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企业机关干部下基层问题的思考

2013-04-11张峰峰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下基层机关

张峰峰

(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

关于推动企业机关干部下基层问题的思考

张峰峰

(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

企业基层处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建设的第一线,是企业的根本所在。要做好企业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就要着力解决好企业机关干部为什么下基层、怎么下基层、下基层干什么的问题,切实密切干群关系,转变机关作风,改进机关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机关干部;基层问题;责任意识;以人为本

企业基层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建设的第一线,是企业的根本所在。推动企业机关干部下基层,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实际行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层职工群众的迫切期望,也是提升机关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企业机关干部作风、干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干部“机关病”严重,不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有时“下”去了也没有“沉到底”;一些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气”、“霸气”和“傲气”,心中容不下群众,眼里看不到群众,伤害了基层群众感情;有的干部下基层讲排场,前呼后拥,根本接触不到群众。致使“通信网络越来越发达,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却越来越少;现代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却越来越简单;干部的学历越来越高,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却越来越低”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干部,应当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基础性工作,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密切干群关系,转变机关作风,改进机关工作,推动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的问题

当前,在我们的一些机关和部门,脱离群众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许多干部习惯于坐在机关大楼里看材料、听汇报,既缺乏对基层切身的感受,又缺乏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经验,不知道政策、决策在基层落实的成效。长此以往,机关的决策和工作就会脱离基层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各项工作就有失去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危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下基层呢?

一是组织明确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应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应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因此,认真落实组织要求,引导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是当前机关工作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二是机关自身需要。机关工作的任务很多时候是制定政策措施、指导基层开展工作,但如果这些工作不能有效地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那么就会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错误,出现基层工作与企业既定措施目标脱节甚至相背离的危险。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动员倡导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大楼、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到群众中去。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要接地气、饮活水。只有在基层,干部才能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才能摸清基层和群众真实情况,真正在下基层、搞服务中掌握情况、落实政策、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体现机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基层群众期盼。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很多问题就地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机关部门相对于基层而言,其掌握的各类资源较为集中,解决基层问题有很多优势和便利条件。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不仅能够给基层和群众带去新的思想理念和知识经验,还能积极整合机关的政策、项目、资金等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热切期盼、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发展。

二、要解决好机关干部“怎么下基层”的问题

一是带着感情下基层。如果不能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就不会与群众有共同语言;如果不能从群众的视角看问题,就不能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深入基层最重要的是“心入”,就是要真心诚意地融入群众当中。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真正被基层接纳。要始终牢记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坚定不移地落实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不动摇,真正深入一线群众中间,不“隔靴搔痒”,不隔着层次听汇报,不搞形式主义。要端正态度下基层,真正“融”到群众里,与基层干部群众结亲交友,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决杜绝“身下心不下”、“蜻蜓点水”、浮在表面的现象。

二是带着问题下基层。干部下基层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如果不清楚下去“干什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下基层,就违背了下基层的本意,就会为基层群众所厌弃。要带着工作决策方向、工作任务目标、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到基层取“真经”、求“灵签”,要真正走到服务对象中间,听取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听一句话有一句话的收获、见一次面工作有一点改进。要围绕事关基层干部群众切身利益、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不破难题不罢休”的决心,主动介入,努力破解,在抓具体、促落实、见成效中获得基层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三是带着责任下基层。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力抓落实,这是干部应有的作风。下基层,重在做实事、求实效。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化解基层矛盾,都需要机关干部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要真正深入一线摸清问题症结或薄弱环节,问计于民,依靠基层干部群众智慧共同破解难题。要走进一线、扎根一线,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全过程,依据基层实际和群众意见,在“错位”的地方“正位”,到“缺位”的地方“补位”,更好地落实各项政策,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发挥机关干部下基层的作用。

三、要解决好机关干部“下基层干什么”的问题

一是调查研究。下基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一竿子插到底,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事先指定对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第一手材料,尤其要到艰苦一线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力求获得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体验群众酸甜苦辣,感知工作利弊得失,深入查找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生产建设、经济效益,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抓住制约发展的“结”、群众闹心的“难”和基层工作的“忧”。

二是解决问题。下基层要着力“促发展、解民忧”,要充分选好用好工作载体,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急在哪里、难在哪里,从群众最需要、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抓住关键和重点,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把工作做在群众急需处,做到群众心坎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让基层员工群众真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是总结经验。基层处在工作第一线,与现实问题联系最紧密,一些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做法往往就是来源于基层创造。下基层,要把第一线的生动实践和鲜活经验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认真思考分析,深入把握规律,精心归纳提炼,努力形成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思路、政策和措施,用基层创造引领基层实践,让那些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理念经验和优秀做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关注,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出广大员工群众投身企业发展建设的热情。

企业机关领导干部要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习惯,做到思想上重视、时间上保证、行动上自觉,静下心、沉到底,真正在深入基层中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得到基层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曹木易)

D630

A

1008—6153(2013)01—0074—02

2012-11-09

张峰峰(1978-),男,山东东营人,大学学历,胜利石油管理局渤海钻井总公司党委办公室科员。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下基层机关
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记通州区总工会机关干部王亚军
司法部建立机关干部荣誉退休制度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高等院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打开机关锁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