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

2013-04-12周述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设置

周述波

(琼州学院 教务处,海南 三亚 572022)

近几年来,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由传统的专科院校升格而成,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区别于研究型本科和职业型专科人才,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不断完善与补充。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灵魂,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传统的专科模式向本科办学转型过程中,无论在人才培养与办学理念上,仍没有完全摆脱专科办学传承下来的痕迹。要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结构,良好的课程体系则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它将随着经济社会及学生个体发展则不断完善,因而高校课程的改革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着与我国区域经济,特别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改革进行审视和思考。

一、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知识碎片化、拼盘化

众多地方本科高校在制订课程计划时,移植或拼接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将原为公共基础课程改称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在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将不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列入其中,而通识课程范围实质比公共基础课程要广。故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现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与宏观层面对通识教育素质培养要求比较还是相距较远。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体系化、学科化”过重现象[1]。一些高校甚至将一些职业性课程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结果带来课程知识碎片化,甚至出现拼盘化现象。课程“体系化”过重设置使得专业教育学时数过大,占挤通识教育课程学时;“学科化”过重使众多课程理论性研究较强,应用性不够,应用型人才培养难以体现。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教育课程功能的发挥。

(二)课程体系设置陈旧化

地方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一般由公共基础课程(或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或专长类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及实习实践课程等组成。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现行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发展需求呈现出错位,体现在如下方面:(1)课程内容相对老化,知识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在课程内容新颖性度上,许多专业借鉴老牌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学生学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性不能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个别专业有些课程将专科教材用于本科教学,有个别甚至使用十年以前的教材,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内容老化。(2)课程体系相对单薄,知识结构过于专业。传统的精英教育,强调对口与适应,课程体系以专业知识为主,但现行的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通识性、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而专业化教育只能促进学生单方面的发展,不利于个性化与综合素质的培养。(3)课程结构有违合理,必修课偏多,选修课不够。有的专业必修课高达80%以上,公共必修课偏少,专业必修课过多。必修课过多则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在校期间若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必修,则很少有精力去自学,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调查表明,各行业的人才一生所需知识只有20%-24%从学校获得,76%-80% 的知识是离校后通过自学取得[2]。国内许多985 高校从公共类课程、基础类课程、到专业课都有选修。而地方本科院校选修课主要集中限于专业课范围,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的课程都很少。(4)实践性实习类课程不足。地方院校在实践安排上,学生完成的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学生创造性实践动手能力锻炼不足;在实验、实践组织管理力度上有时不够。与相关单位或实践基地等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展开实践性教学的专业很少。学生毕业实习与实践靠学生自己找单位,根据实践报告衡量完成任务,导致实践的有效组织缺乏,在没有相应指导下盲目实践,有时甚至是学生为就业而边学边实践,与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相背离。

(三)课程改革形式单一化

传统的课程改革只注重课程内容的改革,忽视教学方式的革新,忽视教学中老师与学生要共同参与这一主体。课程内容改革上,众多学校只让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选定,对课程的决策、编制、修订则由负责教学管理的行政部门决策,教师很少参与,使得课程设置有时不尽合理,导致教师教课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3]。教学方式改革上,教学改革实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只对改革课程内容,而忽视教学方式的革新,忽视课程与教学间的整合,沿用“填鸭式讲授法”,不破除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教学行为控制,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强调课程学生的体验性,倡导师生的对话式、探究式与合作式的教育文化,课程改革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课程改革目标功利化

课程改革目标功利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就业为导向,只构建与拓宽同就业相适应的知识层面,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学生毕业后易找工作,只加强专业面的拓宽,而忽视学生的系统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素质的养成。(2)强调结果,不追求过程和体验历程,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完善与发展,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过程,不能将别人的课程改革成果不加消化而直接应用,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3)只重视学生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熏染,学生人文素养不够。(4)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案、评价等具体要求,易限制学生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

二、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未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地方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的构建,未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移植或拼接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导致知识碎片与拼盘化,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而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规律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应是课程教学的木偶,而是课程教学的主人,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参与。根据学生有自主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层次,社会有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则要求大学教育应摒弃传统的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重新审视教育的本体价值,追求教育的个性化,重视人的个性发展[4]。因此,高校课程体系应实现多元化,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增设个性化课程,构建多样化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点和能力状况的课程。

(二)课程设置形成专业壁垒,课程结构明显失衡

传统的教育体制按岗位和职业设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则是专业间壁垒森严,同一学科内,不同专业间有着一定隔阂。课程体系一般为文理科疏远,课程结构以突出专业课程为主,在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比重之间,明显失衡。因此,陈旧的课程结构体系必须打破与优化,课程设置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通识课程(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比重之间注意均衡。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提高其人文素养;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要拓宽口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改革局限专业领域,忽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改革大都停留在绝对的专业知识领域,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生源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导致学生入校后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在课程改革与教学中更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程改革必须转变思想,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服务教育转变,改革的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应以培养满足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限于某一固定或绝对的知识领域,而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知识结构、文化价值理念、对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完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受大学教育理念的直接制约,不同时代,不同教育理念各高校将构建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也直接体现着各高校办学教育的不同思想、办学模式及培养目标。因此,课程体系的调整和结构的优化,能反映出一个高校教育思想与价值观的转变,也代表着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重建及课程功能的重组。

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移植或拼接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应与生产实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积极利用当地资源,构建好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是实践性活动的总结,实践性活动是在不断变化中完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与生成的过程,课程内涵也因此不断发展,其涵义亦逐渐丰富、全面与准确。故课程体系应是随着课程内容的动态发展而在不断调整与优化中进步。

(二)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加强综合课程的设置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及实践实习课程等组成。综合性课程是将不同学科内容根据一定的逻辑进行整合,统一开设。综合化课程途径主要是开设跨学科课程,甚至可包括课程结构的综合与系统地综合,从而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把基础与专业、人文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穿插与窜连起来、相互渗透,还可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生活主题综合[5]。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可优化为通识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实践实习课程等,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对所需人才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跨学科课程,打破专业知识壁垒,培养学生既基础理论宽广,又深厚,还有丰富多彩的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知识结构由纵向深入型向横向宽广型转化,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与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三)以信息化为载体,加强网络课程的开发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课程开发是高校课程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精品课程信息资源,双语课程信息资源等的获取离不开网络,开发网络课程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课程可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也提供许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更自主化与个性化。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可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让优质的课程资源共享,学生通过网络有更大的自由度获取知识,使远距离教学能突破时空局限,使学习方式更新颖,学习机会更开放,学习时间与地点更灵活。

(四)以创新应用培养为目标,加强选修、实践课程的设置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广泛开设各种跨学科选修课程,增加选修比重。选修是为适应学生多方面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其才能和专长而开设,不受年级、专业、系院的限制,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自主选择,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社会对知识的应用所需。

创新性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性实践,传统教学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实验在保证验证性基础上,应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实践要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倡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践与生产应用相结合,实现产学研与服务社会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是在专科转型为本科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发展与完善起来的,课程体系从以前的专科转变为本科办学,课程体系不只是数量的简单增加,更不只是学制的量的延长,而是人才培养质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本科人才培养吻合,即形成与本科人才培养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是课程体系调整的质的转换,是专科升格为本科以后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果。在几年办学过程中,整个体系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且逐渐完善成科学性,而课程体系受师资质量、实验条件、科研水平等各方面条件制约。虽然各地方本科院校条件有异,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不完全等同,但培养应用性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共性,故地方院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不能对多年来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优化进行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体系中的课程门数都有控制范围,课程改革要在教学计划允许的范围内调控与优化,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人才质量的培养。

[1]严五胤,周敏.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目标、体系改革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1,33(5):8-12.

[2]张顶政.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185-187.

[3]黄芳.提升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执行力[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131-132.

[4]左树强,王倩.浅析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5:45-48.

[5]王倩.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0):169-172.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体系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