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3-04-11刘斌慧
刘斌慧
谢利坤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自2008年1月国家批准并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从一个西部边陲经济落后的地区,变成了多区域合作中心;从一个经济发展配角,变成了广西开放发展的龙头;从一个地方发展题材,变成了国家发展战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北部湾经济区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也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广告人才,对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业的发展,体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最终实现广西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的需求现状
广西广告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摸索发展的阶段,从改革开放伊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广西的广告业和全国一样属于缓慢发展的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广西广告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经营总额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阶段是新世纪开始到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之前,这一时期广西广告业竞争加剧,进入微利时代,广告公司和从业人员都不稳定,经营额呈下降趋势;第四阶段是2008年至今这一段时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凸显出来,这些有利因素都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广西广告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广告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广告人才。自 2008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每年都会定期主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专场人才招聘会。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冬季人才招聘会的数据显示,招聘岗位共为1500 个,涉及广告业及公关服务业人才信息达 351 条,占总岗位数的23.4%,包括文案策划、平面设计、美术指导、影视后期制作、3D建模、影视广告制作、影视剪辑等38 个岗位。2011年 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发布了一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队伍现状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人才储备已经无法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对广告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特别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和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广告人才。高校和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大好时机,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业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广告人才[2]。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广西的广告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1993年广西艺术学院创办广告设计专业,这是广西的第一个广告专业。随后陆续有本科院校创办广告艺术设计专业。2002年广西大学创办了广告学专业,这是广西第一个以广告策划为主要方向的专业。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之后,广告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在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区内各高校的广告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广西广告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广西共有20 所本科院校、40所专科院校、11 所民办高校、9 所独立学院开办了广告专业。设置广告本科教育的院校有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等 16 所高校。在这些本科院校中,13 所高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开设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其余 3 所依托新闻传播或中文系的师资力量,主要培养广告策划、营销等方向的人才,如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等。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广西广告教育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广告艺术设计为主,广告经营策划同步的教育格局。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广西广告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成熟,粗放型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产业融合的趋势
通过调查广西高校广告专业发现,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由美术基础、构成、设计、策划、营销、传播、文案、心理等关键词构成的课程。在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课程之间相互支撑的关联性不大,许多课程甚至带有随意性和拼凑性的特点,无法形成核心知识体系,同时在培养方案中缺乏与广告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交流。课程以理论为主,实践课程薄弱,这些都说明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具有广告实战经验的人员缺乏
广告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偏低、专业背景混乱、实战经验不足,是当前区内所有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广西广告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较为严重,拥有广告学博士学位教师的高校不足 5所,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师资以硕士和本科学历的为主,且大部分从中文、新闻、艺术、经管等专业转型而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校专业教师人数达不到合理的师生人数比例,需要依靠兼职教师、跨专业教师作为填补。在广西广告教育发展初期,这些教师主要是通过自学或各种培训来了解广告学的。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广告市场的实战经验,绝大部分教师在广告运作的实践上显得无能为力。由于对广告面向市场的商业性行为把握不足,反映到具体的教学理念中则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广告作品的视觉美感和创意的新颖,忽视广告媒体投放、消费调查、受众心理、广告效应的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快速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对综合型广告人才的高要求的。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科专业书籍与实践配套设施欠缺
广西大部分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都设置了广告学专业,但是各校的教学配套设施与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绝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实验室(如摄影摄像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的数量、面积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在专业图书、期刊报纸、数字资料等方面欠缺严重。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培养的对策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应用型教育为主、研究型教育为辅的协调发展的格局
据调查,目前广西各高校的广告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设计制作类应用型人才。从企业招聘岗位情况来看,当前广告设计类人才逐渐趋于饱和,急需高素质的创意、策划类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广西各高校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普通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人才为主,重点院校则要以培养研究型广告人才为主,高职高专则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以高素质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培养为主,从而在全区形成以应用型广告教育为主、研究型广告教育为辅的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3]。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广告设计的相关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统计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多种学科交叉在一起。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中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确定其内容与比例,学校各院系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推动。将课程分成若干个单元,前期消费调查、营销策划由商学院(经济学院)教师主讲,广告创意及表现由艺术设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合作把关,媒体策划交由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负责,广告文案写作留给中文系,广告法规及合同邀请法学院的教师。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研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之外,还必须选择其他专业其他方向的部分课程进行修习[4]。
玉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就实行了“三个一”工程,即背一百首诗,读一百本书,写一百篇文章,从学生的反馈以及就业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各个同类学校之间也可以以互换教师或者进行课题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来加强交流,加强合作。
3.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广告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首先注重的是学历和学位,直接考核是否具备设计操作、文案策划等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关键环节。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就必须通过完善校内专业图书资料室、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室等教学配套设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与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如玉林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与娃哈哈集团玉林分公司共设实习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广告设计活动,针对某一产品,专门划定一个区域让学生自主策划广告推广方案,并由公司协助实现。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整体验了广告推广的全过程,真正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推进,广西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广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因此,可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广告专业人才,而鼓励在职青年教师读博深造,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是加强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师资结构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师资队伍老中青合理布局、师资来源多样化,全职教师、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如此,师资结构就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和人才积极性的调动。
2007年,在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高校的牵头下,成立了以高校为主体,广告企业、广告媒体共同参与的“广西广告研究协会”。该协会定期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区内的知名学者、教授进行讲座,开展座谈讨论,为改善师资结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这还远远不够,形成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师资队伍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需求紧缺,各高校应该抓住机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教育教学为主、研究型教育为辅协调发展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广告相关领域的资源,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强化专业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和完善广西的广告教育教学体系。
[1]刘军,罗香妹.新形势下广西广告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与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78-79.
[2]肖凯,腾书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告人才教育与培养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4):165-166.
[3]申帅芝.广西高校广告教育现状及出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26-28.
[4]李鹏.我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创新[J].职业与教育,2008.(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