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历史上军事政区的设立与邵阳民风之关系研究
2013-04-11张伟强曹秉文
张伟强,曹秉文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地方社会独特的民风,与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国家的政治架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历史上邵阳地区最早的政区设立就与军事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军事政区或者带有军事性质的政区曾设立过多次。长期军事氛围的熏染,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源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学、历史学价值。本文拟采用区域社会史的理论视角,尝试在政治建构层面的政区设置问题和民风民情的社会习惯方面建立联系,以寻求邵阳精神历史根源,推动国家制度变迁与社会风气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深入。
一、邵阳地区政区设立与军事的关系
从政区起源的角度来说,邵阳地区的政区设置与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邵阳自古以来位于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势力交错地带,地形复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秦汉之际,邵阳地区已成重要军事枢纽。《淮南子·人间训》载:“(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矶,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1]这里提到的秦之南方五处关塞位于湖南者有二处,为镡城和九嶷。镡城在今怀化以南,九嶷在今永州宁远,均位于长沙西南方向,自长沙至二关之间的咽喉之地即是古昭陵县所在。顾祖禹称,邵阳“东距洞庭,西连五岭,接九疑之形势,控三湘之上游,唇齿长沙,弹压蛮粤,亦湖南之冲要也”,[2]盖近实之论也。
一般而言,统治者在重要的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采用军管或军事监护形式的特殊政区进行统治管理”。[3]邵阳早期政区的设立即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建城的历史,一直与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邵阳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古城,同时也是一个有两千余年军事传统的古城。一般认为,邵阳地区最早是先建城而后方有政区建置的,亦即东周时代的白公城。一般来说,城市最主要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城发展而来;一是由市发展而来,而建城最初的作用主要就是军事目的。西汉时期设置的昭陵县到三国吴时期升级成为昭陵郡,也是因为邵阳地区属于边境要地。蜀汉灭亡之后的宝鼎元年,东吴五官中郎将丁忠上书孙皓云:“今强敌新并巴蜀,有兼土之实”,是年八月遂“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4]三国之间在边境属地互相争夺,因此“除各自正常的区划设置外,各自在边防又都增加了一些军事重镇”,[5]显然,邵阳地区升级为郡级建制也与军事有关,或者说就是为了军事防御而设置的。
此外,邵阳地区的许多地名来源皆与军事设置或者军事行为有关,如武冈,郦道元称武冈县“有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武陵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6]很明显,武冈县得名即来源于军事活动,其县级政区的建立就是直接位于军事要道之上。新宁县建制始于宋绍兴年间,其起因在于绍兴初年杨再兴起事于此地,平定之后,南宋政府于此立新宁县,这又是一来源于军事活动的政区建置。另有当地新化、绥宁等县的建制来源皆类似于此。因此,邵阳地区的县级政区设置与军事也有密切的关系自不待言。
二、武冈军、宝庆卫的设置
邵阳地区的驻军历史,从城市形成的规律看,自古来就有,但文献记载已经磨灭。现在见于文献记载者,为唐肃宗时期朝廷于邵道之间置军,这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按当时置军是“以申泰芝故”,但“其名号人数多少,史不详记,今无得而言焉”。[7]据说申泰芝是一个以宗教旗号发动叛乱的人,故当时称之为“妖人”而被镇压,于邵道之间置军是为特殊时期军事政区。今邵阳地区多有申泰芝的民间传说,传说其修道之处的佘湖山即位于今邵阳地区;而宝庆十二景之一的“洛阳仙洞”,亦与申泰芝的传说有关。从申泰芝活动的位置看,所谓“邵道之间”可能以邵阳地区为核心,军事管理区域范围则包括当时的邵州和道州等地。
邵阳地区正史能够考证真实情况的正式军事政区为武冈军。武冈的军事政区设立较早,自北宋以来便为军事特区(军事州)。武冈本属邵阳地区,三国吴属邵陵郡,以后建制都在邵阳地区之内。武冈地自古来多有瑶人聚集,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军事地理形势较之邵陵亦即后来的宝庆更为复杂些。宋时人王象之称武冈位于“黔山之山赞,巫水之石番。控制溪洞,弹压诸蛮。可为军以制溪洞,军当湖南僻处,接畛广西,绵亘湖北”。[8]于是,北宋崇宁五年(1106),武冈县升为武冈军,[9]武冈成为一个军事特区。军是宋代的一种军政合一的行政区划,“宋代一般于边关扼塞、道路冲要、山川险僻、多聚寇攘之所以及农民武装起义频发地区设军,往往驻剳军队以控制形势”。[10]军分州级和县级两种,武冈军是北宋时荆湖南路设立的唯一的军,也成为和当时的邵州平行的州级军。
宋代的武冈军是典型的军事政区,后世这一地区的行政区划多少带有军事政区的特点。武冈军在元改名武冈路,明洪武九年降为武冈州,重归宝庆府管辖。但是设有守御武冈千户所,为军事建制。鉴于武冈的军事地位更为重要,守御武冈千户所则更具有行政区划的特点。因此,武冈地区数百年间曾经是和邵州(宝庆)平级的行政区域,其后又成为宝庆府的军州,直到明清以后,其军事政区的色彩较之邵阳地区其他县都要更浓一些。
至于邵阳,宋代有于邵阳置厢军的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以宋理宗潜藩升邵州置宝庆府,邵阳地区军事地位骤升。元代在此设有宝庆路元帅府。到明洪武年间,宝庆卫正式设立。由于宝庆地区的军事地位较为重要,明初经过反复争夺,宝庆卫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据孟凡松考证,宝庆卫在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正月,徐达遣千户胡海取宝庆路后即行设置,但随后宝庆迅速失陷,遂迁卫于益阳,虽洪武元年再取宝庆,但宝庆地方仍不稳定,至洪武五年(1372)底方迁回。[11]明代,邵阳地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成为湖南西南的核心地区,卫所也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行政中心的军事控制而设,分布于宝庆府范围之内,与宝庆府同时存在。
一般而言,明清卫所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制度而存在的。但在某些地区,卫所实际上是明清两代的一种特殊的疆土管理方式,亦即是一种特殊的军事政区建制,这主要是指实土卫所而言。以邵阳地区的宝庆卫而言,应该属于一种“准实土”的卫所。这类卫所,分布在府州县境内,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具有一定的行政区划意义。[12]无论是武冈州还是宝庆卫,均带有一定的军事行政区划意义,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邵阳地区的军事政区建制史,可以说是邵阳政区发展史上最为独特之处,对邵阳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军事政区与邵阳地区的民风
区域社会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区域社会蕴藏着许多社会学研究所极富价值的区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的。[13]中国古代区域分割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邵阳地区形成独立的行政区划也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其地域属性不可分割,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地域特点铸就了一个地方的民风。独特的军事政区建制历史,为邵阳民风乃至邵阳精神提供了深远而广阔的来源。
军事政区对邵阳地区剽悍聪敏的民风提供了基础。由于邵阳地区一直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里的民风自古以来即是较为剽悍的。同时,军事屡兴,人民生存状况较为艰难,故多有恶劣的生存斗争,民风趋于奸巧也是势所必至。东汉末年郑浑任昭陵令,当时邵阳地区“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14]这是正史关于邵阳地区最早的记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因此“不念产殖”,但其“剽轻”的民风特色却已经很突出。这一民风延续时间很长,是所谓“地接溪洞,好勇尚俭”[15]者也。翻阅历代史志,邵阳地区兵乱、蛮乱时而有之,亦是民风之反映。康熙《武冈州志》述武当地民风“乱则相弃,平则互争。甚至兴讼射利,辄称奸淫;且田产久经出赀,动云侵占;奴仆多背恩养,尤肆友噬。沿袭不已,诅诈成风”[16]云云,奸巧情形令人惊异不已。按地方志乃是当地政府云集乡贤所修,多有颂扬当地民情风俗的成分,盖不会自相污蔑,武冈州志所载当地奸猾的民风情状盖当时情况之反映。实际上,恶劣生存环境之下生成的强悍的民风,湖南地区有俗语云“天上九头鸟,地上宝古佬”,此“宝古佬”即是邵阳人也,虽似奸巧之讥,然也有佩服其聪敏之意。邵阳地区军事建制影响下亦多能产生坚韧执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其正面意义不容忽视。
军事政区对邵阳地区忠勇为国的民风提供了基础。奸巧趋利是军事环境下难于生存的环境所致,在国家危难之时,邵阳地区也出现过非常多的志士仁人为国捐躯。光绪《邵阳县志》谓“其民朴俭而勤事,士尚气节务实学”,[17]康熙《武冈州志》也云武冈人“素敦气节,推重诗书”。[18]晋朝时祖约叛乱,桓宣在武昌危急之时,有“邵陵人陈光率部落数百家降宣,宣皆慰抚之”;[19]王敦之乱,邵陵人周崎在被“临以白刃”的情况下,英勇殉国。上述几则材料可见,这时候邵阳地区还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但已经多次出现忠勇之士英勇报国的行为。此后,历代邵阳忠勇之士层出不穷,像元军入湘,长沙以南率皆望风归降,“唯宝庆通判曾如骥死之”。[20]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看来,邵阳在近代历史上出现护国运动领袖蔡锷、“五四发难之硬汉”匡互生等人,绝非偶然,正是邵阳地区独特的军事文化熏染的结果。
军事政区移民较多,为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础。军事政区特别是明代以来的卫所,卫所军籍很多是由外地移民构成。这些外来移民与邵阳本地原有居民、少数民族充分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社区。邵阳在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一种外向的性格,因此,明清以来,外出随商帮营生的邵阳人很多,影响及于全国。如清代汉口汉正街水陆交通要道之上就设有专门的宝庆码头,附近即是宝庆会馆、宝庆正街,乃至衍生出二街八巷,可见当时宝庆商帮规模之大。外出经商经历各个地区的历练,也受到更多地区的文化熏陶。邵阳地区也因此眼界更宽使得邵阳地区人文荟萃,出现了很多文化骄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音乐家贺绿汀、历史学家蒋廷黻、吕振羽等都是这片土地上的杰出代表。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9:617.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宝庆府[M].中华书局,2005.
[3]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62.
[4][晋]陈寿.三国志·卷十六·郑浑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510.
[5]张明庚,张明聚.中国历代行政区划[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92.
[6][北魏]郦道元著. 陈桥驿校证. 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八·资水[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8.
[7][清]黄宅中等.宝庆府志·卷四·大事典[Z].中国方志丛书影印道光二十九年刊本,1414.
[8]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卷六十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272.
[9][元]脱脱等. 宋史卷八十八[M]. 北京: 中华书局,1985:2201.
[10]李昌宪. 宋代的军、知军、军使[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111-113.
[11]孟凡松.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4) :110-118.
[12]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J].军事历史研究,2004,(4) :83-86.
[13]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09.
[14][晋]陈寿. 三国志·三嗣主传[M]. 北京: 中华书局,1959:1168.
[15][清]王先谦.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卷十九·风俗·宝庆府[A].湖湘文库本[M].长沙:岳麓书社,2009:367.
[16][清]吴从平等.武冈州志·卷一·风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康熙二年刊本,21.
[17][清]黄文琛等.邵阳县志·卷一·风俗[M].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光绪二年刊本,7.
[18][清]吴从平等.武冈州志·卷一·风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康熙二年刊本,21.
[19][唐]房玄龄等. 晋书·桓宣传[M]. 北京: 中华书局,1974.
[20][清]黄宅中等.宝庆府志·卷四·大事典[Z]. 中国方志丛书影印道光二十九年刊本,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