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2013-04-13方妍
方妍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护理新技术,因为其具有操作简捷、安全性高、维护简单、易推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如何长期有效地维护导管,预防PICC导管留置期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长期有效使用至关重要。品管圈(quality circles,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以全员参与的形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本院于2011年09月开始将QCC活动运用于PICC导管日常维护工作中,明显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率,保证导管在有效期内有效的使用。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全程化疗的住院患者共272例,男154例,女118例,年龄37~75岁,其中胃癌89例,大肠癌74例,食管癌8例,肺癌31例,淋巴瘤17例,乳腺癌38例,卵巢癌15例,将2011年9月以前置管者归为观察组,将2011-09后PICC置管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课题 全科20名护士组成QCC活动组,其中正副护士长2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长。活动日期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小组每2周组织1次活动,以“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探讨课题,组织护士学习QCC的特点、活动原则、活动方法,使护士对应用QCC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了解。
1.2.2 组织讨论,找出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 加强PICC导管维护的管理,通过对2011年1月至8月全科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的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搜集数据后进行因果关联分析,得出PICC导管留置期间主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如下:①穿刺点感染或皮肤湿疹:与无菌操作技术要求不严格、维护不及时及患者免疫力低下、贴膜过敏、贴膜不透气等有关。②机械性静脉炎:与选择的导管型号不当及材料过硬、导管置入初期、穿刺时异物带入、穿刺技巧等有关。③细菌性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不正确的皮肤消毒、未及时有效的洗手、未及时更换敷料有关。④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导管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合适、血管内膜的损伤、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过浅、肿瘤患者高凝血状态、活动度及体质有关。⑤导管破裂或断裂:导管划伤、高压注射、不正确的固定等有关。⑥导管异位或滑脱:活动过度、胸腔压力的改变、疏忽中的导管移位、贴膜固定不牢、患者意外拔出等有关。⑦导管堵塞: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导管中采血或输血制品及脂肪乳剂等高粘稠药液、未及时正确有效的冲及封管等有关。
1.2.3 对选定的主题充分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做好PICC护理质量管理。
1.2.3.1 建立PICC维护的专业团队 团队成员由护师以上组成,具有丰富的PICC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丰富管理经验,经过培训后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本轮淘汰制,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PICC维护护士的培训考核制度。
1.2.3.2 完善PICC患者的档案管理 按照医院统一格式制作PICC患者基本档案及维护档案,录入电脑管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置管日期及方法和部位、导管名称及型号和批号、导管顶端到达部位、留置期间每次维护的时间及方法、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拔管时间等。治疗结束拔管后由科室收集统一上交圈长以便定期进行分析整改。
1.2.3.3 进行PICC规范化的管理 PICC置管后的维护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有效期留置时间密切相关。①注院期间的导管维护:PICC的维护必须是团队专业成员,每周安排人员定时维护,提供的护理应是统一规范化的护理,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执行维护制度。②带管出院患者的导管维护:要求患者选择维护点必须是医院的PICC护理门诊或有PICC维护资历的医疗机构。③患者的健康宣教:通常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及书面和口头的指导。内容包括知晓导管潜在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按时维护、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
1.2.4 做好PICC导管的质量控制 制定PICC维护的质量标准和维护流程,由进行PICC维护人员详细记录每次维护时患者及导管的情况,以及治疗期和间歇期有无各类并发症,有无非计划拔管及其原因等各项评价内容,通过准确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监测流程,根据改进结果不断完善流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1;P﹤0.005)。对照组导管置留时间10~321 d,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共10例行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导管置留时间18~273 d,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其中3例非计划性拔管。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开展QCC活动前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n,%)
3 讨论
3.1 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QCC小组是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而自愿组成的小团体[2],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本科开展QCC活动后,通过定期培训考核,采用淘汰制,使护士们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责任心与满足感增强了,主动服务及团队精神明显改善,科室的凝集力更强了,对患者更有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提高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3.2 开展QCC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QCC活动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要求护理工作更有序化、标准化,用科学的方法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本科开展QCC活动后,强化每日必须对PICC导管局部情况进行细致地观察与评估,做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健康宣教的强化,使PICC置管272例患者导管总并发症发生率由为11.8%降为为2.9%,非计划性拔管共10例降为3例,达到有效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率,保证了导管在有效期内有效的使用,减轻患者痛苦和保护外周血管的目的。QCC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1]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 -1946.
[2] 徐倩美,应波,张红梅,等.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