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上望神州
2013-04-12柯雪整理
【原文】
水调歌头·多景楼①
(宋)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释】
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②徐州:指今镇江。
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hù),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经典背后】
多景楼,宋郡守陈天麟于唐临江亭故址修建。古名北固楼,亦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它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齐名。
公元1163年(孝宗隆兴元年),当时39岁的陆游,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于次年二月到任所。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多景楼下临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这年十月初,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词中提到的“使君”)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
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最佳之地,宋元以来经常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赋诗之所。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科学家沈括,书画家米芾;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元明清无数文人雅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宋代苏东坡先后十多次来到镇江,几乎每次都要登临北固山。有一次,苏东坡和好友提壶携酒,兴致盎然地登上北固山。
两人在多景楼上,凭栏远眺,滔滔长江滚滚东流,金、焦二山在望,白帆点点,对岸的万千气象使苏东坡深感此楼无愧“多景”之称。他不由得诗兴大发,作诗赞道: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对多景楼也是情有独钟:“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此诗描绘多景楼的景色可谓是入木三分,与陆放翁寥寥十一字的描绘可谓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米芾更是把多景楼提升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高度:“华严兜率梵天游,天下江山第一楼。坐想明廷万灵授,莫谈仙峤六鳌愁。版开猛气吞狂象,石记雄心触不周。谢客平生追壮观,岂知座上极沧洲。”(柯雪 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