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物流发展与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3-04-11张建奇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广州511363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4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区域

■张建奇(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 广州 511363)

区域物流发展与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建奇(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 广州 511363)

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报告中指出,物流业将成为中国主要利润来源之一。近几年,我国物流业也呈现飞速发展的形式。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对承接地的物流状况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区域物流来看,物流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无法适应产业转移的要求。要提升区域物流水平,以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就要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及作用机制。本文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物流发展与产业转移不匹配的现象,促进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区域物流 产业转移 增长极 物流能力

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大型物流公司不断壮大,这为我国经济的高速运行提供了支持,使资源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配置。物流业的发展不管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还是一个企业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也推出政策意见支持物流业健康发展,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加大对物流业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力度。在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的时期,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是承接地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承接能力如何,区域物流的状况是承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区域物流的发展必须适应产业转移,使承接地有能力承接产业的转移。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这也是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产业转移正是从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或者不发达地区的空间转移行为,中、低梯度的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拉动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从而发展本地经济,缩小与发达地区即高梯度地区的差距。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在195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在产业转移之前,发达地区形成了“增长中心”,随着发达地区的发展,市场出现饱和,这时,发达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也是不平衡理论的理论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不同地区的经济就会出现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在企业获取发达地区的资源后,成本上升,企业便会转向成本相对低的地区,以谋求更大的利润来源。

本文主要从区域物流与产业转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分析区域物流是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并研究产业转移又如何影响一个区域物流的发展的。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到一个区域的物流发展主要体现在物流能力上,包括物流网络、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以及吸引外资等状况,这些都会对产业转移产生影响。产业转移会反过来对物流服务水平等产生影响。

区域物流整体现状

物流已在我国起步。主要体现在国家对现代物流的关注度提高,多次召开物流会议针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办法及意见。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流”成为媒体上出现的高频词之一。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物流业刚刚起步,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定义的层面,对于现代物流中心及物流园区的建设,不能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应对现阶段的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及构想。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阻力重重。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对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最有帮助的是4个服务业: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联系加深,国际性大企业进驻我国,比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建立了大中华区物流网络,这对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是一个挑战。

我国部分区域物流形成。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区域物流体系建设也在起步,如北京市已经完成“北京市综合物流系统规划研究”;沈阳也在“十五”规划中将发展区域物流融入规划中。上海、深圳也将现代物流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区域物流与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

(一) 区域物流对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

区域物流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通过区域物流能力影响,区域物流能力即区域物流供给主体提供物流的能力,包括物流网络、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经济产业布局等。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总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以降低人力、土地成本。但转入地区物流能力不强,则可能带来更大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这样便得不偿失。

首先,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能够为产业转移提供高效的物流网络,物流网络的形成,能够使要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配置,提高资源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区域物流能力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层面: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实现强强联合,带来规模效应;区域物流的发展带动企业转入地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等资源进入转入地,能够为转入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其次,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供应环节。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运输业、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附于现代物流业的网络及基础设施,降低了产业转移的时间成本及转移成本,并能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现代化。

最后,区域物流能力的增强,企业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降低,且转入地的人力、土地成本都较低,为此会吸引更多的外商转移产业,到转入地进行投资建厂,优化产业发展路径,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转移的进程。

(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物流的作用机制

1.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空间。产业转移的进程的加快,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各类型企业大量积聚于转入地,资源的调配、产品的外销等需求提高,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大量的转移产业,这就为物流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物流管理也应运而生,不仅仅局限于对物的管理,也包括对物流的设计、规划等,提高了区域物流的竞争力。

2.对物流业的服务能力有显著影响。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物流业的管理观念,物流服务水平低下,物流也仅仅是依靠运输公司进行物的运输,物流外包等增值业务很少,造成企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企业由发达地区迁入不发达地区,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随着物流公司的崛起,物流园区也逐渐形成,物流园区依靠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物流专业化,达到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了区域物流的服务能力。

3.物流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其一,从政府行为来看,政府为吸引外资进入地区,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必然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其二,产业转移的进行,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财力提高,便有资金扶持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因素,外资转移与否,往往与当地的物流水平有很大关系。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为企业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为此,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吸引产业转移有重要影响。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企业对物流业投入的增加,为物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结论及建议

区域物流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作用机制,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及产生产业集聚效应,产业转移的进行能够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信息服务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关系,但实证研究表明,很多地区的物流水平无法适应产业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移的进行。为此,产业转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加强本地区物流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

(一)在承接产业转移前期做好物流规划

目前,很多地区物流能力无法与产业转移的形式相匹配,其原因之一是在产业转移的前期,没有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合理的调整,没有做好物流规划。为使物流能力与产业转移相匹配,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做好物流规划,避免“重建设,轻规划”,“重线路、轻节点”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好本地的物流发展规划,突出重点,重视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比如物流产业园区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证研究中,存在物流基础设施与产业转移不匹配的问题,基础设施的缺失,使转入地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这样就会阻碍产业转移的进程。近几年,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迅速,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当前不健全的基础设施不能支撑物流服务业的完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应改善运输方式,建设公路、铁路同时加强水路、空运建设,实现联运系统建设,各种运输方式能够得以内部连接,使得物流业得以高速运行,在第一时间实现资源的配置,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发展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备性,信息技术在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作用。但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而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高,且具有正外部效应,所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的建设主体。在各承接地,地方政府应做好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物流园区建设,及信息仓储、配送信息的采集、传输、发布的一体化建设以及信息的共享以及快速传递。政府应提供财政及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物流企业能够迅速获取行业信息及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等信息,实现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信息,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四)培养物流人才并提高专业水平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但现阶段物流业的一大缺陷是管理水平低,效率不足,这与物流就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此,要从根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能力,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必须发挥政府等主体的作用,各主体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其中,政府应是该项工作的主体,以颁布方针政策,指导其他主体的工作,对各个主体的行为及责任范围进行界定,并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培训。为物流行业就业人才提供业务培训;对管理者提供培训,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能力,了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及先进技术,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应为企业员工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并进行必要考核,提高就业人员的就业素质;并对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鼓励员工持证上岗,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物流业务。员工个人应自主学习当前产业发展的形式,并学习物流知识及技术,提升自身的素质及能力,从而为物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1.胡李丽,黄超,刘琦杰.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服务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11)

2.王海燕,黄章树,张歧山.区域物流与产业集群发展内在机理研究及其现实启示[J].研究与探讨,2008

3.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2007(8)

4.罗文丽.产业转移中的物流突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7)

5.吴万敏,倪良新.承接产业转移中安徽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华东经济与管理,2010(8)

F713

A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区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