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偃师话中保存的《方言》古语词
2013-04-12杜俊平1亮2
杜俊平1,高 亮2
论偃师话中保存的《方言》古语词
杜俊平,高 亮
(1.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华东师范大学 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41)
扬雄的《方言》所记录的古代口语有不少在现代偃师话中依然使用,虽然其中的一些词在语言和语义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仍保留了非常明显的古语词痕迹。本文通过对这些古语词进行追源性分析,力求为研究汉语方言历时性演变规律提供有益的参考。
扬雄;《方言》;偃师方言;古今方言历时性演变;汉语方言
《方言》是中国的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著,是周秦到西汉末年方言口语的可靠记录。它既注重从横向地域方面调查研究当时各地不同的口语,又注重从纵向时间方面比较研究古今语言的演变。因此,《方言》对后世方言研究无论是在语音上还是在词汇上都有很高的文献参考价值。
《方言》中有丰富的活语言材料,这些古代口语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全部消失。事实上,就语言历时发展的规律而言,古今语言往往存在着传承与演变的关系,《方言》所记录的汉代古语,在某些现代方言中依然有所保存。
历史上,偃师方言曾作为古代雅言,对中国方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扬雄《方言》中记载的西汉方言口语的研究,梳理出偃师方言中保留的《方言》所记录的古代口语,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中原官话系统的偃师话对《方言》古语的继承情况,以期为古今方言历时性演变研究献其绵薄。
笔者经过仔细梳理,共发现20条在现代偃师话中依然使用的《方言》古语词。现将其列举如下,并作简要说明。
1) 刘。5a/6 虔、刘、惨、惏、杀也。(今关西人呼打为惏,音廪,或洛感反。)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卷一)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以下简称《汇证》):戴震《方言疏证》:“《诗经·周颂》:‘胜殷遏刘’。《毛传》:‘刘,杀也。’《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虔刘我边陲。’杜预注云:‘虔、刘皆杀也’。”王念孙《方言疏证补》:“《尔雅》云:‘刘,杀也。’”
按:今偃师话中有“刘”这个词,念去声,表示“打”义,与“杀”义相比,词义变轻。如:“这孩子该挨打了,刘给他两下。”
2) 婏。3b/11 抱婏,(匹万反,一作嬎。音赴。)耦也。荆吴江湖之间曰抱婏,宋颍之间或曰婏。(卷二)
《汇证》:《说文·女部》:“嬎,生子齐均也。从女生,免声,读若幡。”又《兔部》:“婏,兔子也。婏,疾也。从女兔。”大徐音:“芳万切”。
按:今偃师话把母鸡下蛋叫嬎(fan31)蛋。
3) 愃。4b/15 逞、苦、了,快也。自山而東或曰逞,楚曰苦,秦曰了。(今江东人呼快为愃,相缘反。)(卷二)
《汇证》:钱绎《方言笺疏》:“《广韵》:‘愃,吴人语快也。’《说文》:‘愃,宽娴心腹貌。’引《卫风·淇澳篇》:‘赫兮愃兮。’今本作‘咺’,《大学》作‘喧’,古字並通。凡人忧愤则气促而短,喜乐则舒而宽,亦快之义。”
按:今偃师话形容事物或人比较合自己的心意用“愃”表示。如:这件事办得真愃。“愃”即“称心”也,与“快”义通。
4) 诒。4a/14 谬、谲,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谬,自关而东或曰谲,或曰谬。(汝南人呼欺为讉,他回反。亦曰诒,音殆)诈,通语也。(卷三)
《汇证》:《说文·言部》:“诒,相欺诒也。”《尔雅·释诂二》:“诒,欺也。”
按:今偃师话中称小商贩欺诈顾客为“诒”。如:“他要价太高,他是诒你的。”
5) 班。4b/20 班、徹,列也。北燕曰班,東齐曰徹。(卷三)
《汇证》:《周语注》:“班,分也。”《小尔雅》云:“次也。”《广雅》云:“序也。”
按:今偃师话中“一班儿”有“一组”“一队”“一伙儿”的意思,如:“队长让我跟她一班儿。”句中“班”的意义与“列”相通。
6) 闲。5b/34 间(闲),非也。(卷三)
《汇证》:戴震《方言疏证》:“《孟子》:‘政不足与闲也。’赵岐注云:‘闲,非也。’”《广雅·释诂》:“闲,譭也。”《论语·先进篇》:“人不闲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陈群注云:“人不得有非闲之言也。”
按:今偃师话中“闲”有“不好”之义。如:“怕别人说闲话。”
7) 杷/朳。5a/25杷,(无齿为朳)。宋魏之间谓之渠挐,或谓之渠疏。(卷五)
《汇证》:《说文》:“杷,收麦器也。”《六韬·军用篇》云:“鹰爪方胸铁杷,柄长七尺以上。”《急就篇》:“捃获秉把插捌杷。”颜师古注云:“捌把皆所以推引聚和谷也。”“捌”与“朳”同。
按:今偃师话将有齿方胸木柄的农具叫“杷子”,无齿的叫“推朳”。“推朳”即“朳”,因其无齿,所以既可以推,将物体聚集;又可以扒,将物体平摊开。所以后人又用双音节“推朳”代替“朳”,实则一物也。
8) 薄。5a/28 薄,宋魏陈楚江淮之间谓之曲,或谓之麴,自关而西谓之薄,南楚谓之蓬薄。(卷五)
《汇证》:《说文·艹部》:“薄……一曰蚕薄。”《史记·绛侯周勃》:“勃以织薄曲为生。”《索引》:“谓勃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华学诚按:“‘薄’谓养蚕用具,其形似席子或筛子,用苇竹编成。”
按:今偃师话把用来盛东西的平底一圈有檐比较大的竹器叫薄箩。
9) 懍。4a/28懍、浚,敬也。秦晋之间曰懍,齐曰浚。吴楚之间自敬曰懍。(卷六)
《汇证》:钱绎《方言笺疏》:“《荀子·议兵篇》云:‘臣下懔然莫必其命。’杨琼注:‘懔然,悚栗之貌。’”
按:今偃师话形容某物“可怕、恶心”用“懍”(念去声)。“可怕、恶心”由“敬畏”义引申而来。如:“这东西真懍人。”
10) 離。4b/33参、蟸,分也。(谓分割也,音麗。)齐曰参,楚曰蟸,秦晋曰離。(卷六)
《汇证》:《广雅》:“离、斯,分也。”《士冠礼》:“离肺实于鼎。”郑注:“离,割也。”
按:今偃师话仍称锋利的东西割破皮肤为“離”(念去声),如:“小刀離住手了。”
11) 比皮。4b/34廝、披,散也。東齐声散曰廝,器破曰披;秦晋声变曰嘶,器破而不殊其音亦谓之嘶,器破而未离谓之璺(音问),南楚之间谓之比皮。(妨美反,一音把塞)。(卷六)
《汇证》:戴震《方言疏证》:“《广雅》引《方言》‘器破而未离南楚之间谓之比皮。’……《玉篇》《广韵》并云‘器破也。’”
按:今偃师话将东西有裂纹但没有裂开叫“比皮”。如:“杯子掉地上摔比皮了。”
12) 缗。5a/35缗、緜,施也。秦曰缗,赵曰緜,吴越之间脱衣相被谓之缗緜。(相覆及之名也,音旻。)(卷六)
《汇证》:《大雅·抑篇》:“言缗之丝。”毛《传》云:“缗,被也。”华学诚按:“‘缗’,本钓丝名。《尔雅·释言》:‘缗,纶也。’是也。《方言》训‘施’,谓施加也,‘脱衣相被’即含施加之义。”
按:今偃师话表示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叫“缗”。如:“你手里的东西太少了,我缗给你点儿。”
13) 让。1b/7 谯、讙、让也。齐楚宋卫荆陈之间曰谯,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言相责让曰谯让,北燕曰讙。(卷七)
《汇证》:戴震《方言疏证》:“《周语》:‘让不贡。’韦昭注云:‘让,谴责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杜预注云:“让,责也。”
按:今偃师话表示批评责备仍用“让”(念上声)。
14) 拌。3a/14拌,弃也。(音伴,又普槃反)。楚凡挥弃物谓之拌,或谓之敲;(恪校反。今汝颍间语亦然。或云撅也)。淮汝之间谓之投。(江東又呼撅,音黶,又音揞。)(卷十)
《汇证》:《广雅·释诂一》:“拌,弃也。”王念孙《疏证》:“拌之言播弃也。”《吴语》云:‘播弃黎老’是也。‘播’与‘拌’,古声相近。”
按:今偃师话中将东西丢弃不要叫“拌”(音版)。如:“手里的东西脏死啦,快拌了!”
15) 蝤蠀。3a/14蠀螬谓之蟦。(翡翠反)。自关而东谓之蝤蠀,(犹餈两音)。或谓之螣蠾,(书卷)。或谓之蝖螜。(亦呼当齐,或呼虵蚕,或呼蟦蝖。喧斛两音)。(卷十一)
《汇证》:《尔雅·释虫》:“蟦,蛴螬。”郭璞注:“在粪土中。”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蛴螬:金龟子的幼虫。蚕状而肥,乳白色,身体常弯曲成C形。打洞于土中,吃植物的根茎。传统亦指桑天牛幼虫等目中蠹虫。”
按:今偃师称金龟子的幼虫为“蝤蠀”。
16) 築娌。1b/8築娌,匹也。(今关西兄弟妇相呼为築娌,度六反,《广雅》作“妯”。)(卷十二)
《汇证》:《释文》引郭注《方言》云:“今关西兄弟妇相呼为妯娌。”《广雅·释亲》王念孙《疏证》:“‘筑’与‘妯’同,‘妯’之言俦也,《集韵》:‘妯’又音‘俦’。”
按:今偃师话中称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为“築娌”(築音主)。
17) 艮。4b/58 艮、磑,坚也。(艮、磑皆石名物也。)(卷十二)
《汇证》:钱绎《方言笺疏》:“《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今人犹谓物之坚而不弊者为艮固,是其义也。”
按:今偃师话中“艮”(kən53)既可以作形容词,又可以作动词。作形容词时形容物体坚硬,作动词时表示坚硬的东西作用于身体产生的过程。如:“馍放干了,可艮。”“你的胳膊艮住我啦!”
18) 翕。7a/95 苦、翕,炽也。(卷十二)
《汇证》:钱绎《方言笺疏》:“《广雅》又云:‘火翕,热也。’‘火翕’与‘翕’通。‘热’与‘炽’义亦相近。”
按:今偃师话称火焰热气逼人为“歇”。应是“翕”的音转词。
19) 广刂。2b/22 广刂,(音廓)。蠫,(音儷)。解也。(卷十三)
《汇证》:《广雅·释诂一》:“广刂,解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广雅》)卷二云:‘霍刂,裂也’。《荀子·议兵篇》:‘霍焉離耳。’‘霍’与‘广刂’亦声近义同。”
按:今偃师话中称用牙齿刮掉或咬掉食物的皮为广刂。如:“甜秆(即甘蔗)的皮不好广刂。”
20) 弥。8b/119 弥,缝也。(卷十三)
《汇证》:戴震《方言疏证》作“镸尔”,云:“前十二卷内‘啬、镸尔,合也’。‘缝’与‘合’义相因。”《广雅》:“‘繬’、‘弥’,缝也。‘啬’、‘繬’古通用,‘弥’即‘镸尔’。”
按:今偃师话把往长度不够的布或衣服上再缝接一段布叫“弥”。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发现,在这20条古语中,有4条在西汉时期是秦晋地区的方言,有8条是雅言或通语,有4条是当时楚、南楚等南方方言,有2条是当时赵、魏、燕等河北地区方言,而表示河南地区的颍、汝地区的方言只有2条。由此推知,语言一直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由于政治中心的迁移,两汉之际,政治中心由关中迁到洛阳,从而使偃师方言中保留了较多的雅言通语及古秦晋方言。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人都聚集在伊洛地区,使得偃师话受到各地方言的影响,保存了各地的古方言。当然,这些保存下来的古方言中,有的是直接继承,有的则在语音语义上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但通过对比,我们仍能找出古语的痕迹,为探寻汉语方言的历时性演变规律提供相应的参考。
注释:
①文中所选偃师方言均出自偃师县志编纂委员会《偃师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②括号内的内容为郭璞的注。
[1] 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On Ancient Words inSaved in Yanshi Dialect
DU Jun-ping, GAO Liang
(1.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2. Institute of Ancient Chinese Book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Many ancient words recorded in Yang Xiong'sare still used in Yanshi today. Although some of them have slightly changed linguistically and semantically, they still retain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words. In analyzing the origin of them,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Chinese dialect.
Yang Xiong;; Yanshi dialect;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dialect; Chinese dialect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5.017
H172.1
A
1673-2065(2013)05-0080-03
2013-06-10
杜俊平(1988-),女,河南偃师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高 亮(1989-),男,河北石家庄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