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3-04-12马雨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分馆农民工图书馆

马雨佳

(无锡市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021)

1 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

江苏省对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中指出农民工的主要文化生活为:睡觉(35%)、看电视(34.7%)和聊天(25%),此外还有15.1%的人读书看报,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费在打牌或打麻将上,11.7%的人听收音机。有一小部分农民工选择上网(9.1%)、看电影(5.3%)、看录像(3.9%)和上歌舞厅(2.8%)等娱乐方式。可以看出,农民工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状况令人担忧,这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据笔者分析,造成这种状况有三种原因:一是经济原因。这是造成文化生活贫乏的首要因素。农民工经济地位较低,一般收入不高,挣到的钱用于自身生存和补贴家用都紧巴巴,不舍得用于文化消费。二是思想认识原因。农民工大都来自经济贫困、文化生活更为贫乏的农村,不少农民对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不了解,尤其不了解国家在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的方针和政策。三是自身素质原因。农民工大都文化素质不高,囿于狭小的生活圈,视野不够开阔,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因而缺乏对阅读学习、参与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兴趣。四是客观原因。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公共图书馆大多尚未将农民工的文化服务列入工作目标,因而缺乏相应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也缺乏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的政策宣传。因此,作为弱势群体,农民工需要加强文化引导,享有和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权利,享受均等的图书馆文化服务。

2 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2.1 打破城乡差别,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

目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大大影响我国整体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广大农村落后贫困的重要原因。而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则是人的因素。尤其是进城务工接受新思想和城市熏陶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因素,因为他们的学历远比父辈要高,往往不再安守父辈的贫困生活,对新生活有着美好憧憬,改善生活状况的愿望强烈,因此也最容易融入所在打工城市的生活潮流,也最有可能接受和适应各种文化服务。而返乡后又会把先进的文化、资金和技术等带回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思想变革和转型发展。

2.2 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经济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企业发展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不断提升的产业结构和操作技术对农民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形成了严重挑战。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供求不平衡,因此,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造成这种矛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大都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项技能的培训,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岗位需求。

3 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可行性

3.1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益文化事业机构,公益性一直是其本质属性,也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规定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对所有人实行无障碍开放,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到图书馆的人都是图书馆的读者,没有地域、年龄、性别、种族等的限制,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方面一律平等。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方面不仅由自身的公益性质决定,更有国家在文化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农民工完全可以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和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来享受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公共图书馆的海量资源

服务对象的差别决定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同高校图书馆严格限制的读者群、专业深奥的学术资源不同,公共图书馆面向最广泛的读者群,丰富的纸质、数字资源除了具有相对的学术性,更具有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并且,公共图书馆不断开展的讲座、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为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阵地,给读者提供更多选择接受文化服务的机会。因此,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和文化活动为农民工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选择。

3.3 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

按照国际图联制订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1.5公里半径内应当设置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应当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我国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和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尚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无锡市图书馆自开展分馆建设以来,建成并开放了上马墩分馆、江溪分馆、滨湖区分馆、阳光分馆等,当地读者可以就近借、还图书,为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创造了便利条件。农民工可以到公共图书馆分馆索取所需图书资源,而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往返于居住地和中心城市图书馆之间。

4 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做法

4.1 深圳

2005年9月,第一家专门为劳务工服务的图书馆在福永大洋工业园区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4月,宝安区建成深圳市首家命名为“农民工图书馆”的艾美特分馆,目前全区已建成10多家农民工图书馆。现在,深圳农民工图书馆已超过百家,藏书量超过50万册,各外来工聚集区均有劳务工图书馆。在建馆模式上,这些图书馆不再完全由政府投资,而是采用“政府推进、企业参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建馆模式,资源共建共享,读者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4.2 北京

2005年1月,北京市首个专门为来京务工人员开设的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建工集团分馆正式挂牌。建工集团分馆先后启用了17个图书角,这些图书角分别设在国家会议中心等十大工程的建设工地上,服务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工地农民工。

4.3 山西

山西省图书馆从2003年就开始举办“消夏电影晚会”,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仅2003年参加“消夏电影晚会”一个月的观众就达到了7,900余人次。观众中农民工占到70%至80%,每天晚上去山西省图书馆免费看电影已成为不少农民工的“休闲习惯”。“消夏电影晚会”让更多人进一步看到图书馆的作用,体会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 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思考

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贴近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逐步增设多样化服务,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同年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切实将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因此,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骨干文化机构的职责,更有国家的文化政策作为保障和支持,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理应成为公共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 刘红梅,沈沉.谈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之社会职责[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

[2] 李永钢.农民工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有益尝试[J].理论建设,2011(5).

[3] 张玫.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1).

[4] 姚永丽.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

[5]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whgsy/201102/t20110210_86869.html,2011 -02 -10.

[6] 周玮.解读文化部等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2011 - 09/25/c_122085261.htm,2011 -09 -25.

[7] 江苏省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EB/OL].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qzwhhdhwcnrwhjs/201102/t20110211_86910.html.2011 -02 -11.

猜你喜欢

分馆农民工图书馆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去图书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