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教师的能力建构研究

2013-04-13高艳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智力建构

高艳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 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我国现有离退休人员中科技人员约有600 多万人,占全部科技人才的1/5,其中70 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有200 多万人,随着离退休人员的迅速增加,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教育领域,关注老年教师的能力建构,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老年教师是指60 岁以上的教师。能力建构是指终身教育中老年教师的知识能力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支持措施与发展计划。

一、老年教师能力建构的理论依据

(一)成人智力发展理论

关于成人的智力发展,卡特尔提出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中曾有过相关阐释。流体智力是以人的神经生理为基础,依靠生理机能的遗传,如人的反应速度、知觉整合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等等。晶体智力是以积累经验和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如知识的广度、词汇、判断力等等。研究认为,流体智力自儿童期开始增长,经青少年期达到高峰,到成年期逐渐下降。晶体智力则从儿童期逐渐增长至成年期,60 岁以后,若继续增进知识和从事教育活动,则晶体智力仍将持续成长[1]。

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则提到:文化程度越高,智力测量体现出来的成绩越好。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智力测量中很大一部分项目与文化教育水平、知识的多少有关;另一方面是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所从事劳动的性质从而影响到成人的智力水平。泰勒的研究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同受教育少的人的智力发展曲线是不同的。一方面,教育程度高的人的智力衰退期可能会较晚出现;另一方面,教育能使人们的整个智力发展曲线和衰变曲线发生根本性变化。

由以上两种理论我们完全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老年教师进行能力建构是符合人的生理与智力发展规律的。老年教师通过学习,丰富了知识,增加了彼此接触,这不仅可使其保持学习的能力,而且能给老年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更能为社会带来隐形的推动力量。

(二)终身教育理论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就开始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探讨。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终身教育实践的积极推动者是保罗·郎格朗。1965年12月,郎格朗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关于终身学习的提案》。1994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的报告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著名论断。而今,终身学习理念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并接受。老年教师的能力建构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是以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区成人教育发展模式中的一部分。积极发展面向社区成年晚期成人的社区成人教育,使老年教师通过学习持续增长知识,发展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减除孤独感,促进老年教师身体健康,丰富晚年生活[2]。可以说,终身学习理念为老年教师能力建构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

二、老年教师能力的构成

老年教师能力的构成是复杂的,但主体框架有两部分,即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的程度。反过来说,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也会导致能力的提高。

关于动作技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动作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方式或活动方式。动作技能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许多类别。值得一提的是,动作技能里有一种精细的动作技能,是指用小肌肉群所完成的动作技能。例如,写字、打字、绣花和制作手工艺品等都属于精细的动作技能。针对老年教师所说的动作技能往往是指这一类的精细动作技能。认知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体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中,其中尤以抽象思维为主。就老年教师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动作技能与认知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这是老年教师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老年教师能力建构的途径

(一)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老年教师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

老年教师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有多年的知识积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这使得他们视野开阔,能够并且有条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可以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老年教师是独立自主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老年教师手中。老年教师可以把问题提交到网上,让大家来共同思考,利用网上巨大的资源探索成功的答案[3]。网络学习给老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同时,老年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库,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与积累放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让其他人到自己的资源库里来取经。这一过程会极大地提高老年教师的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同时也是对老年教师这一社会资源的良好开发。

(二)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为老年教师提供能力建构的机会

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教育活动的一体化,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是社区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带有综合性;同时社区教育又以全体成员为对象,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的特点[4]。社区教育所具有的这些显著特点符合终身教育特征,因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积极推进终身教育进程,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大力推动社区教育。

在我国,从理论上讲,社区教育是老年教师进行能力建构的重要依托。社区教育的优势决定了它会为老年教师提供许多的对外交流、贡献力量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教师构建自身能力的过程。但实际上,我国的社区教育仅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开展得比较好。在哈尔滨,社区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依托社区推进老年教师的能力建构进程,在这里仍是一个发展研究性的课题。

(三)学会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建构老年教师的能力

学习型社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学习成为覆盖人生全程和全社会的基本活动。在学习型社会中建构老年教师能力,可以从两方面来阐释。

首先,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上输入想要了解的知识,就会出现铺天盖地的相关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意义,如果每一条信息都详细地去看,会是时间与精力的极大浪费。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利于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信息,是一种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学习”的社会基础。

其次,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知识的迅速生成。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速了知识的生成。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具有普遍性及长久性,而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更替的速度造成了知识的局限性与短暂性[5]。知识的快速进化促使人们不断学习。老年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在信息化时代里,知识短暂性的情况还是会发生,因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老年教师要“学会学习”的现实基础。

学会学习,老年教师的认知技能与动作技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高。他们往往不仅仅是掌握了方法与技巧,而且还会出现创新。老年教师在学习的过程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积累,会在学习中创造出新的方法、技术、观念和新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创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老年教师能力建构是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是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延续,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指向。这个课题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课题紧密相关。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速度是惊人的,预计到2050年,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如此严峻的现实,会促使我们更多思考、更多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教育、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高志敏,等.成人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51-57.

[2]叶忠海.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2.

[3]陈健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2.

[4]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

[5]皮尔森,普松.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196.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智力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建构游戏玩不够
智力闯关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欢乐智力谷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