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013-04-13赵琨
赵 琨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学案教学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新事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学案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应用,但都本着科学探究的精神对“学案”进行着各种尝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及针对高中生进行的名为“学案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案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步骤更加明确。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案能给他们提供十分清晰的学习大纲。第二,课堂学习效率更高。由于框架结构已经在学案中有所体现,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学案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直接利用学案教学,大大节省了时间。第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案的存在大大减少了学生的笔记量。第四,对学生课后复习的帮助很大。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直接对照学案内容,重难点清晰明了。
以上四个方面的优势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都有十分突出的体现,也是大部分学生都认同的优点,但学案教学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产生原因及后果如下:
一、数量过多,“宁滥不缺”
很多学校盲目提倡和大肆普及学案教学,甚至要求科科用、课课用,而实际上,一些课程的内容不用学案的效果可能更好,恰恰因为学案的加入而变得面目全非。学案数量过多不仅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也给学生造成了困扰。在教材、参考书及各种辅导书铺天盖地的今天,学案的加入不免使得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学生们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意识对大量学案进行整理,常常出现使用过的学案随意放置而需要时又找寻不到的现象。
二、内容设计不够科学
内容是学案的灵魂,因此我们看到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煞费苦心组织学案的内容,力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问题依然很多。
首先,学案的设计缺乏层次性及融合性。大部分学校各年级学科组在设计学案时都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把一个单元的内容分为几个板块,由不同的老师负责,最后汇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单元学案供全年级使用。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层次性,“因材施教”成了空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等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经过集体努力最终精心设计的优秀教案,实际上是“一刀切”,设计缺少层次和梯度,也就削弱了学案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集体之力设计出的教案大多数适用于中等偏上的学生,而对于少数极优秀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是虚设。与此同时,这种多人合作而形成的学案虽然做到了集思广益,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特色,使得整个学案像拼好的拼图,虽然不缺不错却达不到天衣无缝的效果。有时甚至连集思广益也成了形式,仅仅注重分工任务的完成和成果的共享,失去了合作的真正意义。
其次,学案的设计等同于教案或学生笔记。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份学案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因此教师往往不再设计教案,或者教师写好了教案,就会将教案上的步骤复制到学案中,认为学案的内容就是对教案的体现,甚至直接画上了等号。久而久之,教师便无法体会到“怎样教”和“怎样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阻碍了自身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教师将学案的设计等同于学生的课堂笔记,尤其是一些复习课的学案,教师往往将知识点分类总结,然后在重点词句处设置填空,之后再给出几道练习题,认为这就是一份实用性极强的复习课学案。这种设计形式一方面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大大影响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总结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展[1]77。另外,当学生过多地将学案等同于笔记来使用,容易造成忽视课本的现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总结性学案不少,课本上却干干净净,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三,学案中的评价部分形同虚设。在“以学生为中心”指导下的学案中,一课结束后都有一个“自我评价”的环节,旨在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课堂表现的优劣,养成反思的好习惯[2]。但在实践中,很多学案的“自我评价”部分都只是“花架子”,没有真正地为了实现其自身意义去设计,而仅仅是为了走完学案规定的形式,学生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三、使用缺乏指导,利用不够充分
在调查及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复习中对学案都比较依赖,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虽然依赖却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学案,也没有整理和保存学案的意识,一课的预习、学习及复习结束后学案也就被丢在了一边,而在阶段复习和总复习时,教师又会发放新的学案。探究这种现象的根本,除了学案内容设计的问题之外,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针对学案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当然不能够任其发展而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也不能一味“封杀”,应该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首先,应该避免学案的滥用,学案是使教学更有效果的工具,绝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喧宾夺主”。教师往往错误地认为只有利用学案进行教学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放手,殊不知,若在不该使用学案的课程中使用学案,不仅没有做到对学生放手,反倒束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个人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来决定某课是否使用学案。其次,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相应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有效性[1]44。能力较强的少数尖子生能从较高目标要求的实现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大多数学生从中级目标中得到鼓励,少数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则从较低目标着手,体验到成功。放弃使用年级统一的学案设计,而是将教师按照学生层次分为若干组,再进行合作,在合作时,应重视集体研讨,避免个人完成再合并的老套路,应该做到整个体系的统一和融合。另外,学案的设计不能够等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从教师“怎样教”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着眼于“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从学生“怎么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着眼于“学什么”和“怎么学”,两者一字之差,紧密联系却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3]。学案也不能完全当作学生笔记来进行设计。学生的笔记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体现,需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才能够发挥作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范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记录,决不能全盘代笔,应该利用学案帮助学生做好笔记,帮助学生将笔记与课本的基础内容互相渗透,并且高度重视和珍惜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再者,学案中的自我评价部分要根据学生需求设计,使其“有用武之地”,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丰富多样,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此种能力和习惯,绝不应草草了之。最后,教师对学生使用学案的引导至关重要。要提高学案使用的有效性,应当做到“提前发、课前收、课后查”。教师预先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按照学案进行预习,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从而发现问题。在上课前,教师把学案收上来进行检查和批阅,以保证预习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案再一次进行检查和批阅,确保整节课的学习效果。阶段学习过后,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案的价值,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抛弃教材,不应完全依赖学案开展教学,避免课堂成为练习课,而教材成为正确答案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越是有新事物出现,需要我们热切期待的时候,越是需要理智的思考,深入开展调查,仔细加以分析,用科学的态度发现和解决问题。学案教学如同其他新事物一样,需要一个不断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存在的弊端,我们应当努力做到防微杜渐,寻求解决的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1]王振宏.教育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70.
[3]吴雪平.克服“三缺一同”,提高学案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