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青山与窦太后
2013-04-12王晓岩1姚倩倩2
王晓岩1,姚倩倩2
窦氏青山与窦太后
王晓岩,姚倩倩
(1.衡水文物管理处,河北 衡水053000;2.衡水学院分院 文学系,河北 衡水053000)
窦氏青山位于河北省武邑县城东14 km,是西汉文皇后窦漪房为其父窦青修建的陵墓。这座封土高大的陵墓虽经千年岁月侵蚀依然规模宏伟,在它的背后,展现出了一代巾帼窦太后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和她执着守护的人生信条。作为中华帝国最后一位信奉黄老哲学作为治国思想的皇族,她的传奇人生和她的辅国策略都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黄老哲学和儒学执政思想在政坛的转换交替提供了研究的典范。对于窦氏青山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更是我们这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窦氏青山;窦漪房;黄老哲学;武邑县;地域文化
一、窦氏青山
窦氏青山,俗称青冢,封土高大像一座小山,位于河北省武邑县城东约14 km。是西汉文皇后为她的父亲窦青(又名窦涓)修建的坟墓。现有封土高28 m,周长600 m,占地面积约3万m。该墓是研究西汉文皇后的功绩和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宝藏。
窦氏青山名字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挚虞(250-300年)注的《三辅决录》:“窦太后父少遭秦乱,隐身渔钓,坠泉而死。景帝立,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坠渊,起大坟于观津城南,人闲号曰窦氏青山也。”虽窦氏青山的定名有多种说法,最关键一点在于《史记》成书后一方面因涉及汉朝宫廷秘闻,汉代严禁泄露宫廷言论;另一方面《史记》被认为“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故而史家多不敢为其做注,后至汉宣帝即司马迁亡故多年后,《史记》才开始逐步传播。如此算来,西晋挚虞所生年代与汉文皇后所生年代最为接近,且为司马迁《史记》做注,故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这是《史记》中记载的有关文帝即位后薄太后下诏修建窦氏陵园的记载。“灵文园”指的是文帝母亲薄太后对于母家的父母亲封赏的陵园。其父封为灵文公,母亲尊为灵文夫人。“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於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园邑”即汉代为守护陵园所置的守陵人的县邑。“三百家”为规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是守陵人的职责。当时窦太后居皇后位,因此窦青获封“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不仅是极高的荣耀也是对于窦太后功绩的肯定。
二、西汉奇女子——窦漪房
提到窦氏青山,就不能不提到影响西汉政坛近半个世纪的奇女子——窦漪房。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前205年-前135年),赵之清河观津人,今河北武邑人。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辅佐三朝。
窦漪房13岁入宫侍奉吕后,后由吕后赏赐给代王(汉文帝)为姬,后升为代国王后。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代王刘恒即位,窦美人以代国王后身份入主汉宫,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窦美人被册封为皇后,时年26岁。她上承高祖轻傜薄役、休养生息的执政思想,加之出身民间,体谅民间疾苦,谨言慎行、力行俭朴,因此备受文帝尊重。
最典型的例子,在其封后不久,她的兄弟子侄也封侯拜相,为此引得朝中不少非议。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窦皇后“於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退让君子”既反映了她谦卑的施政作风,更反映出她独特的政治觉醒。有了吕后外戚乱政的前车之鉴,后来居者的她让兄弟主动请辞,不仅堵众人悠悠之口更主要的是使亲人免于宫廷争斗、远离杀身之祸,保存了窦家的实力。在此后的正史中,再无关于窦漪房亲眷涉足宫廷的记载,这种以退为进、明哲保身的做法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具有远见的。事实充分证明,除了同祖昆弟窦婴受宫廷之祸外,其余血亲均安得晚年。
在辅佐政事上,她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行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崇尚节俭、体恤民情的执政策略,也使得汉文帝博得“德之盛也”的美名。揭开了西汉王朝“盛世”的序幕,这点从汉文帝一生政绩不难看出。
窦漪房一生笃信黄老之学,“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尤其是老子“三宝”思想,与她的历史大环境和人生经历有着直接关系。简言之,正是多方面共同作用,造就了她独特的个性。
1. 历史环境。自高祖建国安定四方后,就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策略。正是窦漪房在幼年遭受战乱之苦,家散流离的时候,高祖后期的休养生息让她充分认识到重要性。要想得到一个相对稳定与持续发展的政治局面,必须努力缓和阶级矛盾,这不仅是窦漪房更是天下百姓的迫切愿望。历史的趋势如此,被送入宫廷,服侍吕后,面对强权,使她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个性。这都使她一生颇受裨益。
2. 外部因素。不管其在代国做王后还是入主汉宫。汉文帝对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刘恒更是无为治国的典型范例。她自15岁入代国至公元前157年(文帝二十三年)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与汉文帝夫妻30余年的相处中,真切感到了无为治国的功绩,“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政治上的成功与汉文帝贯穿始终“以德化民”的黄老之学行事作风有着直接关系。而且朝野内外出现了很多黄老之学的忠实践行者,如胶西盖公、陈平陆贾等都为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因为她文化素质并不高,面对夫君、婆婆薄太后身体力行的黄老之言是听之信之。这也为她后期一味盲目信奉黄老、不懂因世事变通埋下了隐患。
3. 人生经历。从人生际遇而言,她从宫人到王后到皇后再到太后、太皇太后,一路走来,她都不争,自然而然、不战而胜。这种“无为而无不为”、否极泰来的状况正是老子思想的典型表现,这种幸运在她看来跟信奉黄老思想有着直接关系。
4. 自身因素。在汉文帝驾崩后,景帝即位,窦太后将黄老之学推崇至极,并以黄老之学辅佐朝政,甚至到了极端的地步。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大意为:窦太后喜欢《老子》,召来辕固生问他对于此书的体会。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入兽圈与野猪搏斗。景帝明白辕固惹怒太后但直言并无罪过,就私下给他锋利兵器。他到圈后刺杀野猪,正中其心,一刺,野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了不久,景帝认为辕固廉洁正直,拜他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
这是《史记》中关于窦太后为数不多反面行为的记载,其中篇幅较长的、最为形象的就是这段,可见黄老之学对她的一生影响深远。景帝在位时期,她也积极推广黄老之学,一定程度上暗合了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执政纲领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的执政方针,为大汉皇朝的巩固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窦漪房对儒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窦漪房晚年失明之后,由于身体、精神和宫廷争斗等多方面原因,她对于西汉王朝发展步伐的了解越发狭隘,缺乏判断。久居深宫,一味地认定黄老之学为立国之本。对于其他言论的忽略和盲目排斥使她失去了经济文化发展反作用于政治的这一根本准则,一些做法与年轻气盛的汉武帝执政策略大相径庭,严重抑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严厉打压对匈奴的反抗意愿,这都为后来汉武帝尚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政策的极端做法埋下了隐患,更为儒家学说登上历史舞台侧面做了铺垫。
董仲舒在建元初年的不出对,与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有着直接关系。武帝即位,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虽年迈但仍辅政。她憎恨儒学,菲薄五经。建元初年,朝廷大事都得奏请她首肯。事实上,窦太后从襁褓里就扼杀了儒学发展的萌芽,捍卫着以黄老之学治国的中华帝国统治者的尊严。元年夏,汉武帝任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窦、田倾向儒学,推荐儒生赵络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赵、王二人是诗学大师申培的弟子,建议立明堂以朝诸侯,用“束帛加壁,安车蒲轮”的特殊礼遇将申培从山东接来,商议明堂礼制。似乎坠给将振,儒运当兴。赵绾一时得意,竟要汉武帝不再奏事太皇太后,以便推行儒术。结果窦太后大怒,私下调查出赵绾、王臧贪污事实,责问汉武帝,武帝将二人下狱,迫令自杀谢罪。窦婴、田蚡亦免职反省。申公以老疾为由,旋归故里。明堂之事不了了之。整个建元时期,饱受摧残的儒学也为其更好地适应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经历了最后的锤炼。公元前135年,这位推行黄老治国的皇族终于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儒学才真正地复苏兴旺发展起来。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这一维护封建帝国千年的理论。儒学逐步走上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康庄大道。
四、窦氏青山的地位及影响
基于窦氏青山的规模如此宏大和窦太后在汉朝的特殊地位,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2年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在2013年,新开展的田野文物安防工程中,窦氏青山也被列为加强监管的重点保护对象,设置专业设备和专人进行巡查和监管。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窦氏青山本体的维护,由于多年雨水冲刷,封土周边出现数条沟壑。当务之急应填充封土,恢复其原有的高度、规模。并在封土表面种植草皮以减少封土流失。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美化环境,在其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内种植花草树木,拆除现有违法建筑,避免火灾等安全隐患的发生,还窦氏青山绿树成荫的历史原貌。
传说窦氏青山初建成时高三十丈、周长千步,“步”为古代的一种长制单位,并非等同于现今正常人一步的距离,古代一步等于五尺。由此算来可想窦氏青山初建成时规模是何其宏大。虽历经数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宛如一座小山,直径十几里内都能见到。据传青山早年顶部建有庙宇并立有石碑一通,后来都随着时间和战火消磨殆尽。纵观史书,对于窦太后的记载以及她和儒学的渊源还只是惊鸿一瞥,她和董仲舒共同见证了西汉政局的变换和此后2 000年封建帝国信仰的传承,这点看来无论她个人的功与过,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都是极具价值的。
每年的三月、八月,武邑县观津村附近的老百姓都会在窦氏青山周围举行庙会,这是否与典籍中记载的早年迁来的200户守灵人的传统有关,现已无考。但或许集市的喧嚣热闹更能慰籍这位叱咤风云的窦太后思乡之苦,就这点看来倒更为实在。
参考文献:
①晋朝挚虞编《三辅决录》第96页。
[1] 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738.
[2]司马迁.史记:卷2[M].丁华民,郭超,校.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 司马迁.史记:上卷[M].王永宽,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00.
[4] 班固.汉书:卷二三《刑法志》[M].上海:中华书局,2005:1097.
[5] 司马迁.史记:下卷[M].王永宽,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683.
[6] 李根旺.武邑县志[M].北京:地方志出版社,1989:740.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The Dous’ Tomb and Empress Dowager Dou
WANG Xiao-yan, YAO Qian-qian
(1.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Hengshui Cultural Relics,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Branch College of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The Dous’ tomb is 14 kilometers from the east of Wuyi county, Hebei province. It is a tomb that Queen Dou Yifang of Western Han dynasty built for his father Dou Qing. Despite eros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high tomb is still grand. It shows the extraordinary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persistent life credo of the generation heroine Empress Dowager Dou. As the last one in Chinese loyal family who governed the country with the guidance of Huang and Lao's philosophy, her legendary life and assisting strategies provide some research models for us 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ang and Lao's philosophy and Confucianist thought in politic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it is incumbent upon us to protect and use it rationally.
the Dous’ tomb; Dou Yifang; Huang and Lao's philosophy; Wuyi county; regional culture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10
G127;K234.1
A
1673-2065(2013)06-0037-03
2013-08-12
王晓岩(1980-),女,河北安平人,衡水文物管理处文博馆员,历史学硕士;姚倩倩(1980-)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分院文学系讲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