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
——以“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2013-04-12

关键词:英语课堂德育思想

韩 红 梅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外语系,江苏 宿迁 223800)

2000年国家教委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德育目的先后制定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道德心理健康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精神情操。学校开设很多课程,这些课程只占一小部分,而且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在教师的说教和规定中达到预期的目的。青少年偏向具体思维,他们更愿意在具体的事例或事实中学习,英语课文不仅是语言学习的依据,更是德育的资源。所以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1 德育本质的要求

德育居各育之首,德育统帅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其中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的教育;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教育;道德教育是指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即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

而在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是由专门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担当的,与课任教师无关,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多以班会的形式,用通知、命令、说教的方式强制学生服从,态度生硬,方式显得简单,有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往往造成学生领会差、执行难的局面。德育应该是贯穿于每一门学科中,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德育要把学生带进生活,而课文就是生活的片段,在具体事例中加强德育,可以延缓遗忘,加深记忆,领悟更透彻。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中的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英语是中国学生的必修课,课时多,内容覆盖面广泛,德育资源丰富,几乎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德育思想,挖掘英语课堂中的德育资源而把德育渗透于其中是体现德育本质的表现。

1.2 英语语言本质的要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习英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英语是一门语言,不是独立的知识,具有所有语言的共性。交流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它也承载着知识、文化和思维的重任。语言具有社会功能,中国孩子学英语大多带有升学、就业等功利目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从英语课堂中更应该汲取德育力量,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而在大多数英语课上,很多教师只关注英语语言本身,讲解语言点,背诵单词和短语,肢解了语言,背离了语言的本质,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也背离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1.3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我们应该认识到,是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形式。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群体的语言符号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就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当然思维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语言,它还影响了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行事方式、人物性格、人品素养、民族文化等。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又需要其语言作为媒介向下传承,同时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也必然影响思维本身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通过学习英语语言,学生可以转变思维方式或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4 新英语学习大纲的要求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与数学、化学等科学知识处于同等程度,我们国家把英语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规定,教师应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同时从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角度详细地阐述了目标和要求,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综合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要转变德育方式。德育是抚育心灵的教育,我们教师应该在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课本中的资源和思想在课堂上进行德育,省时省事,并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让德育在自然的状态下变得真切、具体,学生乐于接受,吸收并最终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德育和主题班会相结合,拓展德育阵地,广收德育资源,转变德育方式,从而收到最好的德育效果。

2 英语课堂与德育结合的可行性

2.1 学生特征分析

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年龄从15岁到21岁之间,他们正是从青少年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三观”形成期。一二年级的孩子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思想既富有活力,勇于追求探索,又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更是一个充满焦虑和问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视野开阔,接受信息渠道多,兴趣多,但是内在动力不足,主动性差,易受诱惑,心理脆弱;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生理发展迅速但心理性发展不平衡,最重要的表现是有叛逆心理和行为。由于青少年的不稳定性和发展性,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很容易受到成人社会和观点的影响,教师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成年人,所以教师在课上进行德育正是顺应学生心理特征的需求,也是最为他们所接受的方式。

2.2 课程特征

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主要课程是英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德育,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任何一篇英语文章都有主题,都是德育的资源,作为教师,要能挖掘出这些德育资源,有效地利用它们。以语言为途径,适时适度地自然而然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中,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显得自然,不刻意,学生更容易信服和吸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效果。英语教师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媒介进行德育工作,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在语言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训练学生的思想素质,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德育思想。一方面这正是“教书育人”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使德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德育教学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这不仅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社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如何将德育渗透于英语课堂

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教育对象,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决定因素。文章传递的思想是课堂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德育内容往往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我们重点要挖掘的是深层内容,讲教材必须把深蕴在教材之中的德育内容讲出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教材内容不同而不同,因教师的领会不同而不同,因学生状况不同而不同。教材中德育内容比较明显,课堂上要引申、扩展。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活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们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将教材知识点和德育渗透融为一体,在讲教材的过程中,时时体现德育的渗透。

3.1 通过任务渗透德育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教师以任务的形式创造机会,让学生使用语言,体验语言,在尝试错误、检验语言中学习。任务可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或拓展课本内容,引申话题,组织即兴发言与讨论。根据某一主题或问题,引导学生即兴发表个人的见解或意见,当学生的观点或意见都充分发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和选择,分析问题过后,决定态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使用语言,掌握了分析探究能力、组织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从讨论总结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这些正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3.2 突出主题,及时教育

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首。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 转变他们的被动态度为主动。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课本不仅是学习语言的依据,更是德育的沃土!下面以“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为例,围绕德育的概念阐述英语课堂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3.2.1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的教育,是德育的首要任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知道现代课堂的本质,教师的职责在于唤醒人的潜力,培养生活能力和社会合格公民,课堂和教师都不应该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万物在变化,时代在变迁,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韩愈的教育思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代教育的重点不在“授业”,而在 “传道”。因为现代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太多,太容易,百度、搜搜等网上什么知识都能查到。所以知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习得知识过程中获取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品德等。

课本第一单元主题是教育,Text A叙述了比尔·盖茨的教育观,他认为学校是学习各方面知识,发展兴趣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团队精神,与人沟通能力的沃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课堂只是学习的其中一个场所,还可以在图书馆、校园的其他地方,或向他人学习,通过提问,验证新思想达到互相学习,无论如何要找到一个验证自己思想和能力的途径。我们提炼出他的教育观,又展开讨论,探讨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学生发言踊跃,共收集了十五条左右的信息,如教育能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找到好工作,交到好朋友,认识过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等等。教育无处不在,然后我们又讨论了教育的渠道,可以来自老师,可以来自同学,可以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最后教师总结:所以我们要接受教育,接受每个人对我们的教育,包括教师、家长、长辈以及同学,甚至社会。

通过讨论这个主题,学生明白了教育的内涵,教育的力量、功能和渠道,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各方面的教育。

3.2.2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教育。现代社会对青年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目标明确,勤奋学习,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思想乐观,助人为乐,环保爱国,政治观点鲜明,心系集体又发展个人才干,体现个人价值,竞争观念,创新意识,民主平等思想,团结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这些既是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和希望,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与愿望。然而,科学的政治思想、法纪观念不会自发地形成,它需要教师根据青年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加以专业系统的教育,耐心细致地引导,实现自身的内化,最终实现人生辉煌的价值。

第二单元主题是朋友,讲的是两个通过信件来往的朋友,他们的感悟是通往朋友家的路途并不遥远,强调友谊的重要性。我们在讨论环节不仅讨论了友谊有哪些重要性,还讨论了交友的途径,有笔友、邻居朋友、学校朋友,还有网络朋友,并且展开讨论了网络朋友的利弊,各十几条,最后让他们选择交不交网络朋友。有的说交,有的说不交,即使交网络朋友的话他们也会注意和谨防不利因素,保证交友的安全和健康。

网络已经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几乎每个青少年都有网友。轻信网络,被网友欺骗的例子比比皆是。青少年考虑问题单一,所以如何交网友,如何看待网友,都应该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根据单元主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经过讨论得出自己的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不仅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的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同时也在最自然、最真实状态中形成法律意识,提高思想觉悟。

3.2.3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道德素质包括诚信、感恩、互助、节约、环保、生态等内容。

第三单元主题是礼物。Text B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买伞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不小心丢了,好心的三个乘客各自买了一把伞送给了她妈妈。在读后(Post-reading)的讨论环节中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分析并讨论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从女孩那学到了要买礼物给妈妈,要孝敬父母,理解父母、长辈、师长,尊重别人,感恩他人等;从旅客那学到了人要具有爱心,互相帮助。联系自己的实际,学生们都表示要团结同学,友好待人,有舍得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给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为别人带来阳光和温暖。

第六单元主题是地球(The Earth),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们认识了地球的本质,地球表面覆盖着水、岩石、土壤,四周被空气环绕,由地壳、岩浆和金属三层组成,地球还一直在运动。在认识了地球的本质后,激发学生思考自己能为地球做点什么,学生们热烈地相互讨论,不断激发出好的主意——植树、保护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纸、节水、节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环保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人人都有义务保护它。

如果只从表层上看这些课文,它们只是讲述故事和传递知识,提供语言学习的材料,只有英语教师从深层思考文章,才能挖掘出它的深层德育内涵,利用这些资源及时、自然地教育学生要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身边的小事来爱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一些文明礼仪,修炼了自己的素养,这些素质正是德育的目标和期望。

4 结语

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和训话,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呵护和滋养!德育虽然是不可量化的,但是它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更有可能决定人的生活方式。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是广阔无垠的,可塑性很大,教师引导学生从英语文章中汲取思想,再通过延伸话题,发散讨论,归纳与总结,学生会结合社会和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现象,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得德育在英语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同时也升华了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吕倩.浅析语言与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和作用[J].海外英语,2010,(6).

[2]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守仁.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肖云.以德育为抓手,全面构建和谐英语课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0).

[5]张洪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德育思想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