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与预防处理对策
2013-04-16于龙平
于龙平
(邳州市交通工程公司,江苏 邳州 221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道桥事业建设的突飞猛进,其施工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完毕并开始运营后,公路所发生的损害较为严重,尤其是沥青铺设的路面。沥青路面和其他路面类型相比较,具有平整的表面、没有接缝、振动较小、噪音较低、行车平稳且舒适和维修简便等优势,成为公路施工建设中,长久使用的一种原材料。由于沥青材料本身差异和设计与施工水平双方的影响制约,沥青路面经常会出现坑槽、泛油、开裂和松散等现象,其被损坏的形式以及特征是多重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些病害的频繁发生,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加剧了车辆的磨损程度,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影响了道路投资的效益回收。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各类病害进行诊断及分析,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
1 病害出现的原因诊断
1.1 路面混凝土沥青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施工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有限。因此,施工企业和个人在道路结构层厚度的设计、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上,本着便宜适用为原则,对交通值量和使用年限没有重点研究。例如,高等级的沥青路面,在我国的一些省市级采用的上面层使用的是进口的沥青,中面层和地面层却是使用国产的沥青,而我国国产沥青厂家可以达到标准的企业很少,无法满足国内施工建设的需要。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较差
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都有各自的压实系数,摊铺以后,表面虽被搂平,但是由于底层高低不平,使得虚铺厚度有薄厚的差别。在碾压过后,薄处的沉降量少,则路面较高,而厚处的沉降较多,则路面较低,进而会导致表面的平整度差。另一个原因是摊铺方法使用不正确,在相同厚度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使用铁锹高抛,或者是在运输卸料时的力将使沥青混合料砸实导致平整度差。
1.3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
沥青的搅拌对出场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有的施工单位因为设备或人员素质原因,使得沥青的搅拌温度很难精确的控制把握,温度时高时低,非常不稳定。当温度高时,可能会导致沥青材料变质,没有黏性,致使混凝土松散;当温度低时,沥青混和料由于拌合得不匀,会影响级配等。这些都是会促使沥青路面发生局部松散等危害的原因。
1.4 其他影响路面松散的因素
正常温度下,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时间较长,没有进行保温,到达工地以后的放置时间又较长,很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凝固失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施工,由于运输保温条件较差,致使温度低于摊铺和碾压的温度,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而且,沥青混合料因为炒制过火,致使沥青结合料失去原有的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受潮或是含泥量过大,或冒雨摊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沥青的粘结力下降,从而造成路面的松散现象发生
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相应补救对策
2.1 合理选择技术标准和线路
选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加强对路线在平面—纵面—横断面三个断面的综合比较选择。开始从沿线自然概况以及地质情况两个主要的大方面入手,研究地质选定线路的合理性,进而最优化路线的位置,改变单纯的观念,提升为“综合”设计思想。特别是针对控制点、控制线应采用工程地质横断面定线,才可保证不出现高堑坡病害发生。确保选定路线的合理性,是避免大量高边坡病害发生的首要对策。特别是对于在高山峡谷区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工程而言,从对工程安全制定设计标准阶段开始,就应充分考虑高边坡病害的影响。
2.2 严把招投标管理大关
江苏省沥青路面存在一些差异性,跟承包商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有密切相关。建议在以后招投标时,在江苏省施工且其路面保持2~3年完好无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对质量控制主要人员建档。选择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责任心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并对主要路面监理人员实行考核上岗。
2.3 合理施工的对策
处理高边坡病害问题,需要有一个相应合理的施工对策,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条件,预计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堑坡应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变化,相应的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应该注意的事项,写到配套的设计文件中去,从而杜绝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病害,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当出现与原地质资料不一致的情况,或是出现一些病害现象时,要能尽早的反映情况,以便能够及时的变更措施和设计。坚决的杜绝个别企业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罔顾国家的利益。相关的监理部门和责任单位,要严格把好施工工艺关,实行边防护、边绿化养护、边开挖和边观测的原则。
2.4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监测
病害治理工程是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对重点工程,我国现行规范要求对边坡变形和工程作用效果进行长期观测,观测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一旦灾害发生,轻者会造成塌方断道后阻塞交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重者则会危及过往的车辆和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较大。对于大量已治理的病害,由于地下水发育的增强,在软弱岩土地段中,由于变形破坏所经历的时间较为短暂,边坡的病害和前期治理进行的不彻底,可能会在运营期间,发生突发性或持续性的变形破坏问题,如果不进行必要相应的监测,就无法及时的采取预防性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对象的不同,适时、适量的选用传统及高科技的监测措施对路面进行检测。例如,地表位移倾斜监测系统,深层变形监测系统,TDR或GPS监测仪等。
3 结语
道路路面一旦出现病害威胁,维护时不但费时和费力,而且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公路路面发生的各种病害,应该以预防为主,为了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以及预防措施和相应的处治方法,尽可能的消除病害隐患,提供理论支持是对高边坡病害的认识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握自然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正确的治理病害,降低人为的失误影响。因此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限制超载,发展新型防治方法,保证沥青路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1]王秀凤.浅谈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6):58-60.
[2]吴长添, 方精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防治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6,(1):39-41.
[3]曾田,张岩,逯继明.浅谈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38.
[4]李力科,张海霞.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96.
[5]毛应生,高中俊.旧桥结构的可靠性评价[J].中国市政工程,1993,(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