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易犯的27个错误
2013-04-12李皖生
挑选健康的食品、锻炼身体、观察腰围,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个健康者?许多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健康方面的误区。以下就是人们常犯的应该加以避免的错误。
1.非有机食品不食用 并非所有的有机食品都比非有机食品更为健康。如果有机食品热量高、脂肪高、含糖量高对身体健康同样有害。
2.自我封闭 研究表明,社会交际网络有利健康。应尽可能不间断地与朋友交往。
3.睡眠不足 研究已经证实,每夜至少睡眠7小时对健康最佳。睡眠不足可能引起包括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下降等方面的疾病。
4.服用补充剂不当 服用维生素和补充剂并非越多越好,服用过量有害健康,至今尚无研究明确证实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所具有的益处。如果服用,应按推荐量适可而止。
5.做不必要的检查 进行一次心脏动脉钙沉淀CT扫描,能够使你接受大量的射线,即相当于接受25~50次的X射线。
6.抗生素依赖症 面对有可能进展的病情,许多人请求医生使用抗生素。这些药物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产生耐药性,还会杀死体内的好细菌。
7.洁癖症 一些研究显示,接触某些细菌能够使免疫系统受过敏之灾,过度清洁的环境对身体不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好细菌对人体健康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对皮肤、消化系统和阴道更是如此。
8.选择不当的疗法 如果你把针刺疗法视为江湖医术,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方法,当然,如果仅用草药代替化疗也可能丧失治疗良机。
9.讳疾忌医 人们对一些严重的症状常常采取拖延的态度。事实上,迅速治疗则有助于预防病情的发展,如果你有中风或心脏病的症状,则万万不可拖延,治疗越快,心脏组织的受损程度越低。
10.仅靠锻炼减肥 坚持锻炼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重,但对减肥则作用不大,除非减少热量的摄入。这是因为锻炼能够促进胃口,或许存在着锻炼后要自我慰劳一下的潜意识,往往导致摄取得更多。
11.忽视盐的摄入量 在保持健康时,多数人仅仅注意控制热量、饱和脂肪的摄入,而忽视对钠摄取的控制。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钠摄取过量会引发高血压。而导致钠摄入过多的源头,来自加工食品和包装食品。
12.无节制饮用苏打饮料 人工增甜饮料可能不含热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有益健康。恰好相反,饮用大量的苏打饮料的老年人10年后的腰围比不饮用者要增加5倍。
13.饮水过量 脱水不利健康,多多饮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健康的。但如果你参加马拉松或某些强体力锻炼,饮水过度能够引发水中毒症,也称低钠血症。
14.隐瞒医生 许多人向医生隐瞒诸如吸烟、饮酒的事实,而这在医生治疗心血管疾病开处方时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15.用上网取代去医院 借助互联网,许多人感到自己比以往更加聪明,良好网上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对付健康方面的问题,但是网络终究代替不了医生。
16.信赖食品标签 健康的包装说明未必证明食品安全,标注纯天然的食品或化妆品听起来动人,有益健康,但实际执行中,对其定义的执行是很松的。就低脂而言,其涵义并不清晰,而且这些产品糖、钠或热量的含量仍然很高。
17.锻炼过度 锻炼过度在精神和体力两方面有所表现,包括疲劳、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肌肉疼痛以及受伤。为了使锻炼有新鲜感,最好是经常变换锻炼方式,不时给自己放一天假,有时选择休息和放松比去体育场更有利身体。
18.果蔬摄入不足 如今人人皆知每天应至少摄入5份水果和蔬菜。但在现实中自诉每天至少食用2份水果者仅占到成年人的三分之一,每天食用3份及其以上者仅约四分之一。
19.刻意追求健康 健康不应被视为刻意之事,而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将保持健康作为关注的焦点,则违背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的关注点应放在幸福感和做让自己有幸福感的事情上。
20.忽视接种防疫 成年人也需要接种疫苗进行防疫,但许多人则忽略了这一点。比如,只有20%的65岁以下的成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因此,成年人应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所处环境和接触对象,确定自己的接种疫苗范围。
21.缺少健康的朋友 良好的健康习惯具有感染效应,反之亦然。最近若干项研究已经显示,肥胖、吸烟乃至幸福感均可由社交网传播伸展。因此,尽可能与有良好健康习惯且有可能效仿的人群建立友谊。
22.忽视医生的劝告 研究已经显示,当医生劝告你戒烟时,其成功率较高。医生还可以给你开出增加戒烟成功率的处方药物。
23.忽视营养成分标签 食品的营养成分标签包含有其热量、糖、脂肪和钠含量的内容,可以让你把握这些所谓“天然”或“低脂”食品是否真正对你有利。
24.过于信赖高科技医疗 尽管如支架之类介入疗法可以支撑开堵塞的心脏动脉,但不要指望未来会有神奇的医疗技术能无止境地进行治疗。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25.缺乏初级护理医生 很多人没有与初级护理医师和机构建立起关系,这是一个大错误。应该寻求一名你喜欢和信任的医生,与其建立长期的关系,这是你能为自己健康所做的最佳之事。
26.放弃体检 许多人只是在病后才去看医生,这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体检项目,而体检能够及早发现一些可以治疗的疾病。
27.忽视健康档案的保存 搬家、转移医保、变换医生都可导致医疗记录丢失。当然,没有必要为每次的医疗检查结果建立档案。但是,应保留一些关键的健康数据,如接种疫苗情况以及近期扫描检查的结果。
(摘自《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