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
2013-04-12赵申申孙昌武涂汉兵
王 健 赵申申 孙昌武 涂汉兵
(1.吉林农业大学 a.生命科学学院;b.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艺术学院 a.设计学院;b.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关乎国计民生。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三农”问题为其核心,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与执行需要一大批农业领域的开拓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的获得依靠各农业高等院校的培养和输送。研究和探索地方农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为解决复杂的“三农”问题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提供理论依据。
1 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中,地方农科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一系列人才培养环节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实质性突破。虽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提高了选修课和拓展课比例,但通常会有将必修课程内容改头换面充当新课的情况,缺少边缘学科知识融合性强、思维训练性强的课程;在授课环节中,教师一言堂,知识满堂灌,只陈述、不讨论,学生被动视听的方式依然普遍,互动教学、研讨教学未能完全渗透进教学过程;课程考试依然以闭卷笔试为主,辅以平时出勤,测验分数,成绩高低基本依据死记硬背,考前突击往往还会在成绩中体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尚未产生结构性突破,等等,以上情况都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要想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有所改善,必须依据自身教学条件、师资情况、生源状态和校园文化等方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做出切实的适应性调整。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教育20世纪40年代起源于美国,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创新教育就开始于这个时期。
创新依赖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束缚不会产生创新。同时创新绝非一蹴而就,自学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丰富知识的积累是创造性得以显现的前提。在科学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想要有所创新,科技工作者彼此间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格外重要,这要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与技能之外,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和人文素养,友善、宽和、忍耐、坚定、顽强。
3 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影响因子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依托于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运行环节的实现。纵观各类院校人才培养状况,学生的自学意识、学习策略在学习效果中占重要地位。除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学校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制度体系保障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
3.1 学习策略引导
对于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学校日常规范对其是约束性导引;对于自学意识强的学生,学校则应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为其提供成长的平台和环境。在学生大二学年结束,通过师生互选,让学生尽早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任务中,进入实验室,感受学术气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动手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拓展学生科研视野,有效保留学生在研究内容和方向上的个性化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3.2 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建设
地方农科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亟需在大学阶段拓展人生视野,丰富多方面的知识,高水平学术讲座、假期实习、各类素质拓展课的开设,校园美化工程、各类资料室的开放都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美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朴实的农村孩子盼美若渴,合理的校园建筑设计与布局,雕塑作品的点缀,植物的搭配种植,新老校区视觉效应的和谐过渡,人文素质系列公共课程的开设,文体活动、留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都从美育的层面提升着学生的文化素养,这往往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内在美好的人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3.3 教育内容设计和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应广泛开设理论性、实践性、审美性各类选修课程,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搭建切实成长的平台。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都是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3.4 教学管理制度保障
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依赖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支撑和保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达成共识的高效协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环境支持和资源配套。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制度、师生互评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等都在为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
[2]施海柳.创新人才培养与其影响要素关系研究——基于中国2006—2010省际面版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3,(9).
[3]李玉清.突破难点,大力培养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