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影视作品的比较及思考

2013-04-12

关键词:韩剧影视韩国

王 秀 伟

(辽东学院 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韩国影视作品进驻中国市场已经十多年了,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韩流”风暴,时至今日这股风暴还一直持续着。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播一部火一部,对中国的本土影视作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影视作品在韩国却寸步难行。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外很多影评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两国的作品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山东大学韩国语系的宋乐永教授几年来关注中韩影视比较研究,他认为,韩国影视作品之所以近年来能够异军突起,百无禁忌的生存空间是很重要的因素。虽然因此也拍出烂片,但更应看到由此诞生出既能突破题材敏感禁区,又能融合娱乐、爱情、科技、打斗等电影元素的精品影视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副教授李胜利在其著作[1]《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中详细地分析了中韩影视作品的差距,为中韩两国的电视剧生产与传播提供很好的借鉴。

1 中韩影视现状的比较和差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天下”的说法,先谈家再提国,接着才言及天下。中国人把家排在第一位,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把家庭看得十分重要。在如今的荧屏上,不是婚恋变故就是多角恋情、不是商战风云就是警匪厮杀、不是帝王将相就是权场博弈……,唯独缺少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国产家庭剧,打开电视机,满目的暴力滥情、勾心斗角、权力更迭、婚外恋第三者,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纠纷和社会隐患。

因此近几年来影视娱乐方面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影视作品改革的问题,一些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畅谈中国影视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专家纷纷哀叹感慨“中国影视路在何方”。因为国产影视作品不仅有来自港台的压力要受到港台作品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韩国影视作品对我们国产作品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直接导致了近几年一直不绝于耳的 “韩流”,也造就了一大批的 “哈韩一族”。

其实随着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交流的加强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为什么影视作品这一方面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呢?这还得归功于韩剧的高收视率,就是这高收视率迫使广电总局不得不下令控制韩剧的进口,不是地方保护主义,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按说影视这样的东西也难不到我们,演员我们可以随便挑,导演编剧同样是很多,那为什么我们的作品跟别人的就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

1.1 韩国和韩国影视人

韩国虽然经济是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但疆土面积不大,历史也并不悠久。但我们能够看出这个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当中国人为先人的悠久文明而陶醉之时,韩国人却在我们身旁偷偷地借鉴学习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造就了我们的辉煌,却让众多的中国人陷入对自身文明优势的自恋中无法自拔,韩国人却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经过千百年经验所得的现代精髓,将其“拿来”为己所用。在借鉴学习的同时,韩国人不忘记使之纳入本国民俗文化的经典。韩国人就在学习与继承中开拓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韩国影视剧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韩国影视近年来风头正劲,发展迅猛,在国际影视舞台上频频亮相,大有赶超港台、日本、印度,成为亚洲电影的领头羊的趋势。对于韩国影视近十年的迅速崛起,我们所采取的态度是一对对立的情感:不屑与欣赏。我们不屑于韩国人的偷窃剽扒技术,认为那些玩意没有了自身民族内核,只是空虚的借用的外壳;同时也欣赏韩国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高度,并赢得世界的喝彩,在国际领域取得成绩。不管是不屑还是欣赏,韩国人仍然奉行我行我素的作风,继续与时俱进,借鉴并理解这个世界,再以他人的方式,加入自身的理解,同时去解释现实,创造未来。

韩国的影视人都具有一个朴素的情怀。他们不去过多关注自我的表达,不在影视中出现自我风格的影子,影视不是他自己用以设计美梦成真的工具,不是自我意识的真实再现,不是个人思想艺术境界的真原反映,他们的镜头不是自我生活的镜像;影视更不是流程,不是流水线上的作业品,不是重金堆砌而成的一座辉煌的城堡。在韩国影视人手中,影视倒更像是一件有点古拙、有点粗糙的艺术品。韩国影视人将自己工作的重心放在表现物质现实的艺术这门学问之上,用镜头原本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的生活、朴实的风尚。韩国人不惜动用大量资金,去国外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及手段,为己所用。在对他者的借鉴与掌握之中,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他们知道影视创作首先是实现物质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艺术的手法,以影视现实化的手段去影射艺术的概念。当你欣赏到这件艺术品时,往往不会留意于它朴质甚至粗糙的表现手法,而是惊叹于它细腻婉约却又无不亲切的感情流露。它倒更像是一块璞玉,未经雕琢,然而温婉的质地才是其价值所在。

1.2 中国和中国影视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泱泱大国自居。不能否认,我们的国土面积甚至我们的人口都可以以 “最”来称谓,有了这样的自然因素,我们应该产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但实际上呢,虽然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高呼中国影视走向世界,但真正来看怎样呢?中国的影视发展却好像走了一个误区,一味的大制作、大导演、大腕云集,但质量却让人失望至极!同时为了和世界接轨,我们许多影视人都竞相走出国门,但回头看看有几个真正出色并能够获得众人认可的?我们的影片在各大影视奖项上所向无敌,惟独奥斯卡是我们始终的痛!所以为了治疗这个创伤,这些年来有多少人,有多少作品在冲击奥斯卡?但我不禁想问,只有获得这个奖的影片才是好影片吗?只有大制作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吗?看看那些关注影视,热爱影视的观众吧,一次次期待而又失望的眼神难道就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当然面临着外国作品强烈冲击下的国产作品也并非一片荒芜,就以古装剧而论,《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甄寰传》就非常出色,尽管对于史实和历史观方面仍然充满争议,但它们的最大价值在于运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和手法来抒写历史,过去的导向要求我们一种模式下思考生活,而这样的剧集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提供了开放的环境并给予了观众自主的选择。

然而,怎样将这种成功继续下去,怎么样才能再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的创作人首先需要彻底改变自己创作态度、人生态度,加以政策的完善和产业的成熟,中国影视的繁荣方为可期,不然也就只能怒骂和自嘲了。

2 中韩影视的制作生产过程比较及启发

2.1 中韩影视的制作差距

中国和韩国在影视创作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和现状也绝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2.1.1 最本质、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韩国,由落后的封建王朝制国家,经由世界大战的洗礼,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而直接进入资本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体制。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和精神包袱,韩国人在面对着众多先进的外部文化的熏陶的时候,理所当然会作出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选择。韩国人精明地向西方学习经验技术,向中国学习文化底蕴,发展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而中国则不然,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迅速发展的时代总趋势下成了一种变相的负担。它让人不忍轻易抛弃,它在先进科学与技术面前,变成了发展中的桎梏。

2.1.2 两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不同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压力的逐步升级,韩国影视的功用在向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的方向发展。韩国人把视阈定在家庭剧[3],把剧作的格调定为柔和、优美、细腻。影视在于取悦于电视观众,创造社会价值;它们无需担负太多的严肃责任和历史使命,它们只是传承了现世的文明,他们只是记载了当下的生活,他们亲切、柔软、芳馨,它们合时宜,他们创造了经济价值,这就够了。而中国影视人他们想的最多的是影片的文化底蕴、社会价值,他们为追求精湛的艺术价值兢兢业业,他们想的是流芳百世,弥馨后人,他们将太多太多的期望寄托于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上,创作拍摄影片的同时,他们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时刻在脑中攒动,因此所拍出来的作品势必是要将影视人个人的意志凌驾于观众之上。它强求你去接受它的观点,而韩剧则是顺着观众的要求,及时为观众搔痒。不同社会的不同意识形态决定了其影片不同的目的,中韩影视制作显见地背道而驰了。

2.2 韩剧的生产秘笈

韩剧能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范围内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潮,并不单纯仅仅是个巧合,他们拥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独有的秘笈,通过这个我们就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到韩剧如此火爆的原因。

2.2.1 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收视差编剧“出局”

通过韩国电视剧《小妇人》中所描写的郑仁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韩国编剧的生活以及工作。对此,剧作家贾鸿源表示韩国剧作家的生存压力很大,韩国电视剧边写边拍边播,如果播出后收视率不理想,编剧有被“踢出局”的可能;而我国则是剧作家编完剧本后再开拍。这就使得韩国的剧作家比我国的剧作家更有紧迫感,更注重剧本编写的技巧。另一方面,两国不同体制下,影视剧的写作环境不同。韩国的影视剧比我国更开放,题材上也百无禁忌;而我国在题材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制约了剧作家的想像空间和技巧发挥。

2.2.2 编剧阴盛阳衰,家庭主妇“煲”长剧

韩国编剧多为女性,她们又多是家庭主妇,心思细腻,谙于生活琐事,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慢慢“煲”出上百集的长剧。再加上受众群也多为家庭主妇,也就磨出了在我们看来节奏缓慢而又超长的剧集。

2.2.3 季节影响剧情策划,制片投票定结局

不少中国韩剧迷认为,韩剧总以浓重的悲剧色彩见长。对此,韩国专家表示了不同意见,其实韩国的悲情剧并非占多数,各种剧情都有,可能是进入中国的悲情剧多了些,给人留下了这个印象。有的专家透露,韩剧的创作还会受到季节影响,比如冬季就会多一些悲剧,但春夏季里,大团圆的结尾比较多。

以上就是韩剧在制作上独树一帜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别出心裁的制作方法才产生了那么多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影视作品。

2.3 韩剧的生产给我们的启发

反观中国这方面,其实我们的优秀编剧数不胜数,我们一贯以来所延续的先写后播的制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作品的发展。一个作品前期宣传得往往引人注目,但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它的时候,它却常常因为剧情的问题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下制作方式,我们的编剧同样也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可以随时根据收视情况修改剧情,转换思路,这对于制作方以及我们的观众来说不都是很好的事情吗?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以及我们邻邦的优秀经验,我们怎么能不有所启发呢?

2.3.1 升华人性,创作也要有方法

很多韩剧的题材都涉及家庭,而且有很多雷同作品,但为什么我们就百看不厌呢?善写家庭剧的著名编剧王丽萍女士就表示:“很多韩剧都按一个模式套路写。故事永远都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世界只剩下男女主角两个人,结局永远都是凄惨唯美的,却表达出人间的真、善、美。可在中国,大家普遍认为编剧是一种创作过程,没有模式可套,电影学院戏文系学习的只是理论。韩剧给我的启发就是,电视剧是可以总结出办法,有规律可循。中国的编剧喜欢写一些暴力、复仇的故事,但永远都没法像韩剧一样升华到人性美好高尚的一面。如何写出一些表达人性真、善、美的剧本,是我目前正在思考的。”

2.3.2 求同存异,走出国门

放眼我们中国荧屏可以说是古装剧和警匪暴力剧的天下,因此我们的古装剧现在在审核的过程中也受到严重的限制。对此韩国放送协会的编剧作家认为,中国限制古装剧和历史剧可能是因为这个题材拍得太多,影响了其他剧的发展;但在韩国[4],一部电视剧题材的创作由作家和观众来决定,而且韩国现在传统意义的历史剧很少,一些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剧很受观众欢迎,比如《明成皇后》《大长今》《房屋塔王世子》。

韩国电视台有两个频道是专门播放中文影视作品的,当初《还珠格格》就在韩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暴,同时《宰相刘罗锅》《甄寰传》等宫廷剧在韩国也引发过不小的狂潮,很大程度上冲击了韩国本土的影视发展,因此在很久之前韩国就开始限制中国影视作品的进口了[5],所以不少韩国剧作家都表示他们对中国影视作品知之甚少。不过,他们又表示都知道中国导演张艺谋,但同时他们也补充说,除非是要创作武侠剧,否则张艺谋的电影带给他们的影响很小。因此我们中国的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国门,但这种走出国门并不是以得到多少奖项,制作多么宏大的作品来作为衡量标准,我们必须以质量说话,以质量树立我们中国自己的影视品牌。

3 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建议

如同 “韩流”在中国的迅猛一样,其实韩国国内也一直奔涌着一股“汉潮”。这一点从参加享有“汉语托福”之称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就可以看出,同时近几年选择来中国留学的韩国人也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不利用这一点开拓韩国影视市场呢?从而提高我们的作品在韩国乃至亚洲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中国影视的发展。在此,笔者仅提三点建议:

3.1 合拍吸引眼球

很成功的一个例子就是改编了电影版的古装电视剧《飞天舞》曾被韩国以2 500万元的价格买断播映权,他们看重的应该不只是王亚楠和牛莉,而更是韩国当红明星朴志胤和朱镇模。不过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韩国人总会在看他们本土明星的同时关注一下我国演员的,所以合拍绝对可以吸引眼球。

3.2 推进独闯虎穴

韩国娱乐圈可能是虎穴,但也可能是天堂,既然张娜拉、安七玄、SEVEN等韩国明星相继来中国发展,同时很多的韩国歌手相继推出中文专辑,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也可以“交换留学”。郭小冬在《北京,我的爱》后成为韩国人最喜爱的中国男星,孙菲菲则在韩国获得了超过在中国的知名度。

3.3 投资还需慎重

直接投资韩国电视剧可能还有点风险,引进投资当然更加稳妥[6]。对我们来说,像前段时间在国内极尽造势之能势的陈凯歌的《无极》便值得我们的国内导演学习,该影片一方面吸纳韩国资金拍摄,另一方面吸纳韩国一线巨星张东健,同时也可以到韩国去公映,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鬼谷子》有云:“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若将中国的影视比喻成为一个人的话,也适用于这样一段话。神气(影视作品中的内在精神)是居于以个人的首位的,心(作品的意韵、底色)是神气的所在,而德行(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作品的主旨)才是人的本原。武功的最高境界: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无形化有形。中国影视发展也应该将重塑其作品的底蕴作为影视创作的首要工作,力争拍出真正符合人民大众的口味,真正能够表现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优秀作品。中国的艺术精髓绝不是震撼的形式,而更在于我们民族的高贵品质和顽强的精神,我们民族的内核是它的精、气、神。真诚地希望中国影视制作人能够秉承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文化的一贯路线,使出看家本领,焕发“中国功夫”新魅力,把“中国功夫”演练得日益博大精深,在世界的舞台上焕发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范小青.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周黎明.太极旗飘扬:老百姓爱喝矿泉水——感性蒙太奇[DB/OL].http://blog.donews.com/quanlm/archive/2004/12/02/191189.aspx.

[3]许镇.韩国电视节目的出口和中国观众的反应[C].韩国广播学会,2001.

[4]李银淑.考察中国的韩流风潮[C].文学和影像,文学和影像学会,2002,3(2).

[5]张江.中国电影投资的界限和现状[D].2003年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

[6]朴熙成.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前景[D].2002年电影论坛,电影振兴委员会,2002.

猜你喜欢

韩剧影视韩国
影视展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影视风起
影视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