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夏李氏考索
——以李善家族为检讨中心

2013-04-12

关键词:李善江夏李氏

石 树 芳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江夏李氏考索
——以李善家族为检讨中心

石 树 芳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李善家族源于江夏李氏,然而年代久远世系混乱,近年出土墓志若干,结合出土文献可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重新勘误补订。李善一系规模较大的迁徙约有四次:赵郡——颍川——江夏——浙东——江都。江夏李氏屡遭战乱,政治地位下降,经济优势丧失,仅能通过文化价值凸显门户优势,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丰富与艺术才华的出众。李式与李充、李善与李邕的出类拔萃均体现出明显的家族特性,表明家族文化的内部传承直至唐代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江夏李氏;世系;分支;迁徙;文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江夏李氏”条舛误颇多,陈尚君先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补二则》详加辩证,然亦有疏漏。近年出土李善家族墓志若干,多为姻亲撰写,甚为可信,现结合出土文献对江夏李氏的渊源世系、迁徙流变略作补订。

一、江夏李氏的世系

李氏为唐朝著姓,以陇西、赵郡二房最为显贵,江夏一系源出赵郡,绵延千年,人才辈出,史籍屡有记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言之最详:“江夏李氏:汉酒泉太守护次子昭,昭少子就,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徙居江夏平春。六世孙式,字景则,东晋侍中。生嶷。嶷生尚,字茂仲。生矩,字茂约,江州刺史。生充,字弘度,中书侍郎。生颙,郡举孝廉,七世孙元哲。”[1]2596关于李就《新唐书》共有两处提及,“赵郡李氏”条称:“武字昭先,东郡太守、太常卿,生讃、修、弈、就。”[1]2473就为李武幼子,而“江夏李氏”条却称“昭少子就”[1]2596,则就为李昭少子。李武字昭先,疑文献流传之中或将李昭先讹为李昭,姑从李武之子说。另“江夏李氏”一条自李式以下谬误甚多,现辨证如下。

据《晋书·李充传》记载:“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子颙,亦有文义,多所述作,郡举孝廉。充从兄式以平隐著称,善楷隶。中兴初,仕至侍中。”[2]2389—2391张怀瓘《书断》称:“李式,字景则,江夏锺武人。官至侍中。卫夫人之犹子也,甚推其叔母,善书。”[3]232卫夫人乃“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3]219。《法书要录》曰:“晋中书院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3]12表明卫夫人为李矩之妻,李充之母,李式叔母,则李式为李充从兄。《晋书·李重传》:“李重字茂曾,江夏钟武人也。父景,秦州刺史、都亭定侯。……弟嶷亡,表去官。……子式,有美名,官至侍中,咸和初卒。”[2]1309—1313则李式为李重子,李嶷乃李重之弟,非孙。又《世说新语·栖逸》载:“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4]356《文字志》论述更为详尽:“廞字宗子,江夏锺武人。祖康,秦州刺史。父重,平阳太守。世有名望。廞好学,善草隶,与兄式齐名。躄疾不能行坐。常仰卧弹琴,读诵不辍。河间王辟太尉掾,以疾不赴。后避难,随兄南渡,司徒王导复辟之。廞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加人。’永和中卒。廞尝为二府辟,故号李公府也。式字景则,廞长兄也,思理儒隐,有平素之誉。渡江,累迁临海太守、侍中。年五十四而卒。”另注曰:“祖康——‘康’,《晋书·李重传》作‘景’。《魏志·李通传》作‘秉’,是也。唐高祖父名昞,故唐人讳‘昞’为‘景’,‘昞’、‘秉’同音,故《晋书》亦讳‘秉’为‘景’,此作‘康’者,乃‘秉’字形近之误。”[4]357《世说新语·言语》注引《中兴书》曰:“李充字弘度,江夏渑人也。祖康,父矩,皆有美名。”[4]77则李秉之子为李重、李尚、李矩、李嶷。嶷、尚、矩为兄弟关系,李式为李重之子,李充为李矩之子,再次证明李式与李充为从兄弟。另据《三国志·李通传》记载:“(李通)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笃其劳,其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郎将,以宠异焉。”[5]536裴松之引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子重,字茂曾。……重二弟,尚字茂仲,矩字茂约,永嘉中并典郡;矩至江州刺史。重子式,字景则,官至侍中。”[5]536张彦远《法书要录》称:“江夏李式,晋侍中。善隶、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3]12表明李式尚有一弟名定,此处公府当指李廞,《文字志》曰:“廞好学,善草隶,与兄式齐名。……廞尝为二府辟,故号李公府也。”[4]357则公府实为式弟,非子。另《世说新语·品藻》:“《李氏谱》曰:‘志祖重,散骑常侍。父慕,纯阳令。志仕至员外常侍、南康相。’”[4]294则李重尚有一子名慕。

二、江夏李氏的分支

李善一系源出江夏李氏,罗国威先生《李善生平事迹考辨》详细梳理李善家族世系,认为李善是李式之后,实则不然,李善乃李恪之后,李恪之名不见于史传谱牒,却于墓志资料中数次出现,现结合出土文献对李善一系略作补证。

《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墓志铭并序》:“公讳邕,字太和,本赵人也。烈祖恪,随晋南迁,食邑于江,数百年矣。”[6]1766《唐故郓州司户参军李府君墓志并序》:“公讳睦,字瑛,其先赵人也。远祖恪,永嘉之末,避世南徙,封江夏王,后因为郡人焉。”[6]1765墓主分别为李邕、李睦,邕为善子,睦为善从子。两方墓志均称先世为李恪,避乱南徙,由此推断,李恪当与李式、李充同时。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生充,字弘度,中书侍郎。生颙,郡举孝廉,七世孙元哲。”[1]2596自颙至元哲世次不详,恪是否为颙后人无法考证,然恪与充同遭“永嘉之乱”,年龄当相差无几,若为颙之后,何谈“随晋南迁”?抑或本为两系,混为一谈,难以确知。李恪之后世系失载,目前所见最早者为李赎,赎后代子孙均可考知。《唐故江夏李府君墓志》称:“公讳岐,字伯道,广武君左车之后,赵人也。至九代孙就徙江夏,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高祖赎,隋连州司马;曾祖元哲,皇朝沂州别驾;祖善,北海郡太守,赠秘书监,有文集一百八卷行于代,唐书有传,公即北海之第二子也。”[6]1860—1861李善为李赎之孙。《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墓志铭并序》:“公讳邕……及公前人讳善,显而不荣,宜公兴之。……公之胤曰颖、曰岐、曰翘。”[6]1766又《唐故大理评事赠左赞善大夫江夏李府君墓志铭并叙》:“公讳翘,字翘,本赵郡人也。曾祖元哲,皇括州括苍令;祖善,皇秘书郎,崇贤、弘文馆学士;父邕,皇北海太守、赠秘书监。公即北海第三子。”[6]1998又《宋高僧传》:“释玄晏,江夏人也,姓李氏。祖善而博识多学,注《文选》,行讲集于梁宋之间。考邕,北海太守,《唐书》有传。”[7]而《唐故朝散大夫试大理司直兼曹州考城县令柳府君灵表》称:“夫人江夏李氏,秘书郎崇贤馆学士之孙,北海郡太守之女。”[6]1922《柳氏江夏李夫人墓志》亦称:“有唐故大理司直讳均,夫人江夏李氏,唐□书郎、弘文馆学士讳善之孙,故北海郡太守、赠秘书监讳邕之季女。”[8]745则颖、岐、翘、释玄晏皆为李邕子,柳均为李邕婿。另《唐故江夏李府君(岐)墓志》云:“嗣子虔州刺史正臣。”[6]1861则正臣为岐子。关于正臣之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为李渐,渐之子为师稷。陈尚君先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订二则》指出:“《表》录师稷为渐子、正臣孙、岐曾孙,于世系增一代,显误。颇疑师稷为正臣子,惟尚难证定。”[9]其实墓志为我们提供了诸多证据,《唐故朝散大夫试大理司直兼曹州考城县令柳府君灵表》称:“先是师稷曾王父北海郡守剖符兹郡,价重金璧,声匝日月,社稷之柱石,文学之龟龙,后进属诸行义者,得公一顾一叹,则以为终身之荣。”[6]1922指出李邕乃师稷曾祖。又《柳氏江夏李夫人墓志》:“有唐故大理司直讳均,夫人江夏李氏,唐□书郎,弘文馆学士讳善之孙,故北海郡太守、赠秘书监讳邕之季女。……次女适虔州刺史李正臣。”[8]745又《唐故江夏李府君(岐)墓志》:“嗣子虔州刺史正臣,童丱惸单,流离荡析。”[6]1861再考《唐故朝散大夫试大理司直兼曹州考城县令柳府君灵表》:“次女归于吾翁。”[6]1923题署为“外孙江夏李师谡述”[6]1922,由此可见,李岐之妹嫁与柳均,柳均次女又嫁与李岐之子正臣,柳氏与正臣实乃表亲,生子为师稷,因此师稷为柳均撰写墓志自称外孙,三方墓志均证明并无李渐一世,且李师稷确为李正臣之子。

李赎子元哲,元哲二子:善、昉。李昉之子为李睦,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为李璞,当误,陈尚君先生亦未指出。《唐故郓州司户参军李府君墓志并序》称:“公讳睦,字瑛,其先赵人也。……曾祖赠隋云安郡丞;祖哲,括州括苍县令;父昉,魏州魏县主簿。……孟子暄,河南府户曹;仲子昢,舒州望江县令;叔子曙,未仕;季子焉,右领军录事;幼子於,未仕;并世秉义方,天资孝友,因假浅翰,以旌幽泉。”[6]1765明确指出李暄之父为李睦。李暄之子李鄘,曾为李岐撰写墓志,文末称:“我叔父也,言不能文。”[6]1861表明李岐与李暄为兄弟,与世系正合。《旧唐书·李鄘传》载:“李鄘字建侯,江夏人。北海太守邕之侄孙。父暄,官至起居舍人。……子柱,官至浙东观察使。柱子磎,字景望,博学多通,文章秀绝。……子沇,字东济,有俊才,与父同日遇害,诏赠礼部员外郎。”[10]4147《新唐书·李鄘传》亦称:“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子拭,仕历宗正卿、京兆尹、河东凤翔节度使,以秘书监卒。拭子磎,字景望。”[1]4744李鄘之子出现差异,傅璇琮先生在《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详细辩证为:“《旧唐书》卷一五七《李鄘传》作李柱,云‘(鄘)子柱,官至浙东观察使。’又载柱子磎。《新唐书》卷一四六《李鄘传》所载稍详,云‘子拭,仕历宗正卿、京兆尹、河东凤翔节度使,以秘书监卒。拭子磎。’《新表》亦载鄘一子,名拭,起居舍人,子磎。李拭事迹尚可考见者,有《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下》,大中四年九月‘以朝请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三城节度使李拭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通鉴》卷二四八武宗会昌五年四月壬寅载陕虢观察使李拭。又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李拭又见《郎考》、《方镇》等书。据此,则当作拭是。”[11]又《千唐志斋·唐故江夏李氏室女墓志铭并叙》云:“曾祖暄,皇起居舍人,赠刑部尚书。祖郓,皇殿中侍御史、东都留守判官。父损,皇宿州蕲县令。”[12]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称:“夫人江夏李氏祔焉。李门多奇才:父暄,起居舍人;暄子鄘,门下侍郎平章事;高叔祖善,兰台郎、崇文馆学士,注《文选》行于时;善子邕,北海郡太守,有重名,四方之士求为碑志者倾天下。故夫人于盛宗礼范可法,累赠至江夏郡夫人。”[13]则李暄尚有一子名郓,一女嫁与王倰。唯刘禹锡称李善为李氏高叔祖误,李暄之父为李睦,李睦之父李昉,李昉与李善为兄弟,则李善当为曾叔祖,按此志似李昉为兄,李善为弟,尚无它证,姑从之。

三、江夏李氏的迁徙

“赵郡李氏定著六房:其一曰南祖,二曰东祖,三曰西祖,四曰辽东,五曰江夏,六曰汉中”[1]2599。南祖、东祖、西祖通号平棘李氏,江夏李氏源于赵郡李氏并与平棘李氏互有姻亲。李善一系规模较大的迁徙约有四次,原因各异,既有宗族分支别居他地的正常迁移,亦有社会动乱政治冲击造成的避难逃亡,更有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自然流动。

(一)赵郡——颍川。《元和郡县图志》称:“赵州,赵郡。望。《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为常山郡平棘县地,又为赵国。自两汉及魏,皆以封建子弟。”[14]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赵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昙次子玑,字伯衡,秦太傅。三子:云、牧、齐。牧为赵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赵纳顿弱之间,杀牧。齐为中山相,亦家焉,即中山始祖也。牧三子:汨、弘、鲜。汨,秦中大夫、詹事,生谅、左车、仲车。左车,赵广武君,生常伯、遐。遐字伯友,汉涿郡守,生岳、徳、文、班。岳字长卿,諌议大夫,生秉、义。秉字世范,颍川太守,因徙家焉。”[1]2473由于仕宦流转,至李秉出现分支颍川李氏,颍川李氏最为显赫者当属李膺。《后汉书·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修,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15]又“修字伯游,豫州襄城人也。”[15]216李俢与李膺籍贯均为襄城,然一为豫州襄城,一为颍川襄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颍川郡,秦置。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莽曰左队。阳翟有工官。属豫州。”[16]颍川郡属县二十,襄城为其中之一。则襄城属颍川郡,颍川郡属豫州,行政区划不同而已。由此可见自李秉迁徙之后,此系一直定居颍川地区。李膺遭党锢之祸下狱致死,子孙门生受到严酷的政治冲击,被迫避难逃亡。幼子李瑾一支迁回原籍赵郡,繁衍生息,出现南祖、东祖、西祖三房,通称“平棘李氏”。李氏自秉至瑾居于颍川襄城,共历十世,其中李俢官至太尉,李膺声名远播,亦属名门世家,东汉时期声望远超宗族支脉江夏李氏。然史籍未见著录,可能由于颍川李氏与赵郡李氏其他分支相比历时较短,又曾遭遇灭顶之灾,为避祸迁出颍川,家族成员谨慎低调,未曾大肆宣扬渊源籍贯,及至李楷再次迁居平棘之后,宗族迅速壮大并且规模超越颍川,而衍生出的南祖、东祖、西祖三房又均以“平棘李氏”为号,颍川襄城郡望遂被湮没。

(二)颍川——江夏。江夏李氏始于李就,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江夏李氏:汉酒泉太守护次子昭,昭少子就,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徙居江夏平春。”[1]2596又《唐故江夏李府君墓志》:“公讳岐,字伯道,广武君左车之后,赵人也。至九代孙,就徙江夏,后汉会稽太守,高阳侯。”[6]1860墓志进一步证实李就为江夏李氏之祖。表曰:“护字鸿默,酒泉太守,生武、昭、奋。武字昭先,东郡太守、太常卿,生赞、修、奕、就。”[1]2473可见李就为李俢之弟,同为李秉六世孙,则江夏李氏本为颍川李氏分支。李就徙居江夏平春,实由颍川襄城迁出。江夏李氏东汉时期曾经一度衰落,李就至李通之间谱系不详便是明证。李就子孙尚可考知者有:“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也。”“李重,字茂曾,江夏锺武人。”“廞字宗子,江夏锺武人。”“李式,字景则,江夏锺武人。”“志字温祖,江夏锺武人。”“李充字弘度,江夏渑人也。”后代籍贯涉及平春、钟武、渑三地。《后汉书·郡国志》云:“江夏郡,高帝置。洛阳南千五百里。十四城。”十四城分别为:“西陵、西阳、轪、渑、竟陵、云杜、沙羡、邾、下雉、蕲春、鄂、平春、南新市、安陆。”[15]3482可见平春实为江夏郡属县。又《册府元龟》云:“钟武县属江夏郡,故城在今申州钟离县西南。”[17]《大清一统志》言之更详:“信阳州。春秋楚冥阨地汉置渑、钟武二县,俱属江夏郡,后汉省钟武置平春县。”则平春、钟武、渑均属江夏郡,平春、钟武实为一地。李式、李廞、李志为李重后代,均居钟武。李充属李矩一房,分散在渑,则李氏在江夏郡相对聚居。

(三)江夏——浙东。江夏李氏历经九世,渡江徙居浙东。《世说新语·栖逸》载:“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4]356李式渡江之后为临海太守,李廞当随兄居于临海。《世说新语·言语》曰:“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4]77李式、李廞为李重之子,居临海,李充字弘度,为李矩之子,授官剡县,三人均为李秉之孙。临海、剡县均属浙东,李氏家族已经渡江南迁。《晋书·王羲之传》称:“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2]2098—2099李充为名士,曾居会稽,后因家贫求为剡县令,表明家道已经衰落。李善祖上为李恪,新旧唐书失载。据《唐故北海郡守秘书监江夏李公墓志铭并序》记载:“烈祖恪,随晋南迁,食邑于江,数百年矣。”[6]1766《唐故郓州司户参军李府君墓志并序》亦载:“远祖恪,永嘉之末,避世南徙,封江夏王,后因为郡人焉。”[6]1765李恪为避“永嘉之乱”南迁,当与李充、李式、李廞为同时之人,所迁之地似亦为浙东,则江夏李氏一族大部分均迁往浙东。李恪渡江之后境遇当优于同时避难之宗族,封为江夏王,封号亦凸显其族源于江夏一系。李元哲曾为括州括苍县令,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括州,置总管府,管松、嘉、台三州,括州领括苍、丽水二县。”[10]1596括苍亦在浙东,李元哲为李善之父,此系当在浙东长久定居。

(四)浙东——江都。李恪一系随家族迁徙,定居浙东,其后世系失载,至李赎,为隋连州司马,其子元哲为括州括苍县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元哲徙居广陵。”[1]2599《通典》曰:“广陵郡,今之扬州。”[18]4801又《旧唐书·地理志》:“江都,汉县,属广陵国。隋为江都郡,武德三年,改为兖州,七年改为邗州,九年改为扬州都督府,皆以江都为治所。”[10]1572则广陵、扬州、江都实指一地。江都地处江淮之间,是南北交通、政治文化中心。金陵衰落之后扬州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镇,唐代更有“扬一益二”之称,杜佑《通典·扬州》:“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18]4850扬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地位非比寻常。而浙东相对偏远,李元哲迁居江都,或出于经济文化因素的考虑。另据《旧唐书》记载:“李邕,广陵江都人。父善,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10]5039又《新唐书》称:“曹宪,扬州江都人。”[1]5640由此可见,李善郡望当为江夏,但在江都生活学习。

综上所述,江夏李氏出于赵郡李氏第五房,是颍川李氏的分支,与平棘李氏互为姻亲。历经四次迁徙之后定居江都。李善、李邕父子籍贯出现江夏与江都二说实受世风影响。

四、江夏李氏的文化

江夏李氏屡遭战乱,数次迁徙,政治地位下降,经济优势丧失,已无法继续依靠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方式维持士族门第与社会声誉,只能通过文化价值凸显门户优势,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丰富与艺术才华的出众。

江夏李氏雅好著述,代不乏人,除诗歌散文创作外,学术著作涉及诸家经典,方法多为注释集解,如李充有《尚书注》、《论语释》、《释庄子》;李颙有《集解尚书》、《尚书新释》、《尚书要略》;李善有《文选注》、《汉书辩惑》等。江夏李氏注释之学由来已久,至李善达到顶峰。《文选注》“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的集部注释”,李善开创的“征引式”全新注释手段改变了古书的注释格局[19]。“文选学”大行于世,李善功不可没。唐末李磎身为宰相,政绩平庸,然“磎好学,家有书至万卷,世号‘李书楼’。所著文章及注解诸书传甚多”[1]4747。江夏李氏注释之风经久不衰略见一斑。

李氏一门艺术以书法为最,魏晋时代书法被视为士族门第的标志与个人风度的象征。李式“善楷隶”,王羲之评价为:“李式,平南之流,亦可比庾翼。”[3]232李式从弟李充“善楷书,妙参钟索,世咸重之”[2]2389。李充母为卫夫人,卫夫人出身书法世家安邑卫氏,“隶书尤善,规矩钟公”[3]219。乃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是连结李、卫、王三族的纽带,江夏李氏通过与安邑卫氏联姻与琅琊王氏交流,书法技艺融合各家优长迅速提高,弟子沿袭,享誉一方。李充不仅擅长书法,任大著作郎之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2]2391。图书四分法就此定型,李充出类拔萃,博学多才,文学艺术皆擅,实为江夏李氏典型代表。至李邕更是“书中仙手”,名满天下,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斋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其《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批韦巨源谥议》,文士推重之。”[10]5043李邕文章冠绝一时,皇甫湜评为:“李北海之文,如赤羽白甲,延亘平野,如云如风,有貙有虎,阗然鼓之,吁可畏也。”[20]豪荡不羁如王翰者亦称:“乃窃定海内文士百有余人,分为九等,高自标置,与张说、李邕并居第一,自馀皆被排斥。”[21]正如《唐诗纪事》所言:“邕知名长安中,死天宝初,四十年间,可谓独步矣。”[22]李邕幼时伴随李善左右,少习家学,阅书无数,“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徧,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響,峤叹曰:‘子且名家!’”[1]5754秘阁乃国家藏书之所,李邕未几离去,表明居家时期积累极为丰富,已经奠定深厚的学识基础。李式与李充以及李善与李邕分别在学术、书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李氏家族文化的内部传承直至唐代依然存在并且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文学创作、艺术传承构成江夏李氏的文化面貌,李氏一门悠远的家学传统在岁月长久的积淀中闪现出夺目的光彩。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张彦远.法书要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4]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732.

[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中华文史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8.

[10]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2:427.

[1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129.

[13]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594.

[1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488.

[1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1560.

[17]王钦若.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4225.

[18]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9]俞绍初,许逸民.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463.

[20]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7035.

[21]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

[22]计有功.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557.

[责任编辑海林]

I206.42

A

1000-2359(2013)01-0124-05

石树芳(198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12-09-02

猜你喜欢

李善江夏李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文言文练习
从班昭《幽通赋注》看《文选》五臣–李善注的价值
给你一个橙子好不好?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被忽视的孩子们
本家侄不敌邻家妇
李氏朝鲜对明事大关系确立的历史考察
一起撑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