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片《不一样的天空》看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态度

2013-04-11张秀兰继军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阿尼爱伦残疾人

张秀兰继军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美国影片《不一样的天空》讲述了在一个小镇上,有个普通家庭,出现了许多变故。主人公吉伯特的弟弟阿尼智力低下;他们的父亲因压力过大而自杀了;他们的母亲因此而极度抑郁,不停地进食导致肥胖症;姐姐失业在家,承担着所有家务;妹妹爱伦不太懂事,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扮,还不时的发脾气,讨厌智力低下的阿尼,更因为肥胖的妈妈成为镇里的笑柄而感到自卑;吉伯特是一名百货店的送货员,每次送货都会带着弟弟一起去。因为要照顾弟弟和家人,他的大部分时间不属于自己。小镇的一些成员给予了这个家庭帮助与支持,但是小镇的另外一些成员却歧视、嘲笑这个家庭的成员。影片的最后,母亲经历了众人嘲笑的眼光后撒手人寰,孩子们为了让母亲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他们将母亲与她生活的木屋一同燃烧,母亲和房子合成了一体,永远地离开了儿女们;姐姐重新参加了工作;妹妹爱伦也迫不及待地转了学,离开了让她压抑、自卑的小镇;哥哥吉伯特带着弟弟阿尼随女朋友贝琪离开了小镇,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影片《不一样的天空》中不同角色对待残疾人的态度

由于社会大众缺乏对残疾人的了解,大多数人往往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如果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那么家庭的其他成员对残疾人的态度也不同。有一些家庭由于惧怕社会舆论压力,怕别人歧视、嘲笑他们,就会对残疾人采取隔离养护的方法,不让他们接触社会;一些开明家庭会让残疾人充分接触社会,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生活于社会大家庭中。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社会的所有成员不可能对特殊人群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区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不相同的。社会的一些成员对残疾人采取一种接纳、理解的态度,但是还有一些社会成员会对他们采取一种歧视、嘲笑、拒绝接纳的态度。

(一)家人对残疾人的不理解

残疾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现,可能会在这个家庭的内部引起两种不同的反应和结果:积极的和消极的。如果是积极的反应和结果,那么可以增加家庭的凝聚力,夫妻子女之间相互体谅,共同商量,共同承担起抚养和教育残疾子女的重任。但如果是消极的反应和结果,家庭中的成员就经不起这种严峻的考验,残疾子女的出现会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影片《不一样的天空》中爸爸因为阿尼的出现,心里难以承受,最终以自杀的形式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反应和结果。影片中妈妈因为丈夫的离去、家庭的压力也抑郁而不停进食,最终导致身体过度肥胖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妈妈由于过于肥胖只能呆在家中,生活不能自理,当朋友问候他妈妈时,吉伯特只是说她很肥胖,从中可以看出吉伯特对妈妈的一丝无奈还有一些歧视,家庭中的成员都很难接受妈妈的这种状态,那么社会的其他成员呢?

妹妹爱伦对这个家庭充满了反感和厌恶,她讨厌四处闯祸的阿尼,当阿尼要再次爬上高大的发动机的时候,爱伦只是很粗暴地把阿尼拉了下来。她从心理上对妈妈也是十分抵触的,她讨厌妈妈给自己丢脸。当妈妈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庭的时候,因为母亲身体太臃肿,抬下来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用吊车,在这个时候,爱伦的第一反应是说:“那会引来很多人的,那我会被很多人围观的。”爱伦最终没有从心底里接受母亲,也没有接受阿尼。当母亲和这座老房子合为一体,化为灰烬的时候,爱伦迫不及待地转了学,远离了这个让她极度压抑的家庭环境。

(二)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

一些社会成员由于不了解残疾人,可能会对他们表现出一种厌恶、拒绝、逃避、好奇的态度,结果就会导致残疾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加重,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在影片《不一样的天空》中,独自在街上闲逛的阿尼就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当他又一次爬上高塔的时候,被警察暂时扣押了起来。而自从父亲死后就足不出户的母亲,为此亲赴警察局。当吉伯特一家人出现在警局门口的时候,立即有很多人涌到了警局门口,小孩、大人的眼光中有着好奇、惊讶、嘲笑、歧视还有着不可思议的表情,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位肥胖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她需要承受多大的勇气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还有她身边的儿女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被社会当成了异类。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影响着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影片中肥胖的妈妈常年呆在沙发上,需要拐杖才能走动,她甚至无法上楼梯走到卧室,可以想象她在小镇中是个怎样的笑柄。镇中的小孩总是悄悄地潜到吉伯特家看看这位妈妈的身形是如何的臃肿,大人总不能像小孩一样去吉伯特家中,但是大人肯定会有和小孩一样的好奇心理,他们并不能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这位胖妈妈,他们只会认为她是一个异类。

(三)社会大众中的同情、可怜态度

社会成员对残疾人的态度也不尽一样。一些社会成员能够持一种同情、可怜的态度来对待残疾人。吉伯特在一个小超市里工作,上班时间也带的弟弟。超市的老板非常包容、接纳伙计的弟弟阿尼,经常送给阿尼一些小礼物。超市老板并没有因为阿尼天生智障而歧视、排斥他。但是超市老板对阿尼只是一种同情、可怜的态度。

(四)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态度

还有一些社会成员能够理解这些残疾人,会对他们表现出一种接受、理解、关怀的态度。贝琪的出现为吉伯特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当别人嘲笑、藐视阿尼的时候,贝琪从内心里接受了这个智力低下但是可爱友善的孩子,没有因为他异于常人而歧视他。因为答应回来陪贝琪看夕阳落山的吉伯特第一次让弟弟阿尼自己洗澡而导致阿尼不再碰水,最后是贝琪耐心地帮助阿尼克服了怕水的恐惧心理,阿尼勇敢一跃跳进了湖里。贝琪也没有因为吉伯特的妈妈过于肥胖而嘲笑她,当贝琪听说吉伯特的妈妈亲自去警局把阿尼带了回来的时候,她对吉伯特说:“你的妈妈很勇敢。”特别让人感动的一幕是,第一次妈妈见到贝琪说道自己以前并不是这样的。贝琪仍然是很善解人意地说:“我以前也不是这样的。”

二、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对残疾人态度的改善

(一)形成正确的残疾人观

残疾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残疾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通过教育、医疗、社会以及其他的社会补偿措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减。造成对残疾人的片面认识,在于人们总是用一成不变的观念或者模式去看待残疾人。许多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有错误观念:如残疾人是需要被照顾的弱者,因此他们会对残疾人报以同情、可怜、悲哀的态度;另一方面,有些媒体过分夸大了残疾人的缺陷,误导社会大众以为残疾人是可怕的,对他们避而远之。这些人们对残疾人的不理解更强化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新残疾人观用文明、科学、进步的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普通人与残疾人的关系,以及社会大众应如何对待残疾人。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存、教育、劳动、爱与被爱等的权利;社会应该向残疾人提供各种补偿手段,使他们能够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与技能;新残疾人观不再将残疾人视为社会的负担,而是视为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残疾人要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独立完善、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与残疾人的良性互动

首先从观念上,健全人应该把残疾人当成平等的社会成员来对待,这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融入主流社会的前提;还应该承认残疾人是权力的享有者,他们能够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决定自己的生活;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他们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应该肯定残疾人的地位与贡献;健全人应该与残疾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在平等、互助、共享的基础上与残疾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残疾人家庭氛围的改进

残疾人不仅是社会成员,更是家庭成员。由于残疾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何对待他们以及家庭的氛围是什么样的,要比社会成员如何对待他们以及社会氛围显得更加重要。有一些残疾人在家庭中常受到歧视、虐待,甚至被家人抛弃,这种情况不仅对残疾人不利,而且影响了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团结。

在家庭中,应该形成尊重、关心、理解残疾人的氛围,而不是一味地保护、隔离甚至歧视残疾人。残疾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主见,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首先应该承认残疾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能够理解、接受残疾人。同时家庭其他成员应以极大的耐心和真诚帮助残疾人,以满足他们不同方面的需求。家人和残疾人之间应该努力构建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家庭氛围。只有在和睦相处,互相理解、接受的家庭中,残疾人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为融入主流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1][美]彭尼·塔索尼.支持特殊需要[M].张凤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8.

[2]王培峰.特殊教育内涵的的概念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1(1):1-5.

[3]冬雪.评论新残疾人观及其对残疾人工作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5(7):7-11.

猜你喜欢

阿尼爱伦残疾人
世界级绘画大师,中国的莫迪利阿尼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两个阿尼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