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城
2013-04-13安宁
文 _ 安宁
爱之城
文 _ 安宁
牛角形状的街头雕塑
安宁是山东女孩,生在泰山脚下,后来去北京读研。照日格图则是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小伙儿,读大学之前,一直待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因为爱情,两个青年带着满满的缘分,定居呼和浩特这座“青色之城”,并以作家的敏感,写下有关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在未到青城之前,我总是将它想象成沙尘暴会瞬间袭来并使之即刻暗淡无光的城市。生在泰山脚下的我,还对这个城市的严寒充满了恐惧,所以感觉自己为了爱情,来到这个北疆之城,有悲壮的意味。
而当我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第一次跨入这个城市,我才发现它竟与我遇到的这份爱情一样美好、干净、辽阔、温情。记忆最深的是青城的月亮,比其他城市的要明亮温柔许多。初春的夜晚,整个城市都笼罩在这样柔和的光里,与男友牵手走过北垣东街古旧的城墙,我总是会忍不住抬头,一次次看天空中硕大到让我吃惊的月亮。我惊讶于青城天空那种深邃的蓝色,以及雨后大青山犹如美人黛眉的温润。尽管整个城市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却可以隐约闻到青草的香味。
犹记得透过火车玻璃上很多年没有见过的冰凌花,第一次好奇地窥视这个城市的灯火时,心里涌出的那股气流滚烫的温度。想到此后要在这个有着“青城”这样美丽别称的城市,与一份爱情相守着度过自己漫长的一生,我无法不对它充满向往。我想像阅读爱情一样,一页一页将它打开,看到它最纯净质朴的模样。
青城的出租车司机总是操一口有点山西味道的方言,这样的语言有一种泥土的朴实与温暖,就连邮局的大姐们,普通话里也带着浓郁的泥土味。这样的味道让我觉得心内稳妥,也让我对于这类服务行业态度冷硬的惧怕慢慢减弱。我甚至还弃掉之前对陌生人的冷淡,开始喜欢和小商小贩们攀谈聊天,或者开开玩笑。
曾与男友租住在内蒙古军区对面的铁路小区里。我常常下楼去门口的超市购物,有时什么也不买,只是与卖肉的师傅聊一聊肉价的涨跌,或者青菜的销售,抑或与那个收银的女孩以及她优雅的母亲说几句话。这样一对长相极其相似的母女,她们让我觉得在这个北方城市里,在粗粝的风沙之中,也可以有优雅淡定的人生。做母亲的还保有少女甜美的嗓音,在她总是微笑的面容上,寻不到时光的痕迹,我总怀疑是时光忘记了这样一个40多岁的女子。我从未见她生出过急躁,或者无故叹息,哪怕顾客将货架弄得再乱,结账的队伍排得再长。而她比我小了几岁的女儿每次见到我,就会笑意盈盈地告诉我,今天我穿的裙子特别漂亮,或者我刚洗过的头发的味道很好闻。我喜欢趴在柜台上,看她们不疾不徐从容结账,或者整理货架。我总觉得她们代表了整个青城给我的感觉,优雅、知性、安静、喜悦。
是的,这是一个懂得自娱自乐的城市,就像我看那些店铺招牌上方的蒙古语,每一个字词,我都觉得犹如跳舞的小人儿。蒙古族个性里的豪爽与豁达影响着青城人的人生态度,也让整个青城的生活节奏较之于北京、上海这类繁华都市缓慢沉静了许多。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行走在北京喧嚣嘈杂的马路上,总是觉得世界苍茫无边,自己在轻飘的云端之上,而一踏上青城的大街小巷,则瞬间感到身处温暖琐碎的尘世之中,脚踏着泥土,手握着花香。
我想起我和男友最初租住的北垣东街一个小区里的房子,只有十几平方米,与许多单身的年轻人一起合用卫生间与客厅。楼道里很黑,顶层的声控灯已经坏掉。我与男友为了这一个公共走廊上的灯泡,在夜色下骑车去买。等到安上,我看着明亮的楼道,还有路过的人脸上突然而现的惊喜,便对男友说,你可以写一篇文章,名字就叫“1.5元的光明”。后来,那篇温暖的文字果然在青城的一家报纸上发表出来,成为我和青城最初的文字记忆。
后来我在那个卧室兼厨房兼书房的小屋里,伴着不远处几乎每隔10分钟就会有火车轰隆隆驶过的巨大声响,写完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蓝颜,红颜》,而后又在新的敞亮起来的出租屋里,与男友一起完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试婚》。而今,已经结婚并与爱人一起孕育一个宝宝的我,在凭借自己的力量买到的一栋明亮的房子里,又完成了一本与这个城市甚至与整个内蒙古都息息相关的《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我的文字突然与这个原本陌生的青城有了这样那样的牵引,犹如一株向上攀爬的藤蔓,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盛放爱情的城市,而将成长变得坚定、明亮,一直沿着青城的墙壁,向那蓝天伸展。
一座城市之于一个人的意义,并非它是怎样的繁华或者时尚,而是因为在这个城市的一隅,有一个人或者一个温暖的家在默默地为他守候,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够感觉到它温热的气息和从容跳动的脉搏。而青城,因为爱情,无疑也在我的心里,成为这样一座无处可以替代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