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生活 培养能力 着眼未来——浅谈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3-04-12李建堂

化学教与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利用图书馆

李建堂

(广大附属实验学校 广东 广州 510430)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笔者就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结合化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谈谈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校外课程资源的筛选原则

1. 选择性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此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对校外课程资源应经常筛选、整理。 筛选时应注意:①要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 ②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目标;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 适应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 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群体的自身水平。 只有这样,校外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3. 适宜性原则

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校外课程资源,学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

4. 经济实用性原则

由于教师个人以及学校力量有限,在选择校外课程资源时要考虑到课程资源的经济实用性。 只要教师善于积累、善于创新,同样可以丰富课外课程资源内容。

二、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 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网络资源、社区、工厂等。

1. 校外图书馆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图书馆内配备有各种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学校图书馆不可能把所有的报刊、杂志都订上,有些专业性强的杂志就没有。 这时校外图书馆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区图书馆资料非常丰富,因此学校可与市区图书馆建立联系(学生可优惠集体办理阅读卡),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 例如,我们指导学生做研究性课题“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调查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明显不够,我们指导学生们利用星期天到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结果学生们查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根据所查资料,指导学生写成《电池的利与弊》。 通过与市图书馆建立联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 “三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中有丰富的与教学有关的资源,可以更直观、生动、形象的配合课堂教学理解所学知识,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广州博物馆有许多文物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展览,可根据学校的、课堂的不同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学校课堂教学服务。

3. 校外传播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 观看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例如,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介绍的知识非常丰富,而学生(尤其是住校生多的学校)又不经常看电视。 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把与课本相联系的知识(如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化学史的知识等等)录下来放给学生看。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制作成光盘留做资料,让所有老师资源共享。

4. 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 网络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资料。

例如, 可以利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原子结构、原子核组成、电子云、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等,这种演示使化学由微观变为宏观、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形象。老师便于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 即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制作成模拟实验进行演示,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氯气的制取、氨的催化氧化、石油的蒸馏、煤的干馏等。

5. 当地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社区。 我校与某社区建立了长期联系,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 许多研究性课题都是以本社区为调查对象。 如讲到《原电池原理》一节时,我们组织学生在社区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点,并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 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化学知识,又参加了社会实践,宣传了环境保护知识,真正做到了化学与生活联系,为生活服务的宗旨。

(2)工厂。 例如在讲到铁的冶炼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钢铁厂;在讲到《化学肥料》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化肥厂;在讲到《氯碱工业》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氯碱厂参观调查, 了解电解食盐水的原理,并从经济、环保等角度分析氯碱产品的用途。 虽然在工厂不能深入一线,只是粗略的了解和调查。 但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真正实现了化学学有所用、学为所用的目的。

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要因人而宜、 因地制宜,要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真正做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1]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3] 叶长军. 化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J]. 中学化学,2005,(4):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中学新课程资源库化学卷[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化学利用图书馆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图书馆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