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影响的文献述评

2013-04-12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61113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20期
关键词:透明度财务报告董事

■ 杨 阳(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成都 611130)

相关概念阐释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述

1.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公司机构所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具体包括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经理层特征等几个基本方面的治理问题。

2.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是直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阶层等公司内部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结构是通过公司外部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

(二)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概述

1.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从大范围上说,会计信息是信息中的一个分支。Bruns(1968)将会计信息定义成:“包含在企业一整套财务报告中的内容”。我国学者葛家澍教授(1999)认为:“会计信息是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传递给同该企业有着利益关系的人们,让他们了解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决策来调节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对该企业的投资、信贷等活动,以使企业管理当局能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实现有利的现金流量;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则能寻求高报酬、低风险的投资和信贷机遇”。

与会计信息一样,会计信息披露也没有较为明确的概念。学术界大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张秋昊等,2010)。

2.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概述。魏明海教授和刘峰教授(2001)首次对会计透明度进行了规范的界定。会计透明度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制度体系,所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是协调一致而不是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第二,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循,无论是公营部门还是私营部门、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能够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第三,对外(含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能够便利地获取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经营风险水平的信息。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要求信息披露要有依据,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不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文献综述

(一)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陈海声(2000)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为切入点,从不同国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比分析中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主体缺位、政府机关所行使的股东权利与真正的所有者目标不同以及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使股东缺乏对经理的直接或间接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使违背会计准则等使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下降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刘立国(2003)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等与出现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为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则与之成负相关,此外,如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公司更可能发生财务舞弊,违背了会计准则的要求,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下降。Warfield(1995)等发现当管理人员入股或机构所占股份增加时就会降低代理人成本,减少经理人员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La Porta(2000)提出,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股东的行为并非出于公司价值最大化,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这样就有可能实施财务报告舞弊,不能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下降,达到控制和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Wong(2002)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财务报告质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下的股权结构容易使控制性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产生代理冲突。控制性股东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来披露企业财务报告,从而降低了会计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下降。

(二)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董事会对管理当局的监督作用主要受董事会整体素质、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信息沟通与决策效率等几个因素的影响。刘立国(2003)发现董事会的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呈反向相关。

Monks Robert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有关。

Jensen(1993)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有效性越低,且大规模的董事会易被管理层控制,监督能力无法有效发挥,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但是,规模过小的董事会也存在弊端,比如专业服务的缺失、工作事务的繁重、工作质量下降等,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会下降。因此,保持适度的董事会规模才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一般来说,7-12 人的董事会规模是比较合适的。Williamson(1985)从非完全有效市场条件出发,指出公司治理的效率取决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及信息获取能力之间的替代程度。

2.独立董事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独立董事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黄世忠(2001)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为了维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应当剥夺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投票权;合理设定独立董事的薪酬;要尽快建立独立董事的赔偿机制;要提高独立董事的工作质量。王斌、梁欣欣(2008)从公司治理、财务状况角度分析了它们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成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合型公司,其信息披露透明度较低。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两职合一会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消极的作用,在国内两职合一被认为是阻碍公司治理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Beasley(1996)运用logist回归方法对董事会成员构成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Chen and Jaggi(2000)在考察香港上市公司后发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与财务信息综合披露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三)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审计委员会最基本的职责在于促使公司生成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而且是财务报告流程的最终监督者,钟伟强(2006)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置能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Mcmullen,1996;Parker,2000;Abbott,2004;Bardardetal,2004)。

(四)公司治理模式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对管理层实施控制的英美治理模式,另一种是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德日治理模式。石本仁(2002)提出从会计目标的角度来看,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以随时提供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为目标,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为目标。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比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严格,对信息的揭示范围要求更广、揭示程度要求更深,因为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是所有者进行决策最直接的依据,所有者对公司提供的信息的要求越详细越好。从会计监督体系来看,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由于其控制权掌握在经理人员手中,又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能通过外部注册会计师审查来保证。

(五)公司治理指数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大多数学者都是就公司治理的某些方面来研究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而赵景文(2006)则通过构造公司治理指数来代表公司治理质量,进而研究治理指数高低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基于收益-盈余模式,研究表明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影响到了盈余的信息含量,高治理质量公司的盈余反映系数显著高于低治理质量公司。

研究述评及启示

从相关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仅限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首先,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显著影响。流通股比例越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就越高;如果一个公司的国有股占的比例较大,则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比较大;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其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比较低。其次,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成正相关;另外,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再次,设有审计委员会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最后,与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相比,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其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更高一些。

基于以上的论述,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学者主要着眼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忽视了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从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其次,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必然也会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这也要求我国学者在从事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研究时要关注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拓宽研究领域。国外在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会计信息对管理报酬契约的影响,这些研究已经比较成熟。Bushman and Smith (2001)的调查发现,现金报酬部分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是会计利润。再次,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第三层含义,即能否对外提供高频繁的准确信息来看,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中对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频率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这将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最后,在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互动关系方面,乔旭东(2003)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这也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张秋昊等.公平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8

3.魏明海,刘峰,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2001.9

4.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

5.陈海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兼评由出资者聘任会计人员[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7

6.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7.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5

8.赵景文.公司治理质量与盈余质量-基于中国治理指数(CCGINK)的初步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9

9.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2.4

猜你喜欢

透明度财务报告董事
国办: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