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政声人去后”
2013-04-13杨建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11期
● 杨 建
四川省组织工作会提出,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在考察识别干部时,要重视“政声人去后”。“政声”,即领导干部的政治声誉。现实中,评价领导干部“政声”好坏,往往不在于其任上有多么风光显赫,干了多少“惊天政绩”,而在于其离任之后,甚至数年之后人们对他还有多少记忆,是推崇、怀念,还是谩骂、诅咒,抑或是忘却。
重视“政声人去后”,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各级组织的要求。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对民意的敬畏与尊重,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正确历史观、发展观、政绩观,也是今后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
重视“政声人去后”,要求领导干部须具备“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精神境界。在任之时,既要顾眼前,解决好那些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更要管长远,努力做好那些于百姓有利、于发展有益“打基础、做铺垫”的好事、实事,多思考离任之后能留下什么,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
重视“政声人去后”,要求各级组织须具备“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气度胸襟。在干部考察中,既要注重考察干部近年来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成效,群众如何评价;又要放远目光,延伸考察干部在更长时间内做了什么,有什么后果。做到既看过去、又看未来,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真正让那些“自己栽树、后人乘凉”的干部脱颖而出,尝到甜头,让那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干部现出原形,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