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主流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
2013-04-12邢启敏
邢启敏
(琼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百度百科中对主流文化的表述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主流文化,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年,都是以崇尚儒学为主流特征的。而在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其主流文化。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传承,才能真正实现中华主流文化的构建,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周易贲卦彖辞》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点,“文化”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出现,往往取其“以文教化”之意。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与政治、经济、军事相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某一门类。“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所创生的有价值的活动。所谓主流文化,指国家和社会中得到历史和人民广泛认同,处于主导地位,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文化体系,它反映着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体现出意识形态性、权威性。中华主流文化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和谐的德性文化。它在推进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民族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的现代转换。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具有主流性的影响,并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对中华主流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生机。
中华主流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生生不息的历史洪流之中感受着传承和发展。它将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明传承式的延续结合起来,将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血脉联系在一起,在追忆和认同中丰富着文化链条上的内容,在反思和吐纳中推动实践的发展。作为文化链条上的一环,我们必须从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方面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的传承研究,使之对主流文化的构建趋向于丰富和完善,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社会资本之一。
二、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要素
(一)变通的勇气与兼收并蓄胸怀
变通的勇气与兼收并蓄胸怀是构建中华主流文化的前提条件。世间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通变执中”的发展观,中华主流文化构建的坐标是继往开来的“当代中国”。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文化似乎总在不断的变动当中,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弃绝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任何民族的文化,总是在前代遗留下来的基础上而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同时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形态的发展和变化,这也必然决定文化发展趋势的变化性和传承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列宁也强调“只有正确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进行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2]列宁的这些阐述,也完全揭示了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性。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结合中国社会的国情和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他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3]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毛泽东历史文化观的基石。但尊重历史不等于盲目的跟从历史,而是采取理性的、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扬弃中国的传统文化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有这样,中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的历史进程中才能不断发展起来。当前构建中华主流文化过程中就应在通变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孕育出中华主流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尺度、理想境界和人生目标,它们作为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核,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精神。
(二)传统伦理的当代性实践
中华儒家文化是伦理学说与政治学说融为一体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它的传承与实践有助于群体向心观念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于中华主流文化的传承与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与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其基本精神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以入世进取心理为基础,专注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其主导思想是民族精神,代表了民族文化的本质持征。比如,《大学》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儒家文化由注重伦理而形成的个人对家族、国家和整个天下负有的道义和责任,进而演化出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经过人们的甄别以及社会的选择,凝聚为民族精神的主体内容,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开放,许多中国人信仰缺失,彻底“唯物”,缺乏道德自律观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问题,我们将为此付出经济、文化、环境的沉重代价。传统伦理道德中祟尚气节、求是务实、讲求道义、贵和持中、豁达乐观等观念,可以承载当代的主流道德文化,成为解决责任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的重要依据。伦理传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具有当代性意义和实践价值。它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和选择,经过理解、认识、梳理以至于付之行动。它的实现需要知识精英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与认同。实现当代伦理价值的重构,可以为主流文化的构建奠定基础。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襟怀,崇德重义的价值信念,并把它们加以现代的阐释,是完全可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道德规范相融合,实现伦理传承的当代价值。
(三)民本观念与核心价值观
孟子提出“仁政”说,继承了《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观点。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在政治关系方面则是一种“王道”理想,着眼于争取民心。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而为中国的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乃至主流文化的重建与确立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拥有一套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从广泛意义上来讲,价值观是以信仰、信念为内容的思想体系,它的认知模式与历史经验紧密相关。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采用的认同标准和行为准则。它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形成“人民民主、社会公正、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民本的,以教育人民,凝聚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目标,以公正、仁爱、为基础的价值理念。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主流文化的民本思想是息息相关。
(四)中和思想与和谐社会
中和思想是儒家文化核心精神之一。所谓“中”,即矛盾双方处于一定的平衡稳定的状态之中。孔子将其发展为“中庸”原则,要求立身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谓“和”,是指对立的事物处于一种交融与统一的和谐状态。中和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一方面体现在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致中和”,就是要做到天人和谐。它肯定了人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强调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二者互相依存,不能分割。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和谐与德性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和自然无法“中和”共处,丧失了度的平衡,将使国家、社会和文化处于危险之中。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人类社会保护生态与自然,提供一种可行的指导思想,也为今天实现科学发展,最终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和”,就是要做到相容相生。这种“人和”是传统文化追求的为政之道。所谓“人和”,包括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协调,能够凝聚人心、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消弭战争。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精神培养了国人温柔敦厚的品格,反映了民族崇尚和平的价值观念,提供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中华主流文化的构建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它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还要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脉络表明,文化发展是与不同民族、种族、国度、地域的互相冲撞、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得到发展和传承的,并按着各自的文化发展规律前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吸纳、融合、交流、互相借鉴日趋频繁,也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主要平台。传统观念中,东西方文化具有德性与智性的品质差异,静定与进取的性格差异,直觉和逻辑的思维差异,整体与个体的观念差异。然而,在当代中华主流文化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抱持开发而多元的文化心态,不忘民族之本位,吸收外来之学说,构建起适合“民族形式”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华主流文化。这种海纳百川的襟怀和自强不息的努力,将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训诫与求真、求善、求美的时代观念结合起来,保证了当代主流文化的探索之旅不会迷途。
三、结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重视伦理型文化的建设,即孔子倡导的“文,行,忠,信”。这既有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有道德修养教育,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公民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了这样的素质和信念,人们就会自觉地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建设合理的、美好的、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