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04-11商志晓
商志晓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250014 )
以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商志晓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250014 )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观察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与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具有独立社会形态的地位与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结,在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明确而清晰地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体具有丰厚内涵和优秀品质,呈现出丰富、庞大,有序、高效,求强、创新,质优、体壮,人本、利他等鲜明特征,既独具魅力价值,又最具活性活力,展示出巨大潜力和美好前途。
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拓展与认识丰富,要求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思维去深化理解、去科学把握,要求我们用系统、整体、发展、辩证的观点作进一步分析、思考。而能够给予我们宽阔视野、宏大思维并具有系统、整体、发展、辩证这样一些“观点”特质的理论和方法,唯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社会有机体是一个重要范畴,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体”概念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称能够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体。把“有机体”概念移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用以指称人类社会并揭示其有机特征的哲学家、思想家,并非始自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称“国家是机体”。圣西门及其学生孔德在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中,明确把人类社会比作“有机体”,提出和使用了“社会有机体”概念。而把社会有机体的观点进一步完善并使之系统化了的,是孔德的直接后继者斯宾塞, 他提出并阐述了颇有影响、被当时以至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有机论”。
应当说,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将社会视为一个有着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认为社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是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类社会的新的视角,其思想观点是有启示意义、有一定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思想观点或植根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或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和永恒性的论证,必然带有明显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如依靠抽象的哲学思辨去推演社会构架、以社会生物学观点机械比照社会运行等等。以斯宾塞“社会有机论”为例,就可窥见一斑。在斯宾塞看来,社会有机体如同生物机体一样,应当包含营养、循环(分配)和调剂(神经)系统。这三个系统各有功能、相互依赖,相应的, 社会中的人就要由三类人承担这三方面功能,履行三方面职责,就有了劳动阶级、商人阶级和工业资本家阶级,这三个阶级分别担负了营养(生产) 职能、分配职能、调节生产以至整个社会的职能。三个阶级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没有劳动阶级不行,没有工业资本家阶级也不行。如果谁要消灭资本家阶级, 就如同在生物机体中中断或消灭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一样, 其结果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窒息和毁灭。显然,这种“社会有机论”是极为荒谬的,不可能是真正科学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在孔德、斯宾塞抛售其社会理论、特别是“社会有机论”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则以科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立足基础,系统而深入地思考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全面而细致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本质及社会演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 其中就包括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 世纪40年代,就用系统、联系的观点来观察社会, 用人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现实,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现实的人”及人的现实关系的研究, 把“现实的人”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联系起来,把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统一起来。在1847年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第142页。的基本观点。而在马克思主义成熟完善的标志性著作《资本论》及其一系列手稿中,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愈加系统,得以进一步阐发和科学运用。在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运行时, 马克思把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纳入一个有机构成、有机运行的过程中予以详细考察, 提出并揭示了“社会生产机体”及其形式, 用整体性、辩证性、系统性的观点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说明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自我构造、自我完善、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 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2页。强调这个机体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来自机体自身而非机体外部,因为这个机体“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6页。。在马克思看来,正如资本是“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3页。一样, 社会有机体既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又能够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甚至把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 使社会机体不断趋向丰满、庞大、发达。有关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观点,除了《资本论》等著作外,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他论著中有进一步的阐述。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在谈到由母系家族向父权制家庭演进时,他就认为父权制家庭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机体”而诞生的, 这一新的社会机体伴随着财产私有观念的确立,预示着人类社会一次新的发展进步,因为它“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把社会视为有机体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而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必然。社会有机体思想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完备成熟的内容,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此,列宁曾指出: 马克思、恩格斯所运用的辩证方法,正是“把社会看作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32 页。。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中,我们不仅得到一系列有关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真理认识和科学论断,而且从中会获得一些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由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价值和方法意义。
其一,社会有机体统揽全部社会生活。它囊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既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体构架和主干领域,又包括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群体和各类人群共同体, 还包括参与社会生活并发生作用的其他各种社会现象。
其二,社会有机体本质上是物质的。它以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为前提性条件,在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基本层面的同时,强调物质生活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骨骼”,而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则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
其三,社会有机体以人类实践为基础。它形成于人类实践与交往活动中,在人类实践与交往活动中得以存在、维系、运行和发展;人类实践和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这几方面生产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并由此形成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
其四,社会有机体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人是社会有机体中最根本的能动性要素,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是社会有机体的坚实基础,社会有机体本身包含着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等系统化了的社会意识。这赋予社会有机体以“自我意识”、“主体自觉”、“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特征。
其五,社会有机体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功能。有机体的系统性与有机性,构成了它自身的活性和活力,构成了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再生更新的内在机制。社会有机体在全面性联系与有机性互动中,既能够自我修补、内在修复,又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抛却旧内容、舍弃无用料,衍生新要素、创造新机理。
其六,社会有机体遵循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它本身不是预成的,而有一个漫长的发育、创造过程,有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受内在矛盾和系统与环境矛盾的驱使,社会有机体从胚胎到诞生、从发育到成熟直至衰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呈现为一个合乎规律的进程。
二、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结
以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情,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应当具有的思维价值和方法运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宽阔视野中予以科学把握并进一步提升认识的现实需要。然而,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结的过程中,在把社会有机体这样一种理论和方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有机体作思维延伸和思想链接中,有两个带有前提性的认识问题不能不解决好。一是如何看待和评判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作一种社会形态或特殊社会形态理解。前者关系到我们能否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去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后者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定位和历史地位,这两个问题又都与我们能否以社会有机体理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
先说第一个问题。尽管第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已经作了梳理和归纳,对其价值和意义予以充分肯定,但联系到过去一段时间内曾经有过的误读误解和消极评判,及至当前仍然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仍需要作出必要的道理阐释和观点甄别。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苏联哲学界将社会有机体理论等同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并冠以资产阶级反动理论的影响,我国理论界几乎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也没有社会有机体这一范畴的地位。这种状况的改观,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才启动的。思想的解放和活跃,理论的丰富和拓展,观念的开放和多样,注定了社会有机体问题会得到关注,注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被发掘、阐发和重视。特别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社会建设突出出来,和谐社会构建成为焦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兴未艾,人们对社会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逐渐关注,更是把社会有机体问题推向前台,不仅受关注程度大增,而且研究成果愈来愈多。
这种情况固然是好,却仍存有一些问题。一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仍显稀少;二是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运用还缩手缩脚;三是用以介入现实的力度还不够、意识不够强烈和果敢。这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上,是没有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地位、价值与意义,甚至还存有种种担心和疑虑:假如突出了社会有机体理论,会不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作用呢?会不会降低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价值呢?甚至有观点还认为,社会有机体范畴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社会有机体理论也不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独立内容, 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就足够了,社会有机体问题已被包纳其中、消融其内。
仔细分析来看,以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取代社会有机体问题, 是没能很好地辨析这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甚至有混淆之嫌。无庸置疑, 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有机体等范畴,都是对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的一种表征, 都是对一定条件下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的一种概括。它们在内涵在内容上相互联系, 在指向对象上比较接近,但联系并不是等同,接近并不是一致。社会形态指的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而社会经济形态主要指社会的经济基础或经济制度,可以说是社会形态的质的表现。与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的内涵、内容及理论价值相比较,应当说,社会有机体范畴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意义。这除了已经论述的重要价值和方法意义外,从概念比较来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社会有机体范畴和理论在坚持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前提下,注重从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中说明社会历史, 这是立足于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角度看问题,比之把社会历史单纯视为“客体”、“客观对象”进行观察更具优越性。第二,社会有机体范畴和理论把社会看作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机体,强调有机体内部各种要素、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充分揭示了社会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特性,有着比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注重经济基础、经济制度、经济关系更宽阔的视野。第三,社会有机体范畴和理论从有机体内部寻找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有机体自身激发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重视有机体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机理的构建,由此促进有机体自身的不断发育完善和不断再生提高。第四,社会有机体范畴和理论把同一社会内量的变化和不同社会间质的变化结合起来, 把社会的共时结构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的实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对特定社会形态的把握更为全面系统。
显然, 社会有机体范畴和理论不宜被包纳或取代,与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范畴及其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必须准确理解、科学认识,去除误解误读,抛却模糊认识,还以本来面貌,发挥应有作用。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作一种社会形态或特殊社会形态理解?这一问题牵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已经完备成熟、是否仍属于转型期或某种过渡形态。因为一般来讲,作为社会有机体而存在的社会都是已经发育基本完善、功能基本健全、相对成熟稳定的,要不然,我们也不宜在社会有机体视域下去观察和分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人类社会由低到高、从古至今依次经历或将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被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者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这样的结论,虽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到文本支持,但后来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有着很大不同。主要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埋葬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诸如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孕育并且同时爆发。但迄今为止的现实社会主义,却无一例外地诞生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并且都经过了一个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有的甚至难以为继以至中途夭折,这与我们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视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的认识、在实践中急于过渡导致失误也有一定关系。这种情况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认识,只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科学预见,实际的发展有他们难以预料的很多因素参与其中,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进程和运行程序上洞察未来;或者说,马克思、恩格斯预见的共产主义革命和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直到今天尚未发生,有待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检验。这种情况同时也要求,既然现实的社会主义已经存在,而且展现出它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展现出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事实,我们就再也不能拘于本本、限于旧时思维看待问题,而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当如何去认识和把握它。
尽管当前也有一些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成功、最富于成就,最有影响、最具说服力的。从整个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怎样的阶段评定和形态定位,是我们不能回避、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对这个重大问题都已经作出了一系列带有倾向性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清晰的回答。早在1981年,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此后,经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我们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最大的国情,是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定相联系,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一直保持非常清醒的认识。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江泽民同志也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如此来看,既然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是长期的,那只有到将来才向社会主义的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迈进,那样一个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肯定也是长期的,我们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就必将是漫长的;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来走出初级阶段进入到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时,仍然是在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然是漫长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邓小平才强调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试想,这不就是在社会形态意义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不就是把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来看待的吗?
把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还在于先是经过建国之后近30年奠定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特别是又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逐步走向完备成熟,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已经构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总体布局。一系列的全新要素在生成,一系列的全新关系在发育,一系列的内在结构在形成。这样一种全新面貌和独有特征,意味着我们在如何认识在中华大地上崛起和矗立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已经不能再简单地把它看作是向某种社会形态的转型阶段了,已经不能再武断地把它视为是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形态了。否则,我们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将不仅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指出的那样是“没有搞清楚”,而且还会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样再度陷于混乱。
确立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独立社会形态,既能正本清源,回归其本质属性,又能促进实践、推动事业发展。一是有助于正确认识国情,客观面对现实,对搞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有长期准备,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再犯头脑发热、急躁冒进的错误。二是有助于继续并加快推进改革,真正认识到我们这样一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传统和背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国家新制度,其完备成熟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不懈努力的,是需要有向自己革命的勇气的。三是有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不必要的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由此焕发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是有助于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积极参与到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而不至于把自己封闭包裹起来。既要敢于与资本主义竞争比拼,发挥自己独特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体制优势等,又要积极学习借鉴它们好的优秀的东西,促进我们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把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才能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敢于突破“本本”,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在明晰了上述两个前提性问题、确认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地位之后,我们才能够把二者有效地联结起来。有了这样一种联结,我们就可以把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认识基础和思维遵循,用以观照具体的社会存在,用以统括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放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的观照下,以相对成熟完备的社会有机体的姿态,呼应着科学理论和辩证方法的审视,以促进自身更好地发育成长以至于强壮强大起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具活力的社会有机体
以社会有机体理论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而且是最具活力的社会有机体;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而且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社会有机体。恰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面貌,而且有着许多自身特有的内容和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历史发展深厚积淀的产物,是几代仁人志士不懈探索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翻身解放、富裕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付出各种代价,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难而光辉的奋斗历程。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又经过两年徘徊后,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不走老路、旧路、回头路,而是通过改革开放走新路、走自己的路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条要走的新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出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有一个孕育积累、生长成熟的发展历程。从社会有机体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社会有机体赖以生存的厚重基础,具有社会有机体得以支撑的现实条件,具有社会有机体有序运转的内在机理,具有社会有机体发展凭依的外部环境,具有社会有机体持续追寻的目标指向。经过最近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独特内容与属性,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方面内涵及其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不断丰富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这样一个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内在关系与整体结构,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提供了一个最鲜活的实证范例。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比一般社会有机体更为丰富的社会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到目前为止最具活性活力的有机体。一个社会有机体,其社会要素的多寡、社会关系的疏密、社会结构的简繁,既取决于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纵向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存活历史远近,也取决于它在整个人类社会横向结构中的分量、规模和影响。前者如:同为社会有机体,原始社会某一氏族与现代社会某一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后者如:同为社会有机体,一个只有几万、几十万人口的国家、地区或民族,怎能与一个有着几亿、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或民族相比呢,何况还有在区域或全球上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呢!如此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众多的民族、庞大的人口,这个社会有机体必然是非同寻常的;因有巨大的经济体系、独特的政治制度、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及在全世界愈来愈广泛的影响、愈来愈大的贡献,这个社会有机体必定是为人瞩目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具活性活力的社会有机体,并非空谈,决非臆断,而有着充分的根据和现实说服力。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并将进一步取得巨大成就。连续30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2万亿,增速明显快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中国经济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还如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等等,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为全世界所公认。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且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明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左右)、“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50年左右)*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页。。这样的奋斗目标,前者指日可期,后者确有保障,既非空中楼阁,亦非欺世盗名。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我们党是在进入21世纪之际明晰的头20年奋斗目标,我们已经为之进行了三分之二时间的努力,从未放松,孜孜不懈,现在来看是完全能够达到的。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并不懈改革、不断改革、自觉改革。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后仍要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体注入发展动力。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将“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凝聚起了党心民心共识并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全国人民有着充分的自信与执着,目标一致,行动坚定,极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全党全国人民对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对已经经过实践检验并充分发挥了指导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对已经确立起来并卓有成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独具魅力、独具价值的社会有机体,在全球社会有机体之林中矗立于制高点的显著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独具魅力、独具价值的根源,在于其一系列本质特征。其一,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二,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其三,它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其四,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其五,它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15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社会有机体之林中,之所以能够矗立于制高点的显著位置,既因之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对全球发展的带动能力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又因之于正处青春勃发的而立之年,有朝气富活力,前途远大,备受关注;更因之于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应有的尊重和真诚的期待,这同时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四、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去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又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亦如上述,在于二者能够有效联结,有着相互可以通达的机制,有着相互能够呼应的需求。必要性和必然性,则在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方法不能只是停留于“思维”王国、悬浮于空中楼阁;也不能只是徒有“理论和方法”之名,把原始社会的氏族和今天充分发达的国家一视同仁,概以“社会有机体”称之而不见任何差别;更不能只是俯看当今世界,历数各个并存独立的“社会有机体”,却不能见其优劣高低和质量之别。否则,社会有机体理论非但难以称为科学,同时也不能以科学方法去有效运用。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方面来看,它作为一个已经发育为相对成熟的社会有机体,应该借用在众多社会有机体基础上概括抽象出的理论观点和科学论断,比照分析自身,得到方向指导,加速自身完善成长;与此同时,它又能够以自身有机体的创造创新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去进一步完善发展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方法。
立足当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从“两个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到“三大基本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从“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容在丰富,实践领域在拓宽,实践范围在扩大。相应的,我们对它的认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由“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由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到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由自主、自为到自信、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在完善,观念思维在扩展。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有机体愈来愈丰富、庞大、多维,愈来愈立体、有机、系统,愈来愈全面化、整体化、辩证化。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用更具宽阔视野、宏大思维,更富辩证方法、有机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去认识、去理解、去把握。而怎样认识社会有机体的系统结构和整体面貌、怎样理解社会有机体的内在要素和构成方式、怎样把握社会有机体的基本关系和作用形态,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方法意义。
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许多极为鲜明的特征。
其一,丰富、庞大。丰富在于其要素丰富、内容丰富、关系丰富、结构丰富。比如要素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限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几方面,还包括实践、途径、战略、政策、本质、规律、任务、目标、方向、进程、经验、模式等等,这些都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方面。除此之外,在每一具体领域内部,其构成要素更是多彩多样、种类繁多,如主体构成,就可以按照不同类别区分出诸多群体。要素、内容、关系、结构的丰富,意味着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巨大系统。其庞大和巨大,不说别的,就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广阔的海空领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贸易额居于首位来说,就已经是古今中外任何社会有机体无法比拟的了。
其二,有序、高效。发育成熟而又相对稳定的社会有机体,一般来说都具有内在的运行机理与平稳和缓的前行走向,这是社会有机体有机性的体现,也是社会有机体有序性的要求。但一个社会有机体的稳定状态怎么样,有序到什么程度,却有不同表现甚至有较大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有机体,因其为国人称道、为世人称奇的不俗成就,因其明晰可见、确保实现的美好前景,因其上下同力、凝聚奋发的党心民心,其稳定状态和有序程度都是非常高的。这种程度高、层次高的有序,其内在支撑是对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的遵循和掌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遵循和掌握;其外在表现是高效率的运转、高效率的发展、高效率的前进。
其三,求强、创新。社会有机体的维系和运转固然重要,而其活力、能力、创造力、创新力更重要。只着眼于维系和运转,致力于有机体的维护和维持,是一种守成思维;着眼于活力、能力、创造力、创新力,致力于有机体的发展、更新、提升和跃迁,则是一种创新思维。作为一个正值而立之年、青春勃发的有机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内涌动着发展的欲望,流淌着不断前行的热流,表现出强烈的提升意识和跃迁追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在30年间就创造出古今中外发展奇迹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天和未来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创新的坚实基础。这种求强、创新的精神,这种求强、创新的品格,是社会有机体最本质的东西,是区别不同社会有机体最重要的标志。
其四,质优、体壮。在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去观察当代世界和各色社会,如果按照形而上学思维和教条主义框架,各个有机体当是千篇一律、没有多少区别;即便有所区别,也只是外在形式上的。这样的分析和运用,不是把社会有机体理论视为科学,而会阉割其科学本质和真理本性。只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联结统一,社会有机体理论才能够科学而辩证地去鉴别、剖析、审视各个有机体,并从中得出科学的判断和结论。如此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有机体,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混同于一般社会有机体之中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有着优秀的品质、优异的质量、优越的特点的有机体,是一个体格健壮、体积庞大、体能充沛的有机体。
其五,人本、利他。社会有机体中的能动性要素是人,这赋予社会有机体以鲜明的主体性特征。社会有机体的运转与发展,不是外在于人的,不是与人无关的,恰恰相反,社会有机体必须以人为依赖、以人为对象、以人为目的。这里的人,既包括有机体内部的人,也应当包括有机体外部的人(对品质优秀的有机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的有机体,既人本又利他。对内,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为世界和平事业做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面貌,而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出丰富内涵,呈现出巨大潜力;展示出优秀品质,呈现出远大前途。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了不起的有机体,这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个非凡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将在完善成长中带给我们以至全球以更多的惊喜,将在发展进步中给予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以坚实的支撑。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Organism Theory
Shang Zhixiao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Marxist social organism theory is the scientific theory and metho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related to and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social forms and social economic patterns;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ocial organism existing in reality with a status and connotation of an independent social form. If social organism theory of Marx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linked togeth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horizon of social organism theory, it will be explicitly and definitely concluded that the organis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provided with a rich connotation and excellent quality, revealing a variety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such as its richness, grandness, orderliness, effectiveness, powerfulness, innovativeness, high quality, potence, human-orientation, altruism, etc. with its most active energy, and its huge potential and its promising future.
social organism theor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mployment of methods
2013-03-03
商志晓(1959—),男,山东莒县人,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D616
A
1001-5973(2013)02-0005-10
责任编辑:寇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