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参与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文化社会学课程教学路径探寻

2013-04-13郭占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社会学学科教学方法

郭占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文化社会学”发端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西方工业社会,当时人类处于社会危机频发的时代,许多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索解救人类的出路[1]。正是由于此种缘故,文化社会学这门学科在西方国家诞生了,而且一直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文化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社会学专业的“沉浮”命运。不可否认,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文化巨人,例如梁漱溟,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920)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文化社会学”的力作,开启了中国“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建国之后,全国院系调整,社会学、人类学被取消。有关文化的研究呈现“隐退”的趋势。直到1987年,我国第一部文化社会学教材才问世了,是由著名学者司马云杰编写的。从此,我国的文化社会学教学才开始走上专业化、学科化的道路。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社会学的教学起步很晚,教学方法仍然在摸索当中。在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认真总结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历史发展中的经验,重新界定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对于摆脱中国社会学研究表层化和边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然而,国内文化社会学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因此,探索文化社会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文化社会学教学当中的问题

事实上,在文化社会学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师授课方法不当、学生重视不足等问题。因为“文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如何能将看似抽象而又空洞的概念讲得具体生动、真实,对于文化社会学专业教师来说,极具挑战性。文化社会学不像文化人类学或者民族学、民俗学有那么多鲜活的案例。而且作为一门偏理论的课程,其涵盖面涉及许多理论思辨和抽象、甚至“枯燥”理论。例如,人类学可以通过对一个民族日常生活的描述来生动呈现其文化融合、文化重建及文化适应等抽象过程。而文化社会学对于“社会”是否包含“文化”,或者等同于“文化”等问题的阐述很大程度上具有理论性,且理论观点因学派而异。因此,文化社会学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困境。

(一)教材陈旧、观点落后

司马云杰编写的文化社会学教材是国内第一部教材,而且从1987年至今一直在沿用这个版本,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版本。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司马云杰在书中对西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而且逻辑结构非常清楚。但是由于编写时间较早,伴随社会发展,书中一些内容从时代变迁的视角来看显得有些陈旧,而且某些章节的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例如,“文化生产”一章是从文化的增长及其相关变量来讨论文化的生产特性,内容是偏向经济学科,故而相对抽象,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内容时缺乏兴趣的现象。此外,这些内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有所偏离、甚至是脱离。

(二)理论流派错综复杂、理论观点抽象空洞

就文化社会学这门课程而言,流派庞杂,涉及的理论较多,加之内容相互交叉,容易混淆。这样学生就容易陷入空洞、抽象的理论陷阱而不能自拔。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文化社会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德国的“文化圈”学派、英国的“传播学派”、美国的“历史学派”、法国的“社会学年鉴学派”以及后来的英国“功能学派”。这些学派代表人物众多,而且观点庞杂、抽象,不易理解记忆。因此,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难以消化,进而降低学生的学科热情度,挫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听讲”和“仅以换取学分”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想法的出现。

(三)“教”、“学”分离

文化社会学课程涉及到的理论枯燥无味,远离现实生活,是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出现“被动听讲”的诱因之一。同时,任课教师也并非没有“责任”,教师明知理论内容抽象空洞、却极少以生活实例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忽视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和诉求,一味地“硬着头皮”讲解,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反馈,而自身因缺乏学科共鸣而鲜有成就感。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会趋向于丧失兴趣和主动性,致使教学效果每况愈下,进而影响学科的发展。实际上,上述这种过程是明显的“教”和“学”的分离,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缺乏实质性、有效性互动。

正是由于上述三种原因,导致文化社会学这门学科一直备受“冷落”,发展滞后,与当前的文化发展和社会需要不吻合。由此看来,文化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迫在眉睫,而且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二、文化社会学课程教学路径探寻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这一互动过程的两个主体。就当前的文化社会学教学方法来看,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主导性,认为教师是教学的决定性主体,只要教师认真讲解,学生认真吸收,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偏颇的。事实上,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文化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呈现低水平的效果。针对目前文化社会学教学状况,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尤其要强调“以学生参与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师要从“主导”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

1.结合时代变迁,梳理与讲授内容

任课教师应根据社会变迁的趋势,调整与梳理文化社会学的讲授内容,重点介绍文化社会学理论渊源,精选其代表人物并详细讲述,且将其名作介绍给学生阅读,以便学生对其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对于类似中国人性格以及现代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等主题要设置专题进行讲解,展开讨论,以便培养学生兴趣,进而充分理解。

2.推荐配套文章和书籍,供学生阅读

教师不能“唯材施教”,只紧扣文化社会学一本教材不放,要给学生推荐配套的“文化社会学”的相关书籍或文章供学生阅读。譬如,讲到德国“历史哲学”学派时,可以推荐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相关著作,如《中国宗教》以及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这门学科的思想并初步尝试用相关理论对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3.针对特定主题,推荐相关经典影片,加深学生理解度

对于文化冲突内容,可以尝试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相关影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兴趣,同时开展集体讨论。有关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冲突的影视题材非常多,例如《上帝也疯狂》这一充满喜剧色彩的影片,将西方工业文化与非洲部落文化之间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助其在愉悦中感受并把握文化冲突的这一抽象概念。

4.对于争议性较大的章节内容,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辩论

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辩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的力作《菊与刀》比较感兴趣,主要吸引点在于日本这个民族心理的神秘性和极端性,同时因为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比较相近,但是也存在本质的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辩论去比较中日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掌握文化传播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播学派理论。

(二)学生要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

1.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要选择性吸收,激发学科热情

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明白从教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因此要鼓励、引导学生在听讲的过程当中,主动筛选其感兴趣的内容,并且重点吸收和理解,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而且在课后要主动学习和强化。

2.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自觉地阅读相关书籍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和兴趣有差异,因此对不同章节的内容的偏爱程度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介绍时,任课教师要根据难易程度推荐一定数量的适合不同学生的书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兴趣,选择性地阅读。譬如,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流派,可以推荐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及其弟子的作品,这些作品难易程度不等,有利于学生选择,由此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阅读兴趣。

3.需要多读跨学科的书,拓展知识视野

当然,文化社会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复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在鼓励学生阅读社会学专业的经典著作的同时,也不能拘泥于社会学专业范围内,必须跨越学科壁垒,广泛涉猎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经典著作,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分析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4.课程上分享读书体会

对于学生阅读过的书,教师在课堂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愿意分享读书体会的学生上台宣读。诚然,分享读书体会的目的,一方面是鼓励学生更加努力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同学间接地了解到该书的核心内容。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就书中的内容,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提出有待商榷的问题,以便供大家讨论,如此反复加深印象,渲染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宣读的同学同时也可以介绍他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共勉,促进整个专业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

5.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与教师讨论

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就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感兴趣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商榷。社会学专业学生要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勇敢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一些理论流派的观点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都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当然,这时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分析,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观点或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或给予详细的解释。在此过程中,也要鼓励其他同学参与到这个讨论环节中,促使其他同学积极思考。

6.课堂内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战场,无论是讲授具体知识,还是学习方法,都要通过课堂的环节。但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原因,课堂时间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自己无法学得的,或者可以学到但无法深入理解的知识,这才是课堂应该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同时,教师应该布置课后任务,使学生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将老师所讲方法用于实践,并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结

总之,对于文化社会学课程,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任课教师要在当前“重经济、轻文化”时代背景中讲授文化社会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对于任何学科教学,都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当然,在文化社会学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在强调“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要重新赋予教师的“辅助性角色”,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讨论及展示空间的同时,凸显“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自觉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最终,通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频感受、集体讨论、个体争辩等方法来达到消化和理解这门学科的目的。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文化”这个抽象概念不再远离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不要再将文化视作复杂抽象、抓不住、摸不着的概念,认识到文化时刻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被文化紧紧包围着。只有如此,学生对文化社会学才会更加富有学习热情、主动性、积极性和反思性,最终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是笔者自己在教学过程一些感受和改进方法,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性。这种“以学生参与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强调教师辅助性角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有效提高文化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刘少杰.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兼论孙本文对文化社会学研究的贡献与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猜你喜欢

社会学学科教学方法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