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13黄近宣华国亮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成本质量

□文/黄近宣 华国亮

(海军装备采购中心 北京)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一)质量成本含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要求一致而做的所有工作叫作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作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二)质量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根据财务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要求及大质量的管理理念,要以“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全力进行质量成本优化,全过程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为内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才能有效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2、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3、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4、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地开展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5、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有对人工的工时、成品的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准,这样对于质量成本的计算才能快速、及时、准确,并且可以减少相关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的主观性。

二、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质量成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忽略任何一方都会使产品的竞争力有所损伤。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都是将重点放在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的质量上,而对随之发生的质量成本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控制,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不良增加,使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或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二)缺少一套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活动或实施ISO9000族标准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甚至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忽略了一些部门,比如说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认为这些部门跟质量成本管理关系不大甚至是没有关系,这样的错误认识不仅使质量成本管理无用武之地,还使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难以高效、成功地开展,企业实现最佳质量成本决策受到了严重阻碍。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开展质量成本工作有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开展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没能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三)成本管理核算不完善。由于我国质量管理的起步比较晚,大部分质量管理成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要是模仿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质量管理成本制度。它的输入对我国的质量管理成本会计方法和技术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资本主义会计制度毕竟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不能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突出表现在:成本管理核算会计科目不完善,账簿不全,报表分析不够。

(四)忽视员工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些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是严格检验的结果。检验越严格,淘汰的产品越多,因此产生的质量检验费用越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成本。但事实并非如此,产品是由人制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制造出来的,如果在产品设计质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品合格率将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将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而工作由多个工作过程构成,每个过程又由多项工作活动和动作构成,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的完成往往是由人的意识控制,员工质量意识强、素质高,工作动作完成的质量就高。因此,产品质量最终是由员工素质决定的,检验只是事后保证,再严格的检验,也检验不出高质量的产品,现在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做到自我控制,开展无缺陷活动,也证明了这一点。

(五)质量成本核算不符合实际成本支出。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这个工作出了问题将影响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由于企业对一些质量成本内容定义不够明确,并且设置质量成本科目不正确抑或是不妥当,都使企业质量成本核算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质量状况。很多制造企业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情况下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和工作程序,对于平时质量成本核算的工作只是粗略地合计一下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相关会计科目,这使得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工作难以有效、持续、规范地开展。

三、强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要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最后,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本身与质量管理体系及动作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来降低质量成本,同样可以通过质量成本的测量结果来反映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有效性。为确保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要在质量成本科目策划、指标计划、成本分析评价等方面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结合,使质量成本管理真正运用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财务审计方式对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实施审核,达到体系的自我完善;通过对故障质量成本统计、分析和宣贯,让企业的高层及基层员工都能看到推进质量成本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三)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核算制度。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核算会计科目和账簿。财务部门将质量成本分为账面成本和隐含成本。对于账面成本,可以采用会计核算方法直接从账面上得到其实际支出的费用数额;隐含成本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而是反映实际收益的减少,所以无法从账面上找到该数额,通常使用统计核算方法。按照有关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设立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如有特殊要求增设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并设置若干明细项目。

期末,将从会计凭证累计转入的质量成本费用加上采用统计办法得到的“停工损失”费用合计当月质量成本,据以编制质量成本统计表,找出构成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找出影响质量成本变动的关键因素,预测质量成本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

(四)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实施全员质量成本管理。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实行全员质量成本管理,从企业主管、生产、财务负责人,到全体员工,都应树立质量成本意识。进行全体员工的质量成本管理教育,使大家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收益联系起来,奖优罚劣,进而创造出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五)适量增加预防成本。保证正当的质量管理系统有效工作,使产品缺陷和偏差的数量随之减少,这就意味着故障成本的降低。质量管理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和救火。零缺陷管理大师克劳士比曾经说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是新的,差不多每件事都曾被做错过。”应该总结过去做错的事例,从中吸取教训,找到预防措施,防止不良事件再次发生,进而持续进行预防性质量改善,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管理转变,管理是事前行为,具有预防性质,付出的代价往往最小,而处理是事后行为,通常以纠正错误为主,还要消除造成的各种影响,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管理行为的好几倍。克劳士比认为:“质量远远不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对质量做出承诺,提供支持,否则真正的质量绝对不可能产生,”在企业的行为中认为质量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是十分错误的,“零缺陷“理论纠正了这一观念。在一个企业,质量问题和所有人都是密切相关的,各个部门、每个人要同心协力地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质量成本。

[1]熊剑春.制造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1.17.

[2]梁国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法[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2.

[3]林锦如.质量成本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4]郭姝静,于洁.如何有效推进质量成本管理体系[J].中国质量,2010.10.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成本质量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质量投诉超六成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