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折义虚词 “却” 跟 “但是”、 “倒” 的对比分析①

2013-04-12王孔莉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虚词现代汉语副词

王孔莉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0.引言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表达手段。 “却”、 “但是”、 “倒” 是重要的汉语虚词,虽都表示转折义,但它们在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诸方面都各有特点。前人对三者已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如梅立崇(1998)、 李莉 (2001)、 丁慧平 (2002)、 王小敏 (2000)、 高兵 (2003)等都对 “却” 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彭小川(1999)探讨了 “倒”的语篇功能,张健军、吴长安 (2010)比较了 “却”和 “但是”的转折强度,他们或是对其中一个进行深入研究,或是将其中两个进行对比。岑泽丽 (2007)将三者在语义、句法和语用形式等方面作了分析。 但 “却”、 “但是”、 “倒” 在语法意义方面还存在争议,在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认为 “却”和 “但是”的区别在于 “但是”放在主语前,“却”放在主语后。如:

(1)a.厂里那么困难,缺少流动资金,他们却把钱拿去买了一辆 “皇冠”。 (引自CCL语料库)

b.厂里那么困难,缺少流动资金,但是他们把钱拿去买了一辆 “皇冠”。

c.*厂里那么困难,缺少流动资金,他们但是把钱拿去买了一辆 “皇冠”。

从例 (1)c中可以看出, “但是”出现在主语后时,句子不成立。不过,经语料观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 “却”在主语后,“但是”在主语前的转折义句子都能成立,如:

(2)a.年年打假,为什么假货却不见少?(引自CCL语料库)

b.*年年打假,为什么但是假货不见少?

(3)a.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135。

b.*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

例 (2)b“但是”出现在主语 “假货”之前,句子仍不成立;例 (3)b“却”出现在主语 “新文化”之后,句子仍不成立。

王功平 (2007)认为 “倒” 和 “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非常接近,而在实际运用中二者却经常被混淆使用。如:

(4)a.他喜欢洗莱茵酒浴,而他的姐姐却喜欢用牛奶沐浴。 (引自CCL语料库)

b.*他喜欢洗莱茵酒浴,而他的姐姐倒喜欢用牛奶沐浴。

在这两个例子中,只能用 “却”进行比较,而生活中经常有人用 “倒”字。

为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总结和归纳三者的语法意义,从语义、语篇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对 “却”和 “但是”、 “却”和 “倒”作具体的分析与对比。

1.“却”和 “但是”的对比

1.1 “却” 和 “但是” 的语法意义对比

1.1.1 “却” 的语法意义

副词 “却”的语法意义,各家所用术语不尽相同,但是大致看法比较一致: “却”是副词,表示转折,比 “倒、可”的语气略轻①。

高 兵 (2003)、 梅立 崇 (1998)、 李莉(2001)等对于 “却”的具体研究和分析角度不同,但都认可 “却”引导的句子或违背前一分句的意思或与前一分句意思相对立。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指出: “却”修饰动词,表示某个动作或行为是和前面所提出的动作或行为相反或对立的,出乎意料或超乎常情的。同时, “却”具有强调的作用,用不用 “却”意味是不同的,并且将 “却”所表示的意思分为四种,并附有例子。笔者为了节约篇幅,简述如下:

A.前面提出某个行为动作或情况,再用“却”来提出另一个相反的或对立的行为动作或情况。例如:

(5)这时南岸朝鲜还是一叶烟火,不见天日;北岸却烟消火灭,透出蓝天,到处闪耀着阳光。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B.表示所提出的事情或动作是出乎意料或者违反常态的。例如:

(6)姚志兰只当他爹爹出了事,空袭过去,气急败坏扑着大坝跑来,不见爹爹,却救起李春三。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C.表示某种愿望得不到实现。例如:

(7)当她看到崔秀玉和白莉萍都哭了,她忍不住走到白丽萍身边,看着他们,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D.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强调后面所提出的事情。例如:

(8)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却更需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需要健全的人。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笔者认为, “某种愿望得不到实现”可以归入A义项中,并认为 “却”没有D中的“表示进一层的意思”。我们试着将例 (8)变化如下:

(8)a.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更需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需要健全的人。

b.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需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需要健全的人。

(8)a去掉了 “却”, 只有 “更”,全句“更进一层”的意思仍很清晰, (8)b既没有“却”,也没有 “更”,句子没有了转折和更进一层的意思,只是单纯地表并列。可见,原句的 “却”只是帮助 “更”加强语气,它主要是强调转折。

综上,我们认为副词 “却”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具体概括为两条:表示句子前后两层意思相反或对立;表示出乎意料、强调。

1.1.2 “但是” 的语法意义

许多语法著作和工具书都认为 “但是”是连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释义:表示转折,引出同上文对立的意思或限制、补充上文的意思。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也认为,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并将 “但是”的两种语义分为相互排斥和进一步的限制或补充。岑泽丽(2007)把 “但是”的转折分为对比性转折关系和非对比性转折关系。

对比性转折关系,即前后两层意思相反或者相互对立,如:

(9)他的个子虽然很小,但是却很强壮。(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10)他的病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完全恢复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同上)

例句中个子 “很小”和 “很强壮”形成了对比,病 “已经好了许多”和 “完全恢复却还需要一段时间”形成对比。

非对比性转折关系,即前后两层意思不形成对比,不构成相反或对立的关系, 后一层意思只是对前一层意思的补充或限制,用来追加说明前一层意思。如例 (3)中, “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是对前文“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补充。又如:

(11)我们是反对一切毒草的,但是我们必须谨慎地辨别什么是真的毒草,什么是真的花香。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我们必须谨慎地辨别什么是真的毒草,什么是真的花香”是对 “反对一切毒草”的补充。

综上,我们认为连词 “但是”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具体可分为对比性转折关系和非对比性转折关系。

1.1.3 “却” 和 “但是” 的语义相同点

据前文所述, “却”和 “但是”都可以表示前后两层意义相反或对立,在相反、对立的对比中表示转折关系。此时,二者语义相同,可以换用。如:

(12)我很喜欢那幅画,却没那么多钱买。(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13)我是一个初来的人,我却一点儿也不陌生,我的心的声音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回忆。 (靳以 《心的歌》)

这两个例子中的 “但是”可以换为 “却”,如下:

(12′)我很喜欢那幅画,但是没那么多钱买。

(13′)我是一个初来的人,但是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我的心的声音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回忆。

“却”和 “但是”还可以同时出现在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句子中,加强转折强度。如上文例 (9)的 “但是却很强壮” 和例 (10)的“但是要完全恢复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引导让步关系的关联词没有出现,我们可以补充出来。如例 (10),可以把 “虽然”补充在句首,变为:

(10′)虽然他的病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完全恢复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1.1.4 “却” 和 “但是” 的语义差异

“却”可以表示出乎意料、强调,而 “但是”不能。此时,二者不能换用。如上文的例(6)中,本来 “爹爹出了事”,姚是想找爹爹救爹爹,却出乎意料地救了另外一个人。又如:

(14)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大热天的,按理 “他”应该穿得很薄,结果出人意料地 “却穿着一件厚棉袍”。 “却”不能换作 “但是”。

“但是”可以表示对前一层意思的补充、限制,而 “却”不可以。此时,二者不能换用。 如上文的例 (3)和例 (11)中 “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但是我们必须谨慎地辨别什么是真的毒草,什么是真的花香”, “但是” 都不能换为“却”。

1.2 “却” 和 “但是” 的语篇连接功能对比

1.2.1 在单句中,连接成分的异同

“却”和 “但是”都可以用在单句中,连接某个句法成分的两个结构项。此时,二者可以互换。如:

(15)要建立一个人数不多却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16)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 (引自刘清平,2000)

例 (15)中, “却”用于连接定语内部的两个结构项 “人数不多”和 “坚强有力”。例(16)中 “却”连接谓语的两个结构项 “低沉”和 “有力”。 此时, “却” 都可以换为 “但是”。

“却”还可以用在单句中的两个句法成分之间,而 “但是”不能,此时二者不能互换。如:

(17)这些在台上光艳动人的演员、明星,在后台却处于一大堆肮脏杂乱之中。 (陈继光《欲望的金门》)

(18)我们正在庆幸大风雨里走路不会遇上敌人的时候,却偏偏就遭遇上了敌人。 (峻青《黎明的河边》)

例 (17)中, “却” 连接的是主语 “光艳动人的演员、明星”和谓语 “在后台却处于一大堆肮脏杂乱之中”。例 (18)的 “却”连接句子的状语和中心语。此时, “却”都不能换成 “但是”。

1.2.2 在复句中位置的异同

“但是”和 “却”都可用在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中表示转折。如:

(19)他成绩很好,但是一点也不骄傲。(引自刘清平,2000)

(20)他成绩很好,却一点也不骄傲。(引自刘清平,2000)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 “却”只能位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 (如果后一分句有主语),且始终位于谓语前, “却”后没有停顿,不能用逗号将它与后文隔开; “但是”位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前 (如果后一分句有主语),且始终在后一分句开头,可停顿,能用逗号将 “但是”和后文隔开。如:

(21)这部影片的题材很好,编导也不错,但是,摄影的技巧差了一些。 (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1.2.3 连接句子和段落功能的差异

“但是”可以连接句子和段落,而 “却”不能,此时二者不能换用。如:

(22)他这几年工作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 (引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23)电视剧里需要几个群众演员演流氓地痞,我由于个子高,被选中了。但是,进了场我才知道,剧组病没有为这样的临时角色准备服装,而我自己打扮得太儒雅得体了,加上皮肤不够黑,导演临时把我撤下来了。 (引自CCL语料库)

例 (22)由 “但是”连接两个句子,标明转折关系, “却”与 “但是”共现,加强转折意义。两个例子中的 “但是”都不能换作“却”。

1.2.4 语篇连接功能差异的原因分析

“却”和 “但是”在连接功能方面有以上区别的原因是: “但是”重在表示对前后分句划出转折界线,而 “却”重在从意义上标明转折点①参见王小敏 (2000)《“但却”与 “但……却”及关联词作用的再思考》。。 “但是”是连词,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在语篇中的句法功能必须是相同的,在形式上是基本对称的,因此它可以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句法成分的两个结构项之间,而不能用在两个句法成分之间;“却”是副词,主要在单句和复句中通过凸显语义上的对比转折关系而起关联作用,不要求形式上的对称,只要语义上有相反、对立的意思,就可以用 “却”。如:

(24)他却是这种人! (引自李莉,2001)

句子主要是在语义上形成转折关系,说话人心目中 “他不是这种人”和实际上 “他却是这种人”形成了转折。句子在形式上不对称,前后文没有其他语言单位和 “他却是这种人!”形成对称的句式,因而句中用 “却”,不用“但是”。

1.3 “却” 和 “但是” 的语用功能对比

1.3.1 转折强度不同

丁慧平 (2002)认为 “却”只是表示转折时的配角,而 “但是”才是表示转折关系的主角。把 “但是”看作表示转折关系的主角,而把 “却”看作配角。但是,很多句子只有用“却”才能表达出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换成 “但是”反而会使句子显得不流畅。如:

(25)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 (冰心 《鸟兽你可与同群》)

(26)我妈妈是个有耐心的人,爸爸却一点儿耐心也没有。 (引自岑泽丽,2007)

(27)以前都是付现金,现在却改付支票。(引自CCL语料库)

这三个例子的 “却”都不能换成 “但是”。其原因在于: “却”主要侧重对比,强调两种情形的差异、对立,转折强度较弱,而 “但是”侧重转折,转折强度较强。前两例中,“却”使 “母亲的声音”和 “它们的声音”形成对比, “妈妈”和 “爸爸”形成对比,第三例主要通过 “却”来说明支付方式的前后差异,转折强度都较弱。如果将 “却”换为强度大一些的 “但是”,会显得小题大做,强加给句子一些不必要的语用信息,造成语感上的生涩。

1.3.2 主客观态度不同

“却”和 “但是”都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但是二者的表达功能不同。 “但是”偏重于客观叙述,多用于对事态进行客观叙述的语篇中。而 “却”重于主观表达,多用于评价性的语篇中,表达说话者的一种主观态度,在语境中表达出乎意料、责备、不满、不屑、赞扬、无奈等语气,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前文例 (2)“年年打假,为什么假货却不见少?”。我们把它变化如下:

(2)c.年年打假,但是假货不见少。

d.年年打假,但是假货却不见少。

我们发现变化后的例 (2)c中, “但是”主要是对 “假货”进行客观陈述,基本没有体现说话者的态度。例 (2)d加了 “却”,转折意味加重,且表达了说话者失望、愤慨的语气。例 (2)a的 “为什么却”表现了对 “不见少”的责问,同时传达了说话者的郁闷情绪。若把 “却”换为 “但是”,不仅没有这种效果,还会造成语句不通顺。试比较:

(28)她上次回老家,去了姑妈家,但是没有去姨妈家。 (自拟例句)

(29)她上次回老家,去了姑妈家,却没有去姨妈家。 (自拟例句)

例 (28)只是客观地叙述事件,传达信息,看不出说话者的主观态度。而例 (29)不仅在于叙述事件,传达信息,还体现了说话者的一种主观态度,认为 “她”的行为厚此薄彼,体现了说话者对其行为的不满,句子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的。

2.“却”与 “倒”的对比

2.1 “却”与 “倒” 的语法意义对比

2.1.1 “倒” 的语法意义

“倒”是一个语义上相对复杂而又难以全面把握的语气副词。彭小川 (1999)把 “倒”的语法意义归为表示对比,认为 “倒”是一个表示对比的具有很强的语篇功能的语气副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将 “倒”的语法意义列为四项,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 “倒”的语法意义概括为七项,分别为: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表示跟事实相反;表示出乎意料;表示转折;表示让步;表示舒缓语气;用于追问或催促。

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将 “倒”的语法意义归纳为:表示前后意义相反或对立的转折关系,即 “倒”所引导的语言片段所表达的意思和前后文表达的意思存在相反的一面。具体分析为:逆反对比转折关系、直接对比转折关系、让步转折关系。

2.1.1.1 逆反对比转折关系

逆反对比转折关系,即: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在逆反中存在着对立。逆反是指按照常理或者主观上的期待,本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然而事实不是这样,不但没有得出该结论,反而得到和该结论意思相反,甚至违背该意思的另外一个结论。如:

(30)薪水没有动,物价倒翻了好几番。(老舍 《鼓书艺人》)

(31)妹妹倒比姐姐高。 (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32)我的化学一直不行,可是这回考得倒不错。 (同上)

上述例子都蕴含了两层相反的意思,形成了既有逆反又有对立的转折关系。如例 (31)中,按理妹妹年龄小,身高也应该比姐姐矮才对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妹妹反而比姐姐高,从而违反了常理,违背了大家心中的主观期待,表现出逆反性。妹妹和姐姐的年龄、身高在逆反中通过对比形成了转折关系。

鉴于此,我们可以把 “倒”的这个语义背景概括为:应该出现A情形,但是实际上A情形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意义相反的B情形。这与马真 (1983)描写的 “反而”的语义背景一致。

2.1.1.2 直接对比转折关系

所谓直接对比转折关系,是指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中, “倒”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思上相关而又各自独立,互相对立,中间不需要按照常理推导形成逆反对比,而是直接形成对比。如:

(33)她母亲整天忙着拜客、打牌,不大管她。大嫂倒常常想着她,给她送药,送东西去。 (巴金 《家》)

(34)大家都在积极地干活,我可倒好,躺在医院里。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这两个例子中的 “倒”,主要表示对比对立的转折关系。主语 “母亲”和 “大嫂”、“大家”和 “我”形成直接对比,谓语 “不大管她”和 “常常想着她”、 “积极地干活”和“躺在医院”形成直接对比。

2.1.1.3 让步转折关系

上述的 “倒”都出现在后一分句表逆反、对比等转折意义。 “倒”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中表让步转折关系。黄伯荣、廖序东 (2002)认为转折复句中,重转关系分句间的意思是先让步后转折,相反意味很重,又叫让步转折句。如:

(35)住这儿交通倒很方便,可是人声太嘈杂。 (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36)瘦倒没有什么,但营养要跟上。(海岩 《永不瞑目》)

“倒”主要引导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关系,同时也使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形成对比转折关系。

2.1.2 “却” 和 “倒” 的语义异同点

“却”和 “倒”的基本语法意义都是表示转折。二者都可以表示对比转折关系,表示前后两层意思相反或对立。此时,二者可以互换使用,意义不变。如上文例 (6)和 (30),“倒”换成 “却”变为:

(6′)姚志兰只当他爹爹出了事,空袭过去,气急败坏扑着大坝跑来,不见爹爹,倒救起李春三。

(30′)薪水没有动,物价却翻了好几番。

但是, “倒”可以位于前项表示让步转折关系, “却”不能。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倒”不能换成 “却”。如上文的例 (35)和(36),都只能用 “倒”表让步转折关系,不能换作 “却”。

2.2 “却” 和 “倒”语篇功能的对比

首先, “却”可以连接两个句法成分,还可以连接同一句法成分中的两个结构项,而“倒”只能连接两个句法成分,不能连接结构项。 上文的例 (17)和 (18)中的 “却” 可以换成 “倒”, 变为:

(17′)这些在台上光艳动人的演员、明星,在后台倒处于一大堆肮脏杂乱之中。

(18′)我们正在庆幸大风雨里走路不会遇上敌人的时候,倒偏偏就遭遇上了敌人。

而例 (15)和 (16)中的 “却” 都不能换成 “倒”。

其次, “却”和 “倒”都能用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并且都是用在谓语前面,但二者在句子中的位置、功能不同。 “却”只能位于后一分句中表示转折。而 “倒”除了可以位于后一分句中表转折外,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表让步。如上文的例 (35)“这儿交通倒很方便,可是人声太嘈杂。”和 (36)“瘦倒没有什么,但营养要跟上。”这两个表示转折意义的句子中, “倒”表示让步关系,不能换成 “却”。

再者,二者都主要是从语义上表示转折意义,不讲究形式上的对称,因而不必连接两个句法功能相同的成分,因此二者都用在独立句表现出很强的语篇连接功能。如上文的例(24)“他却是这种人!” 又如:

(37)能放心睡得着倒好了。 (引自CCL语料库)

它们都从语义上标明转折,都没有其他的语言单位与之构成形式上的对称关系,在上下文中没有对比项,但却有隐含的对比项,即句子中的预设成分。例 (37)中 “睡不着”是该句的隐含项。

2.3 “却”和”倒”搭配对象的对比

2.3.1 搭配对象方面的相同点

二者在复句中的后一分句表示逆反对比的转折关系时,前一分句都可以加 “虽然”、“尽管”等搭配。如:

(38)(尽管)我花了全部精力来写这篇文章,却还是不令人满意。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39)房间 (虽然)不大,陈设倒挺讲究。(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40)剧本的内容 (虽然)一般,语言倒很生动。 (同上)

二者都能与 “反而”类的表示逆反转折关系的副词以及 “偏、偏要、偏不”等表示与说话者主观愿望相违背的词连用,加强句子语气。如:

(41)我不想去,他却偏叫我去。 (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

(42)老张住得最远,却反而先到了。(同上)

(43)听她的口气,好像是个大人,那四五十岁的何老爷倒反而是个小孩子一般。 (引自CCL语料库)

2.3.2 搭配对象方面的不同之处

“却”可以和连词 “但是、可是、然而”类转折词共现,出现在后项中,加强转折语气。如上文的例 (10′)“虽然他的病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要完全恢复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又如:

(44)我们约好了八点见面,但是八点半了他却还没有出现。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45)我原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然而却被他欺骗了。 (同上)

“倒”也能和此类词共现,不同之处在于:“倒”位于前项表示让步关系, “但是”类词位于后项。并且, “倒”还也可以和 “就是、可是、不过”等词相呼应,表示让步转折关系,如上文的例 (35)。又如:

(46)这个题目倒不难,不过做起来还是有点儿费脑筋。 (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47)他倒很想马上就钻进土里去,但是没有办法。 (引自CCL语料库)

“却”还可以和一些副词如 “更、恰、又、正”等搭配使用,加强语气,起到强调作用。换成 “倒”会觉得句子不协调。如:

(48)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 (鲁迅 《示众》)

2.4 “却” 和 “倒”的语用功能对比

2.4.1 语体色彩的差异

“却”和 “倒”在交际方面还存在着区别,它们的语体色彩不同, “却”多用于书面语,而 “倒”多用于口语。如:

(49)他在我面前发脾气却是第一次。(引自 《现代汉语八百词》)

(50)没吃药,病倒好了。 (引自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例 (49)中的 “却” 可以换成 “倒” 会使口语色彩加重。例 (50)中的 “倒”也可以换成 “却”,只是换用以后语体色彩由口语转为书面语。

2.4.2 侧重点的异同

“却”和 “倒”在表逆反对比转折关系的句子中都偏重于后一分句。如上文的例 (30)“薪水没有动,物价倒翻了好几番。”和例(30′)“薪水没有动,物价却翻了好几番。”

但是,二者在表示直接对比转折关系时,其语义侧重点不同,即语义重心不一致。“倒”始终偏重后一分句的意义,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含有递进的意义,因此前后分句不能交换位置。同时句子还能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或看法。而 “却”倾向于平等地表示前后分句的对比转折,没有偏重项,前后两分句可互换位置。如:上文的例(33)“她母亲整天忙着拜客、打牌,不大管她。大嫂倒常常想着她,给她送药,送东西去。”和例 (34)“大家都在积极地干活,我可倒好,躺在医院里。”这两个例子除了将“她母亲”和 “大嫂”、 “大家”和 “我”的行为进行对比外,同时还通过 “倒”,表现了对于比较项的一种主观态度。前一例体现了对“大嫂”行为认可的积极评价,后者体现了对“我”不能积极干活的自责、自嘲,是消极的评价,后一分句的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前后分句不能交换位置。而上文的例(25)和 (26)中用 “却”, 前后分句在转折中形成对比,语义上没有侧重点,可将前后分句交换位置,变为:

(25′)它们的声音很憨涩,母亲的声音却极婉转。

(26′)我爸爸一点儿耐心也没有,妈妈却是个有耐心的人。

3.结语

“却”和 “但是”虽都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时可以换用,也有很大的差别。“却”是表转折关系的副词,可以连接单句中的句法成分和结构项,也可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可以连接句子和段落,强调的是主观评价,语义重心有时候没有偏重,有时候偏重后项,转折强度较弱。 “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也可连结构项,可连接分句,还可连句子和段落,但是不能连句法成分,强调的是客观叙述,语义重心在后一句,转折强度强。“却”和 “倒”虽也都是语气副词,可以换用,也存在不少区别。 “却”可以表示转折关系,位于后一分句中,在表示对比转折关系时没有偏重项,多用于书面语。而 “倒”表示转折关系,传达一定的语气,可以位于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中,既可表让步关系也可表对比转折关系,偏重于后项,多用于口语。

“却”、 “但是”和 “倒”是重要的现代汉语虚词,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它们的异同点,但尚未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也尚未将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 1996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Z].北京:商务印书馆:112-115,123-125,403-406.

岑泽丽 2007 “却”、“倒”及“但是”比较[J].语文教学研究(2):47-50.

丁慧平 2002 也说“但是……却”[J].中学语文教学(3):39.

高 兵 2003 “却”的语境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4-60.

黄伯荣,廖序东 2002 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3-167.

景士骏 1980 现代汉语虚词[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85-186.

陆俭明,马 真 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21,143-152.

李 莉 2001 试析副词“却”[J].保定师专学报(7):82-84.

李晓琪 2005 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4-56,165-167.

刘清平 2000 “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用比较[J].学术研究(10):122-125.

吕叔湘 2009 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154,359.

马 真 1983 说“反而”[J].中国语文(3):14-21.

梅立崇 1998 关联副词“却”试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3):114-126.

彭小川 1999 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32-137.

王功平 2007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71-77.

王小敏 2000 “但却”与“但……却”及关联词作用的再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3):29.

王自强 1984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严丽明 2009 表示对比的连词“反而”[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1):89-94.

张健军,吴长安 2010 “但是”与“却”的转折强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3):57-7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135.

猜你喜欢

虚词现代汉语副词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副词和副词词组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