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问题组群”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性的策略研究

2013-04-13张志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锌片组群铜片

张志杰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北京101105)

一、引言

“问题组群”就是针对某一教学主题,从不同角度设计并列或递进的多个问题。“问题组群”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问题探究的缘起,设计“问题组群”旨在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更深入地巩固知识,并通过学生对问题组群的分析、探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下面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组群”进行探究性教学作一些探讨。

二、围绕教材中的疑难知识点,由浅入深,设计递进式问题组群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仅靠老师的讲解或单一的设问,难以达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多层次、多角度设计疑问,由浅入深,形成阶梯式“问题组”,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学会思考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拓展思维[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原电池教学中,我们首先设计了五个对比实验和问题,通过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旨在引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问题(1)单独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

问题(2)单独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

问题(3)将铜片、锌片分别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

问题(4)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有何现象?

问题(5)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并在线路中接入电流表,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通过对实验的现象及分析,学生能得出一定的结论,为了更好地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实质,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问题(6)铜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由于“铜片自身失去电子”还是“锌片失去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片上”?

设想一:铜片失去电子,硫酸溶液中的H +得电子生成氢气?

设想二:锌片失去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片上,硫酸溶液中的H+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两个假设问题放给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很大一部分学生能提出验证以上设想的方法:(1)依据反应一段时间锌片或铜片的质量是否减少进行判断;(2)依据反应一段时间形成溶液的颜色判断不是铜片溶解;(3)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判断是锌片失电子流向铜片形成电流等。

本段教学通过实验探究与阶梯式问题组群有机地结合,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实验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结合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根据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发散联想,设计成对比问题组群

化学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把这些概念建立在对比的问题组群中,就能够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强弱电解质尤其是强酸与弱酸是高中化学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根据强酸与弱酸的一些性质差异进行有关的判断和推断,能力层次高。在复习这一内容时,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组群,要求学生就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通过讨论,总结出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性质差异(以盐酸和醋酸为例)如下:

问题(1)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含有哪些分子和离子?

问题(2)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物质的量浓度哪个大?

问题(3)比较同温度、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哪种物质导电性较强?

问题(4)比较中和同体积、同pH 的盐酸和醋酸,哪种物质耗碱量较大?

问题(5)pH 相同、体积也相同的盐酸和醋酸跟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哪个快?在反应过程中,哪个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较快?产生氢气的量较多?

问题(6)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哪个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较快?产生氢气的量较多?

问题(7)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后,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问题(8)pH、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哪种溶液pH 变化较大,为什么?

问题(9)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后,溶液的pH 如何变?为什么?

解决上述问题后,然后再设计以下七道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检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设疑、释疑,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清除思维障碍,思维也就清晰了,学生能快速准确作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题组二: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七位同学分别选用下 列 试 剂 进 行 实 验:0.01 mol/L 醋 酸 溶 液、0.1 mol/L CH3COONa溶液、pH =3 的盐酸、pH =3 的醋酸、CH3COONa晶体、NaCl 晶体、甲基橙、pH 试纸、蒸馏水。

问题(1)用pH 试纸测出0.10mol/L的醋酸溶液pH =4,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问题(2)取出10mL 0.10mol/L的醋酸溶液,用pH 试纸测出其pH=a,然后用蒸馏稀释到1 000mL,再用pH 试纸测定其pH=b,要确定醋酸是弱电解质,则应该满足的关系是?

问题(3)取出10mL 0.10mol/L醋酸溶液,滴入甲基橙试液,显红色,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橙色,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问题(4)用pH 试纸来测定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 值,发现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 值为10,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问题(5)将pH=3 的醋酸和盐酸,各取10ml,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100 倍,然后用pH 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醋酸的变化小,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问题(6)将pH=3 的醋酸和盐酸,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醋酸的pH 变化大,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问题(7)取pH =3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到原来的100 倍,然后加入完全一样的锌粒,醋酸放出H2的速率快,则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正确吗?

在以上教学中,围绕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多层次、多角度设计了问题组群,通过比较让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实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组群”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一定要改变课堂提问观念,优化课堂提问方法,讲究课堂提问策略,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王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J].化学教学,2006,(7).

[2]王后雄.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化学教学,2008,(1).

猜你喜欢

锌片组群铜片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73个传统建筑组群组团出道!带你活进从前的慢时光
“组群”“妙比”“知人”:小学语文古诗群文阅读的三个途径
QC新七大工具之五:矩阵图法
磁盘组群组及iSCSI Target设置
对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探究
香瓜变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