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之争:科举制度的渊源

2013-04-11祝东

读者欣赏 2013年4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科举阶层

祝东

提到科举制度,我们脑海中很容易浮现出中学课文《范进中举》里的穷秀才范进,中举之后痰迷心窍,喜极而疯,披头散发,满脸污泥,兀自嘟囔“中了!中了”,一副可怜可笑的形象,好像科举就是一个摧残人性、毒害心灵的坏东西。然而西方人认为科举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看起来真是褒贬不一。那么科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谓科举,就是一种考试制度,说通俗点,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制度。科举考试可以概述为,政府开设一定的考试科目,由士人们自由报考,最后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量才录用的一种选拔制度。应该说这种制度的发明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至少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中国古代的寒门子弟在制度上提供了自由晋升的渠道,将多数知识精英纳入管理阶层,参与社会治理,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科举制度的发明也是有一个历程的,应该说它是我们的先人们逐步摸索出来的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相传上古时期,在选拔任用人才上实行的是推荐考察制,尧通过考察培养,最后把王位禅让给了舜,舜禅让给了禹,大禹的王位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于是华夏民族进入“家天下”的阶级统治时期。夏朝的文化教育工作基本上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控制。夏、商以迄西周,接受文化教育基本上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在统治人员任用上也是以受过教育的贵族子弟为主,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分配以不同的职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传。

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新兴地主阶级诞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而随着经济政治的下移,加上一部分有文化的贵族地位的沦落,有效促进了文化的下移,于是私学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动荡,官学衰微,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特别是“士”这个阶层开始崛起,他们大多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在诸侯争霸、群雄竞起的时代,各个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实力,也很注重招贤纳士。当时的王公大臣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政策。如战国时代四公子田文、赵胜、黄歇、魏无忌,都号称“能养士”,名动一时。所以这个时期基本上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秦王朝经过短暂的统一便不幸夭折,汉朝代兴。汉朝统治者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还特地颁布《求贤诏》,在文教上兴太学,并允许办私学,重视选举,选贤任能,建立察举制度。太学成为养士的重要基地。太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作为正式的太学生;二是由地方选送到京都,作为非正式的特别生。正式生可免除赋役并享受一定俸禄,特别生则待遇较差。太学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初创时规定每年考试一次,称为“岁试”,东汉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方式有射策(或称策问)、口试。根据考试成绩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科或上、中、下三等,作为授予官职的依据。这种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以及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对隋唐科举制的诞生起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交相专权,政局动荡,中国随之进入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初期,曹操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打破了东汉以来的用人标准,提倡“唯才是举”。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如在214年颁布的《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中曹操说,陈平和苏秦两人的品德似乎都无甚可观,但是陈平帮助汉高祖夺取了天下,苏秦能够救助弱小的燕国,像这样有才能的人有点短处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弃之不用,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良好品德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也未必有良好的品德。因此,承担选拔任务的官吏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道理,才不会使有才能的人遗漏在野。在第三次颁布的“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曹操干脆下令要求把那些虽然名声不好、行为不端但是才能卓越的人推荐上来,即使是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用兵之术,都要量才录用。这种以才能为依据的用人思想,对东汉末年以封建道德、家庭出身为主要依据的用人制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同时对曹操集团军事政治实力的扩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急于称帝,为了取得传统世家大族的支持,他采纳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根据东汉乡举里选的传统,创立并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这种方法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或“著姓世族”担任,依据管辖地区内人物的德行和家世,对人的才性进行品评定位,一共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大小中正官们定期对辖区内的人物进行品评,定下品级,然后推荐给政府。政府在授官时,参考他们确定的品级,以此作为授官的依据,然后按品授官。

严格说来,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因为该制选拔官员时,将德行才能与家世并列作为参考依据。而曹操时期用人是以才能为考核标准,并不计较出身,如曹操的大将于禁、乐进都是出身行伍之间,而徐晃、张辽甚至都是兵败被俘的“亡虏”,但是曹操都量才录用,委以重任,这些人也不负重托,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诸多没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所以曹操时代世家地主的势力受到了限制,他们对曹魏政治集团当然也不会有特别的好感。曹丕想称帝,必须得到这些世家地主的支持,于是在用人上增加了家世一栏,这样才能换取家世很好的世家地主的支持。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品第人物越来越重视家世出身,九品中正制后来基本上为士族地主阶级所操纵,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结果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而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所以左思才会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咏史》其二)。这种用人方法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阻塞贤良,特别是有才能而又出身卑微的人,他们通往社会上层的路基本上被彻底堵塞了。因此流弊百出的九品中正制逐渐招致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随着士族大地主阶层势力的减弱,以及社会批评的越来越激烈,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废除,一种新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中国历史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之后,终于在隋朝出现了短暂的统一。由于长期的战争动乱,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和汉族豪强地主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隋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统治,也亟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加盟统治集团。与士族地主阶层经济政治实力不断下降相对应的是,庶族地主阶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分享政治权力,这就是隋代科举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

隋朝初年还是沿袭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朝中央政府将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简化,把以前的州、郡、县三级制度合并成了州、县两级,同时规定,凡是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员都必须由中央政府来任免,并且在地方官员的任命上又尽量用外地人,这样隋朝政府就逐渐消解了世家大族垄断地方实际权力的局面。后来隋王朝干脆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了州学和县学,州县学生通过举荐,到中央进行考试,然后量才录用。一般认为,在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最终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还设置了“明经”、“进士”二科,通过“试策”取士,在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但是由于隋朝国祚过短,他们采用的“科举”这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没有来得及制度化便随着政权的覆灭而夭亡了。

科举真正的制度化,即科举制的最终形成是在唐代。唐朝建立以后非常重视人才选拔的问题,据《唐摭言》记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曾下诏,“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10月随物入贡”。第二年又下令,明确宣布,士人可以“投牒自应”,也就是说,不再需要别人的推荐或者举荐,士人可以自愿前往报名参加考试。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隋代的科举还可以看到“举荐”二字,到这个时候,举荐便彻底地消除了,任何人,不分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产多寡,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而且考试时间固定化—每年10月。这样就逐渐排除了贵族阶层的专权舞弊的行为,保证了士人阶层可以通过自由考试制度晋升统治阶层。所以一般认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选举诏令的颁布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征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的科举考试门类众多,重要的有秀才科,主要选拔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才;明经科,主要考察儒家经典,偏重对记忆力的考察;进士科,主要考察诗词歌赋;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明字科,主要考察文字书法;明算科,主要考察算术知识。考试的形式有贴经,相当于现在考试中的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诵能力;口试,相当于现在的面试,考法自由灵活;墨义,考察学生对经文及注释的识记能力;策问,要求考生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诗赋,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考试,在不同层面了解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大程度上甄选了真正的人才,也能够尽量把一流的人才纳入统治阶层,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服务。所以唐太宗曾经不无自得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唐摭言》卷一),其得意之情,可以想见。

总的来说,科举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封建时代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打破了贵族的垄断特权,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范围,而且确实把一大批寒门子弟吸收到统治阶层内部,不断为封建统治注入新的血液,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宋祁等。各个时代的一流人才也基本囊括进来。当然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科举制度渐渐走向僵化,特别是从明朝开始,以八股文取士,科举论文开始束缚人才、压抑创新,这些我们可以从《儒林外史》等书中得到直观的了解。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之下,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下令废除了这一制度,科举制度落下了帷幕。

其实一部科举制度的兴衰史,就是一部人才选拔的发展史。葛优在《天下无贼》中有句令人爆笑的冷幽默:“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连贼都知道的道理,历代统治者何尝不知。在任何世纪任何朝代,统治者都注重延揽人才,如何选拔人才始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科举的出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当西方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国就发明了科举考试的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它当时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主要标志之一。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科举阶层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