 老疫病危害仍存在

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流通渠道的增多,造成了疫病流行的客观条件,导致一些已控制的传染病,如水泡性疾病、猪瘟(HC)等又重新抬头,呈扩散之势。

1.2 新疫病日趋严重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从国内、外引进种猪的品种和数量增多。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致使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猪增生性肠病(PPE)、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疾病传入我国。对养猪业危害日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3 多病原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现在猪发生疾病,多为多病原混合感染。如仔猪腹泻,通常是仔猪黄痢、白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混合感染及环境因素影响等引起。这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对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要求诊断分清主次,现场与实验室检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1.4 繁殖障碍疾病不可忽视

由不同病原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普遍存在。已证实与该综合征有关的疫病有30种以上。当前危害较大的有日本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感染(PPV)、PRRS、猪伪狂犬病(PR)、衣原体、弓形体等疫病。

1.5 猪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养猪工作者普遍认为保育仔猪和生长猪呼吸道病日益严重且不易控制。猪呼吸道病严重应考虑PR、PRRS、PMWS、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喘气病等疾病的感染。饲养管理的失误和环境的恶化也致使呼吸道病日益突出。

1.6 某些细菌病和寄生虫病危害加重

随着集约化养猪场增多和养猪规模不断扩大,污染更变得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猪水肿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小袋纤毛虫、疥螨感染等疾病。其中不少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猪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猪场常见病原并引发多种疾病。

1.7 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饲料配合不当或储备存放过长,营养损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霉菌与霉菌毒素、农药中毒、添加过量痢菌净、硫酸新毒素等药物以及灭鼠药等引起的中毒,近年来在部分猪场时有发生。

1.8 梭菌性肠炎时有发生

表现为初生仔猪血样下痢,7日龄以内仔猪及保育猪、生长猪顽固性下痢,粪便黄色水样、黏液状。母猪可见突然死亡,死后胀气,剖检见肠黏膜充血出血。

2 规模化猪场病种越来越多,防控越来越难的原因

2.1 人的因素

我们的养猪业在“防止疫病从外界传入”的不绝于耳的咛咛忠告声中发展起来,“防重于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近十多年兴起的“防止疫病从外界传入”的新措施—“生物安全”也深信不疑,进门踏脚消毒换鞋,再紫外线消毒更衣,乃至沐浴更衣,纷纷将猪场搬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对猪的生理、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应激因素认识上的偏差和对低成本概念的误读,使得经营者在管理上偏离了科学的轨道。追求利润最大化片面的从投入上降成本,忽略了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忘记了只有合理的投入,让投入实现其价值,才能达到最高产出的目标。原料(饲料、兽药、疫苗)质量缺乏保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认为是加大成本,致使猪病越来越多,死亡率越来越高。

2.2 相关的病原微生物与猪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对共生成为主流,由原来的绝对寄生(绝对致病)变为相对寄生或共生(相对致病)

例如猪瘟病毒在几十年前是绝对致病的,呈典型的急性病理过程。随后慢性病例增多,至今,几乎难见典型急性病例;随着猪体的适应与弱毒株的出现,猪瘟病毒与猪体共存的带毒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圆环病毒,蓝耳病的猪场污染率在90%以上,而官方统计,2007年1至5月我国蓝耳病的发病数不足五万头,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足见蓝耳病病毒总体上与猪群处于共生的稳态中。新近研究表明,引发胃溃疡与胃癌的幽门螺杆菌会分泌一种物质,能延长感染细胞的寿命,使之共处稳态,难为药物消灭。

只要有猪,猪群中就有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存在,并且随着系统的进化,猪群中病原微生物会越来越丰富多彩。猪场内存在猪瘟带毒猪的现象应是极普遍的;血清学检测表明圆环病毒,蓝耳病在猪群中的阳性率在90%以上;至于那些本来就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消化道的病原菌,例如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就更是附猪而存。

尽管猪群内存在各种病原微生物,许多病原微生物还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发病。如果猪场内同时存在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必然因素,那么,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将是必然的,只是时间上迟早的问题。

2.3 猪群本身的因素是猪发病的必然内因

现代基因型猪,因为强烈的单项选育,生产水平更高,同时意味着新陈代谢更为旺盛;而新陈代谢水平的提高是需要更活跃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支撑,需要更强大的氧化酶系统支撑。在这些系统活跃的同时,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多环节的抑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引起自由基损伤,这无疑给现代基因型猪群带来了相对虚弱的体质内因。缺乏适量运动等远离猪自然习性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使种猪的心脏与肺脏不能与肌肉的生长同步发育,加剧了这种弱体质的发展趋势。

2.4 周围的环境应激是猪场内疫病流行的必然外因

多种环境应激的综合病理效应。集约化养猪的全过程均存在多种环境应激因子,对猪群的负面影响决非单一环境应激因子那样简单,其综合病理效应不能随某一环境应激因子的消除而消除,其诱发疫病流行的作用比单一应激严重得多,诱发疫病流行的几率也大得多。 例如夏季慢性热应激与吸血昆虫、霉菌毒素的综合病理效应;冬季保温棚内尘埃、有毒气体、霉菌毒素、高湿度与高密度的综合病理效应。

多种环境应激上的四维效应。由于多种环境应激因子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因此具有四维效应、即具有时间上的积累致病效应。例如,小于10个毫微米的尘埃能在空中漂浮十多小时,并随时间的延续吸附更多的病原微生物与有害气体,容易积累达到致病量;如果不消除,会不断刺激猪体,产生慢性应激的积累效应;没有安全玉米的事实,使其微量霉菌毒素会在不断的采食中积累,造成持续的免疫抑制与损伤。四维的慢性应激会导致猪体持续的高水平血糖皮质激素,使猪体每分每秒都处于应激状态中,从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44%~55%,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与处理,破坏有免疫原性的淋巴细胞,抑制抗体形成,加速抗体的破坏;还能激化异常自由基反应,从另一环节上抑制免疫功能。

环境应激因素的四维病理效应使得应激因子的致病作用得以协同、加强、持续。原本与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共处稳态的猪群,在它们的作用下变得极易发病,疫病的发生成为必然,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3 疫病防控策略

3.1 更新防疫观念

要从传统的“临床兽医学”(治疗型兽医)转变为“预防兽医学”(预防和保健型兽医),逐步上升到“生产兽医学”(管理型兽医)。要对场内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和健康情况了如指掌,建立群防群治的管理体系,熟悉猪场生产流程,重视生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果断处置措施。

3.2 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接种程序,建立检测体系

根据当地实际和猪群健康情况,制订本场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猪场应做好HC、FMD、乙脑、PPV、PR等疾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应加强病毒性疫苗和种猪的免疫接种,特别是PR、HC的免疫接种,减少细菌性疫苗和肉猪的免疫接种。对有争议的疫苗(如PRRS)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考虑。根据条件建立检测体系,依据抗体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

3.3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减少应激因素

目前猪群健康情况多为“亚健康状况”,主要防疫措施之一是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等措施许多猪场都很重视,但忽视易造成应激的各个环节,如温差对猪群产生的应激,尤其是春秋季节,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猪群的转群和转料时间、方法,饲养员喂养顺序,脚步动作轻快或粗暴,饲喂干料与湿料,饥与饱,饲养密度高低,供水充足与否等。如果管理不当,都会造成应激而使发病率增加。所以,这一类工作随着认识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具体策略也要与时俱进,把管理工作做实。

3.4 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应做到有效、彻底,避免流于形式。猪场应制订消毒计划和程序。选择可靠有效消毒剂;空栏时应多次反复消毒,减少分娩舍和保育舍的喷雾带猪消毒。

3.5 重视综合性措施改善,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获得有效主动免疫的基础。巨噬细胞的功能是非特异免疫功能的重要部分,没有巨噬细胞有效捕获、提高疫苗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就不会发生或抗体滴度低下。保证猪群正常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良好的环境。目前影响猪群免疫功能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特别是普遍存在的玉米中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影响免疫功能的微量性、隐蔽性、持续性、蓄积性,还有泛嗜器官性、中度与重度中毒的不可逆性多被人们忽视。养猪人应该树立没有安全玉米的观念。众多猪场免疫整齐度差的元凶就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对后备种猪与仔猪的首免影响最大。

摒弃有病就用药的观念,根据猪场实际,制订猪场药物保健计划。如妊娠母猪定期 (每2~3个月),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仔猪断奶后l周,饲料添加保健药物;哺乳仔猪于第3、7、21天执行“三针”保健计划等,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3.6 应用综合判断标准,及时准确诊断疾病

当猪场发生疾病时,应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与现场诊断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找出主要病原和诱发因素,必要时再做一些相关化验和跟踪观察,制订正确综合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霉菌病原猪群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