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2013-04-12孙立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盈余债权人当局

□文/孙立娟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一、引言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及其会计机构和人员利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特别是计量原则的可选择性,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以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达到预谋的利己效果的会计行为。

二、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奖金等收入最大化动机。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和代理人两者的目标不一致,存在信息不对称。只要不存在一种能够充分反映企业行为的信息指标,企业管理当局总要利用其信息优势侵犯股东权益。由于有以股票为基础的补偿或者股权,管理人员可能在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有个人的利益。

(二)上市公司首发股票及上市后配股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等。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很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三)债务安排方面的考虑。按照目前国际通行的“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债权人处于较为不利地位。企业用所获得的资金进行投资,投资成功后,股东可得大部分盈余,而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如果投资失败,股东在破产时可不必偿付全部债务,而债权人要承担全部后果。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将愿意选择可增加收入以及减少费用的会计政策,以避免产生违约行为,所以债务安排也是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

(四)节约税收等费用方面的考虑。所得税是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采取盈余管理行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因素。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然后再根据税法规定调整为应税利润。企业为了节约税负,减少现金流出,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利润,可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

三、盈余管理行为利与弊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利益。从客观上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非没有好处,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益处。首先,从订立契约的角度看,根据契约理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量降低契约成本。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而且可以使企业管理当局对预期或突发事件做出较好的反应,从而较好地保护企业及经营者自身利益。其次,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掌握了大量的内部信息,企业管理当局若要以报告的形式把它们传递给投资者,是相当困难并且成本较高的,而盈余管理行为则能够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本无法传递的内部信息,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虽然盈余管理具有上述有限的益处,但盈余管理的弊端是十分显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管理者为了避免报告损失或者盈利水平减少,进行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余管理,就会对企业管理当局的能力失去信任,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给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再次,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动,而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因而在许多情况下,盈余管理的存在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手段

盈余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在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以及非会计的手段来调整和控制会计收益,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盈余管理改变的是企业的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以使会计报告呈现出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但是它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

(一)利用会计政策调节盈余。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存在着可以选择的多种方法,当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利益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发生利益冲突时,管理当局便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或改变会计政策,使盈利信息对自己有利。企业管理当局具有较多的信息优势,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就有可能采用或变更对自己有益的会计计量方法,以此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二)利用非会计手段调节企业生产经营及交易。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报告期的收益,往往会提前确认收入,滞后确认费用和成本,更有甚者还会创造交易,这些非会计的手段都会对企业当期的报告利润产生影响。

(三)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关联交易往往不是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的,企业将资产承包给关联方,由关联方承担亏损,同时还可以获得固定的承包收益。关联交易包括虚构业务量、低价收购原料、高价销售商品等关联购销交易。或者将不良资产承包给关联方,由关联方承担亏损,同时还可以获得固定的承包收益等,这些都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1](美)马尔福德等著.程炼,郭戎,徐凯译.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2]梁莱歆等编著.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3](加)威廉R斯科特著.汉文,夏文贤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

猜你喜欢

盈余债权人当局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主债务人对债权人有抵销权时保护保证人的两种模式及其选择
恶意串通与债权人撤销权解释论的三维意蕴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债权人放弃破产拍卖 玩具反斗城有望复活
认缴出资制的问题与未来改进——以债权人保护为视角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当局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