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内在素养之我见
2013-04-11邵宪梅
邵宪梅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它兼容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属性。没有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没有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种盲目的教育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崇高使命。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素养:一是政治信仰的坚定性;二是学识的渊博性;三是理论的思辨性;四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性。
一、政治信仰的坚定性
从宏观上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双重环节,其中信仰教育根植于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是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信仰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尤其要具有坚定而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首先,具有坚定而自觉的政治信仰才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这也仅仅是作为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却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把这种信仰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把职业道德与政治信仰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才能产生一种最为强大的责任感,并促使其积极地传播自己的信仰。其次,具有坚定而自觉的政治信仰才能模范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现实生活中,信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文字、话语和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更多时候,它并不是通过慷慨激扬的文字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得以确认和体现。这种信仰体现在教学中的刻苦备课与授课,科学研究上的努力钻研与创新,用自己的模范践行感染包括学生在内的更多人与社会群体。再次,具有坚定而自觉的政治信仰才能更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是人生来即有的,它只有在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才能获得,而这样的信仰一旦确立,反过来会促使人更加努力地学习,在二者的良性互动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因而,教师不仅要把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而且要实现教学内容和内心信仰的一致性。尤其是要正确面对当代部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或淡化的实际情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抵制诱惑,给学生树立“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这也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识的渊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其科学性,如果没有科学性作为支撑,其理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我们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既不是盲目的蒙昧教育,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立足于科学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贴近它,并最终接受它。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有渊博的学识。
首先,能够融会贯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为灵魂的统一整体,是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且要融会贯通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不唯上、不唯书,才能更加深入地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得心应手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其次,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教师不仅是教学上的好手,同时也应该是科研上的能手。高校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并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才更有说服力和信服度,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提升教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再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接受一种理论或学说前,往往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接受这个理论或学说?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通过实例切身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理论的思辨性
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创立,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的思辨性,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掌握看待事物的正确方式和方法。与此相适应,教师也需要在自身的理论思辨性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
那么,理论的思辨性如何获得?首先,理论思辨性来源于哲学。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理论思辨性,必须加大哲学思维的训练,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充分掌握了哲学思维,才能洞察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才能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次,理论思辨性来源于实践。教师要把“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个整体,在“总结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从事实出发、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反思与反省,反复实践理论和创新理论。从中不仅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而且能够提升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的层次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有批判精神,而且要不畏权威,勇于质疑。也就是说,要敢于并善于对他人的思想观念提出探索性的质疑,并在求索、论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考作出改进和修正。
四、身体力行的实践性
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首次提出实践观,并且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这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发扬光大,身体力行地倡导实践性,把实践性融入课内和课外教学的各个环节。
首先,课内教学的实践性。课内教学包括课前和课中两个环节,教师要在课前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感安排教学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等。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内和课外知识统一起来,并配合主题演讲、音像资料等方式摆脱单纯的条框式的理论讲授,使课堂内容生活化、社会化、情景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相关命题,而且会显著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其次,课外教学的实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发生在国际国内的大事和身边的小事入手,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做到“学以致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的关键就是寻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这个点可能是“热点”或“焦点”,也可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兴奋点”,只有找到这个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统一起来,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