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2013-04-11田平
田 平
(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61)
随着河南省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省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人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将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工程、数字化图书馆列入中心工作;省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初见成效,HALIS管理中心依托“CALIS联机编目数据库”,建立“河南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河南所有院校实现管理系统集成化和网络化,建立相应规模校园网络。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发达省市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相比,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运行机制,因而制约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需要创新管理体制、构建平台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确保共享体系稳定、持续发展,使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
1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的原则
1.1 整体规划原则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必须站在全省高度,整体规划,打破行业、系统壁垒,改变各系统自我保障、分散发展模式,建立一个资源布局合理、经济节约、高效运转的一体化共享系统。
1.2 适合省情原则
省级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主要为本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其规划与建设必须与本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水平相适应。
1.3 循序渐进原则
省级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是一项巨大系统工程,包括网络平台、文献资源、基础设施、规章制度及人员培训等,需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定期检查,确保每项落到实处。
1.4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基础,是信息交流与共享资源必备条件。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各高校图书馆参与建设,没有统一技术标准,无法开展合作、相互交流,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
各种数据库建设、软硬件设备选购、数据加工处理等坚持标准化,严格按照《中图法》类分各类图书,按照《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地图资料著录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书目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等标准,规范各馆文献的著录格式,检索途径标准化,确保各馆资源加工规范,符合统一数据质量标准;同时服务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国际通用开放式操作系统平台技术、网络通讯协议TCP/IP技术、面向广域网的数据库技术等,确保各馆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无缝集成。
2 创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间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图书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共享体系发展;构建省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根本目的,是通过优化整合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加强馆与馆协作,提高公众信息资源可获知能力与可获得能力,最大限度地为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需要建立协调中心,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图书馆集中管理和统一规划,是共享体系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可以由省政府出面,河南省教委牵头,省图工委协助,成立一个全省图书馆管理机构,下设省信息资源建设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和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制定统一工作规范和业务计划,统一协调河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信息资源建设中心指导全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信息资源,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加强有限资金使用;信息技术中心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提供技术保障;信息资源服务中心以共享系统为平台向全省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包括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虚拟参考咨询、公共信息检索等,联合各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整合反馈信息,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管理体制,使之良好地分工协作,实现省级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发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编目、采购协作、馆员培训、联合咨询等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并推出符合用户需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项目,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功能,为全省高校科研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3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平台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采用统一、标准TCP/IP网络协议,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结合网际互联、路由、网管、防火墙及虚拟专网(VPN)等现代网络核心技术连接各馆局域网,建立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统一集成管理系统,确保不同系统间良好连接,打破系统内馆与馆、不同岗位、部门间孤立、封闭、不易传递信息、不易管理和扩展的局限性,使系统形成一个有创造力、信息流通、管理协调的组织,依托平台,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开展各种信息资源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根据网络信息空间构建及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平台通过三个层次实现。
3.1 微观层次
主要面向高校图书馆内部各具体机构之间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在设置形式采用组建图书馆内部局域网(基于局域网LAN技术)。
3.2 中观层次
主要是面向图书馆所在高校或所对应的机构部门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在设置形式上采用组建资源专网(基于城域网技术MAN技术)等形式。
3.3 宏观层次
该层次是省不同高校图书馆间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在设置上采用组建图书馆公网(基于广域网WAN技术)形式。
三种形式、规模由小到大,形成一个完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确保共享系统正常高效运行,通过馆际互借系统,为读者提供校际及国际间信息资源共享,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馆藏利用率、文献共享率和文献保障率。
4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高速、有效、持久运行基础,为系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使高校图书馆更有效、持久地运行。
4.1 标准规范保障机制
实现高校馆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必须以信息使用者为目标,完善信息标准保障机制,包括信息资源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各种信息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如信息集成检索技术、可视化检索技术、语义检索技术、Ariel和Prospero文献传递软件,确保信息资源在各馆传送游览;信息标准化评估体系,确保各馆建立统一运行机制。
4.2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多部门参与协作,需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范相关行为,协调各成员馆间利益和职责,确保其合法权益。我国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颁布地方性图书馆法规,使其保障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同时,政府在共享系统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所在市政府支持下合并,成立主管副市长任组长专门领导小组,使“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成为影响最大、成员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4.3 利益平衡保障机制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涉及多元主体参与及相关利益,包括各成员馆间、馆与用户间、馆与馆工作人员间利益关系等。因此,引入利益平衡机制,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行政力量协调不同利益间关系,加强各主体间协调,遏制条块分割,维护各利益主体合法权益,把各利益主体调节和共建共享整体目标统一起来,确保各馆利益均衡。
4.4 经费保障机制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必须有充足资金作保障;而经费问题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图书馆快速、持续发展,尤其是中原欠发达地区,许多高校馆最一般、基本办馆经费难以保证,更别说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所需经费。因此,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政府给予共享体系拨款法律化、制度化,建立专项基金,确保共享体系持续发展,有效运行。
5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信息传递与交流创新机制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以行政决策手段为主,多是指令信息,形成自上而下信息传递与交流模式,缺乏自下而上信息反馈和同级横向信息交流。所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行需要建立一个完备信息传递与交流网络,既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纵向信息传递,又有同级横向信息交流。
5.1 系统内部信息传递与交流
共享系统内部信息传递与交流包括系统与各参与主体、各主体间、各主体内部信息传递,传递内容主要有决策、反馈、协调和资源信息等。
一是系统与各参与主体。共享系统与各主体间自上而下指令信息传递和自下而上反馈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将各项有关资源共建共享规划、决策通过文件、会议等方式传递给各参与主体,而各参与主体根据实际情况、用户需求、系统决策执行效果、运行存在问题及建议等予以反映,系统与参与主体间互动起来。
二是各主体之间。系统自上而下传递的信息需要成员横向交流,补充有无,对共享系统运行状况全面了解,促进彼此在合作与共享中进行协调,加强对系统决策理解和接受,并能向系统提供有价值反馈信息。
三是各主体内部。各主体图书馆内部既需要管理层与相关各部门间纵向信息传递,又需要各部门间横向信息传递,推进各部门间配合,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
5.2 系统外部信息传递与交流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建立基于公共关系的外部信息交流与传播。一个组织建立公共关系目的在于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赢得社会各界对自身了解和信任,进行广泛社会交往和互助,促进组织事业成功。这不仅决定组织社会地位,还决定组织发展和成功。共享系统外部信息交流包括系统与相关组织和用户交流、用户间交流。
一是系统需要与政府、信息生产者、知识组织者、各类信息服务者等建立关系,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流,掌握用户信息需求,帮助用户对图书馆及共享系统有更多认识,这是系统存在生命线。
二是用户间信息交流,对信息资源共享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3 系统间协调采编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建立协调采购机构,协调省各高校馆文献资源购置,达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并成立河南省联合编目机构,使编目格式和编目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书目记录之间的交换。
5.4 系统间文献传递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需要建立统一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纸质文献通过复印、扫描、传真,或将文献实体邮寄等方式传递给读者;电子文献通过Email传递;文献传递与电子文献联合目录检索系统对接,同在一个城市高校馆实行一卡通。
总之,建立共享机制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良性运行能够在促进全省科技教育、经济发展、特色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一项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其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不仅需要信息、技术、设备、经费、人力资源等作为基础,还需政策、法规、机制等作为保障。
[1] 张会田.市场意识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关键问题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6(3).
[2] 朱晓琴等.省级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9).
[3] 张新兴.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宁波模式与广东模式之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2011(5).
[4] 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5] 雷刚,武翔宇.山西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分析与研究[J].晋图学刊.2011(3).
[6] 黄红华等.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