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

2013-04-15杨德玉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3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杨德玉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技术和国民经济普遍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居民对于住宅房屋的施工要求也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尤其是在近年来,受到地震事故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住宅的抗震性能有的新认识,也提出了新要求。混凝土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结构模式,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与工程施工效益紧密相连。本文就建筑工程中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并详细的探讨了其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混凝土

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在现代化的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必然会采用混凝土。因此而言在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的高低十分重要,其对于整体工程结构的质量和整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逐渐的涌现了出来,为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提供了新的施工模式,也为工程施工结构提出了新的方式。尤其是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随着新技术的引进更是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施工进度、效率和质量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优化与完善。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概述

1.1概念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在地基基础上部且具备着承重,担负和传递工程结构中的所有上部荷载的结构方式被我们普遍的称之为主体结构工程。主体工程的存在有助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得到维持、稳定和安全合理的进行,也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和完善。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完整的结构体系通常都是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和地基结构两个重要部分构成的。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重点和使用安全都是以主体结构质量和性能为标准继续拧分析的,它也是整个建筑工程可靠性、耐久性得以发挥的关键环节[1]。

1.2主体结构的功能

一般而言,一个主体结构的主要功能都具有着:首先,建筑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结构,且具备着与其他各个工程环节相互关联的作用。其次,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其具备着一定的协调性,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再次,同时就目前的工程项目而言,其在施工中主体结构会产生相对于结构荷载方面的荷载要求,这一部分荷载也是由主体工程自我承担的,这就使得主体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支撑架的作用。第四,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主体结构对于维护整体性和建筑结构的全面荷载而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对于支撑其他结构和设备的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具备着一定的抗地震、抗风荷载等作用。

2.施工工艺

2.1施工顺序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无论是任何工程项目都是一个整体而又系统化的工程模式,因此其本身就存在着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的要求。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施工的过程中多是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来进行施工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其通常的施工要求和施工顺序都是以纵向方向为自下而上的施工模式,且横向方向按照各种建筑结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模式施工方法。如在施工中,按照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走向和周围环境要求进行施工等等[2]。

2.2施工准备

2.2.1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任何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的配合,主体工程施工也不例外,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进行综合全面的施工,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一般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更是要提前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书面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事项都要进行严格全面的交流,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都能够做到提前预防和解决要求。

2.2.2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和振动器的各种器具是提高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用的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是通过相应的检测和维修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2.3安全措施

2.3.1一般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且需要严格的系好下额带。戴安全帽不系下额带视同违章,针对这些情况,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进行处理。视结构情况,在浇注前把安全网满布。

(2)浇注梁柱混凝土时,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3.2泵送的安全要求

(1)砼泵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专职司机操作,司机就是整个设备的负责人。要严禁非司机操作。

(2)安全防护装置,诸如警告指示信号,格栅,防护盖等等,必须在显而易见的位置,不得拆除或用它物代替。

2.4施工过程

2.4.1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应集中布料,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并由远而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2)浇注柱、剪力墙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则在浇注时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2.4.2振动器作业

(1)浇梁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2)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3.结语

在当前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和应用方法的逐步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全面分析,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全面分析,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混凝土结构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使用范围更大。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要从结构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出发,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及施工进度,这样才能实现钢结构的质量、安全及使用效能综合性能的最佳。

【参考文献】

[1]刘继元.超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的具体施工工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2]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