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转型趋势探究

2013-04-13朱文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国际化转型

朱文成

(防灾科技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三河065201)

一、大学英语教育和教育国际化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的国家人口,并不是世界上最多的,但其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地位是无可辩驳的。这种语言上的强势地位,得益于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里,英、美两国先后在世界经济、科学、技术、军事、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领先地位。自那时起,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形成了对世界其他文化的优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主流文化。英语充当了英、美文化传播的有利工具和载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时至今天,英语作为世界上准通用语言的地位,依然无从撼动;英语是“学生接触国际最新科技、走向学术前沿最有力的工具”、“是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必备工具”[1]88。

在世界文明碰撞交流的国际化进程中,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英语在教育国际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媒介角色。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和个人在接触英语以融入教育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英语在欧洲、中国及日本等各国成为最普遍作为外语来学习的语言,另一方面,全球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留学生,且每年仍在高速增长,其中大部分在接受着采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国际课程。大量招收国际学生的东京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不仅外籍教师占有相当的比例和规模,且都主要以英语作为国际化课程授课语言。以美国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世界著名大学甚至将课程分享到互联网上,在促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巩固了英语不可替代的世界通用语言媒介地位。

教育国际化就是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1]88、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国际化。由于学术层次较低、缺乏职业教育等因素,基础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较低;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学术层次和职业教育水平均较高的高等教育领域。而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大学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课程,注定在教育国际化课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大学英语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一般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和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两大类。专业英语ESP 是指“与学科或某特定职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2],又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 EOP)。现行的大学英语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属于通用英语教育。

二、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现状与转型的现实困境

(一)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20世纪末,随着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英语教育也逐步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迅速普及开来。同时,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向美国学习的双重背景下,英语作为必修课广泛纳入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对英语教育的投入伴随着高校扩招达到了顶峰,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向大学英语教育聚拢。一方面,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推广,英语专业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英语专业;另一方面,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成了大学英语教育的代名词。

然而,最近十年,大学英语教育遭受到了各方的广泛质疑和严厉批评,甚至与政治教育课一起被认为教育领域最失败的两门教育课程。几乎从小就开设的学习课程,在倾注全社会多年心血、精力和财力之后,发现那些手持四级、六级证书的大学毕业生们,甚至连语言最基本的口头交流都不能胜任。大学英语教育质量与倾注资源的对比失衡,引起了全社会对其教育模式甚至存在必要性的质疑,取消四、六级考试甚至取消大学英语课程的声音,从未间断。

与大学英语教育质量低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础英语教育在低年龄段的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有着的良好表现。大学英语教育既不能很好地满足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生源的英语基础性教育的要求,又很难满足在大学入学之前已经具备良好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的专业英语需求。大学英语教育,急需从现有的以应试为导向、以语言本体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英语教育、通用英语教育,向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专业英语教育特别是学术英语教育转型。

(二)大学英语教育转型与障碍

有学者提出,“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功能的弱化、大学英语部门可能被撤销”,“大批教师将面临或本单位转岗或到中小学担任英语教师或直接下岗的局面。”[3]北京大学教授胡壮麟、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等甚至直言“若干年后大学英语是否继续存在”[4]、“大学英语消亡”[5]47-50的问题。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学生对专业英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现存的以语言基本功为重点的大学通用英语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来自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要求,作为一统江湖的现存大学英语教育模式面临着分化选择。然而,在向专业英语教育转型的同时,存在这两大关键性障碍:

1.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将直接影响着高校英语教师群体的职业生存状态。高校扩招虽然稀释了大学英语教育资源,但随着之前逐年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投入,一方面积累了庞大的高校英语教师队伍,据估计有十余万人;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几乎遍地开花,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该专业。专业和课程设置与教师职业生存休戚相关,教育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考虑这一群体的安身立命的问题。

2.大学英语教育转型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在之前大学英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英语教师和教授专业英语的专业课教师分别对专业知识和基础英语有着强烈的隔行如隔山的无助感,而大学扩招对教育质量的稀释加剧了这种无助。胜任专业英语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匮乏,直接限制着通用英语教育向专业英语教育转型的进程。

(三)大学英语教育的定位

大学英语教育转型,首先需要解决如何重新定位大学英语教育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束定芳在东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探讨”专题中,将大学英语教育定位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1]89。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育还应为个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服务。

三、大学英语教育转型与教师流动方向

(一)即将发生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将成为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和教师流动的主要推手

随着生源数量下降、高考录取率的提升,国内高校间优质生源的竞争在加剧;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往国外高校就读,加大了国内生源的分流,国内重点院校首当其冲。近年来,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香港高校和其他国家世界名校分流了国内重点高校的大量优秀生源。生源分流导致的生源质量下降等副作用将逐步波及其他层次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由生源下降和分流带来的连锁反应,已悄然地影响着国内各层次的院校,高校自主权则扮演了这一过程的“催化剂”角色。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将以相似的形式发生在若干年的高等教育领域。届时,对于很多缺乏实力或特色的院校而言,将是一场生死之争;而广泛存在于各高校的英语、计算机等当年炙手可热的一批专业必然无法逃避被砍削的命运。院校合并和专业削并促使学校集中资源办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促使以英语教师为典型代表的教师流动。以院校合并、专业削并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将成为大学英语教育转型的主要推手。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流动趋势

鉴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由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引发的大学英语教师流动,将比较20世纪末国企改革带来的人员流动要缓和得多,将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领域系统内平向流动,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受限于自身的教育经历,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将向校内“异化为素质教育课程”[5]50,通过广泛开设英语选修课来加强学校的通识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李四清教授提出了“外语通识教育”[6]的概念,并对通识教育概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定义、内容与途径给予了详尽的阐述。

第二,一部分教师向专业英语ESP 特别是学术英语EAP流动。“国际化课程是世界一流大学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而国际留学生规模是国际化课程的核心内容”[7]。随着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以外的专业课程,而外籍教师将不仅仅限于语言教学,还将在国际化的国内高等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占有重要地位。英文授课需要良好的学术英语的支撑,学术英语教育将成为吸引部分英语教师的新领域,并逐渐成为教师流动的主要方向。

第三,小部分英语教师向少数以语言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院校或部分新兴院校流动。届时,语言院校、语言专业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集中。

除了高等教育领域系统内平向流动以外,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将放弃现在的英语教学工作,从事校内或校外的英语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将成为教师分流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基础英语教育的下移,少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将向中小学流动。

四、大学英语教育转型的阶段进程

大学英语教育转型是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中,其进程可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一)转型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以现有模式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比重下降、通识教育英语课程比重增加为主要特征。以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以语言为依托的通识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彰显。这一进程,已经在国内部分高校展开,并将逐渐成为国内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初期的普遍做法。

(二)转型中间阶段

在第一阶段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现有模式的大学英语教育课程几乎消亡,专业英语教育的目标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开启,院校合并、专业削减使得英语专业在多数院校消亡,仅有少数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以语言、文化教育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进行语言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在新一轮改革中竞争生存下来的大学,将逐步开展以服务于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的大学英语教育课程,以加快适应教育国际化、提升生存竞争力。

(三)转型完成阶段

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双语教学课程的广泛开展,大学英语教育升级为专业英语教育的转型基本完成。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批院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量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将采用沉浸式(Language Immersion Education)、全英文教育,逐步奠定其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成为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大学。这一阶段,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地位的根本性提升。

五、结语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已呈箭在弦上之势。在将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育转型的顺利完成,既是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升级,也是国内高校融入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

[1]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 教师的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2,5(14):71-73.

[3]许竹君,张艳,徐玲.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教师发展走向[J].高教探索,2012,(3):91-95.

[4]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7.

[5]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消亡的理论依据与趋势分析[J].外语研究,2012,(3).

[6]李四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3(144):26-30.

[7]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1):69-76.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国际化转型
聚焦港口国际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转型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沣芝转型记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