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个案研究
2013-04-11刘秋波
刘秋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常州 21316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心理健康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当前,在全方位推进生命教育的同时,人们对学生特别是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很多有识之士也就此展开了研究和讨论,一体化教育模式和全纳教育的诞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特殊教育实践经验证明,学校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要为智力障碍学生服务。要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
我校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申报了“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这一区级教科研课题。本人围绕这一课题,对一位中重度自闭类智障学生使用创和谐教育环境策略、适时表扬和鼓励策略、提供展示的机会策略、开展“三适”的青春期性教育策略、进行康复训练策略、家校协同教育策略进行了心理干预,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现进行整理,供同行参考及补充完善。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资料
姓名:梅××,性别:女 年龄:12岁 身高:140cm 体重:32kg 仪表:身体矮小,脸上有雀斑,斜着眼睛看人 智商:45 所在班级:培智四年级 籍贯:常州武进
基本情况:该学生智力发展迟缓,属中重度智力障碍。妈妈生了弟弟以后,她主要随奶奶生活。
(二)不良心理问题表现
1.有自闭症倾向。此生敏感多疑,且心理脆弱,喜自言自语,喜欢一个人玩,常在校园中独自游逛或独坐楼梯。
2.上课意注意时间短。上课注意经常紧抱书包,或独自发呆。自控能力太差,经常撕自己的衣服,课本和作业本等。经常长时间盯着一个人或是一样东西发呆,傻笑,表情贫乏,呆板、或是有时候莫名其妙的紧皱眉头。
3.语言能力差。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表达逻辑混乱,常词不达意。
4.缺少自我防备意识与性意识。出现过被男同学带她进男生浴室,被男同学唆使在教室里脱裤子的情况。
5.道德判断能力差。总是去“拿”别人的东西,还要归罪于年龄小的同学,喜欢惹事生非,打人。
(三)情况分析
1.其父,也是智力障碍者,因此其智力障碍是先天性的。
2.由于出生后母亲照料较少,多数时间由奶奶照料陪伴。奶奶是文盲,故该同学婴幼儿时期缺少较系统的早期教育。
3.父母的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缺少家庭的温暖。同时从小被同伴们冷落,缺乏自信心。
根据该生的情况,其生应属于多动自闭敏感类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或只能集中于学习情景的某一方面,却忽视其它附带内容或对其感兴趣不强的内容,只满足于现有的学习内容,而对所学习的一些新的知识热情度不高,同时她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薄弱,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心理方面的表现均低于正常儿童。
(四)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家庭成员:
父:43岁,小学毕业,无职业 母:42岁,小学毕业,在超市上班 奶奶:70岁,文盲,无职业
弟弟:11岁,三年级学生 梅××:见基本资料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因为家里还有个弟弟,所以梅××一直跟着奶奶生活,靠奶奶种菜,打零工供她读书。从小缺少父爱和母爱,性格孤僻。
个人成长史:
梅××足月顺产,未患有提示意义的疾病,身体健康,因出生后一年妈妈又生了弟弟,1周岁以后主要随奶奶生活,上过两年幼儿园,来特殊学校也是幼儿园的老师介绍来的,幼儿园的时候就出现过之前说过的某些情况。小学就在特殊学校读书,现在读四年级。教育者向其奶奶说起梅××是严重的多动症,奶奶带其医院就诊,并服药三个月,效果不明显后停药。
2.学校背景
班级环境:
本班有11名智力障碍学生,其中中度智力障碍学生5名,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6名,梅××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本班学生比较乖巧听话,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学校环境:
学校目前包括两类学生:聋哑学生和智力障碍学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有康复室,语训室,活动室,绘画室,心理辅导室等,去年学校成立了培智组成立了健康教育课题,学校很重视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请多次邀请心理专家为老师做讲座,让健康教育老师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
二、 教育策略
(一)创造和谐环境策略
首先为其创设和谐的学校环境。课余时间尽量安排班内的同学和她一起玩,课堂上组织多和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她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力争把她从封闭自我的圈子中引领出来,同时教师还尽量多关注她,如课上经常提问其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让同伴帮助她来回答,尽量让她体会到同伴的友爱和班集体的温暖。在一次常州市校际公开课上,我首先让她上台做自我介绍,当时她一直低着头,声音很低,我当着很多听课老师的面还是给了她很大的鼓励:“梅××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她能站在台上为大家做自我介绍,已经很了不起了,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随即台下一片掌声。在随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提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慢慢的发现,她敢于直视老师,敢于抬起头来回答问题了。这样类似的训练经历了约半年,发现她基本能融入集体中,与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了。
(二)适时表扬和鼓励策略
适时表扬和鼓励。当梅××出现某一良好现象时适时予以表扬,而且对她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强化:有时是肯定与信任的微笑,有时候点点头示意表示赞赏,有时候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动作,有时候给点物质鼓励:一块橡皮,一颗糖果。只要能抓住表扬和鼓励她的机会,就能看到她灿烂的笑容。一次,我在操场上看见她主动为低年级的小朋友擦鼻涕,我没有去惊动他们,而是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用自己的手机拍下了那一幕!在那周的班队活动中我就组织了一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主题班队活动,在“我身边的好人好事”环节中,出示了她帮助低年级小朋友擦鼻涕的那一幕,同学们看到了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我也号召全班同学向她学习,这时终于看到她那久违的笑容。
(三)提供展示的机会策略
课堂多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课堂上多让梅××回答问题,并发挥她记忆较好的优势,多让她领读儿歌,或有意识提问浅显的问题,使她对学习产生些兴趣。课余时间,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疏导,多与她谈心交流。此外,学校举办的活动尽量让她多参与,学校不办的活动班级举办,让她多参与。如学校古诗背诵比赛、儿歌背诵比赛、广播操比赛、穿衣穿鞋比赛让她参与,班级的写字比赛、扫地比赛,让她在各项活动中争取获得好成绩,树立她的自信心,以让她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开展“三适”的青春期性教育策略
适时、适度、适当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我对该生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青春期性教育,力争使她形成健康的青春期性心理,并促使她遵守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我针对她的年龄和心理需求通过讲童话故事,播放简单的教育短片,对其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由于她的认知水平比较差,所以应该辅以适当的图画来帮助她提高认识,让她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时一种科学的规律,男生女生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同时让她懂得 “男女有别”,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还特意变了一个短剧,利用班队活动时间让比较好的学生来演一演我们,然后让她找出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通过情景再现,让她真正的明白道理。
(五)进行康复训练策略
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梅××现状确定教育康复训练的总目标:运用感统康复训练的为主要手段,遵循儿童发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梅××的心理、生理和病理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器材进行补偿性训练,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的发育,并为以后的教学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围绕这个总目标,又确立相应具体的分训练目标:对梅××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计划每周对其进行两次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让她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让她将对外界的体验逐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让她处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六)家校协同教育策略
家校协同教育。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是教育者和家长的责任,老师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缺少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就失去了很好的教育契机,老师有义务向家长介绍一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就能让家长在各种场合对孩子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通过家访,电话联系,让奶奶到学校来面谈方式,以了解梅××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以达到多方协作共同教育的目的。每年临近春节,在我校党支部的倡议下,由党员带头,班主任老师牵头,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开展了“情系特困生冬日送温暖”活动。因为梅××家庭困难,情况特殊,我利用这次“送温暖”活动的机会,进行一次有目的的家访:我把梅××在学校的进步和基本情况向其奶奶汇报一下,然后向其奶奶了解一下她在家的表现,通过交流,我们一致认为,最近梅××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家也能主动帮助奶奶做家务了,不像以前经常独自一人盯着电视看,是不是的也会跑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但有时候也会发脾气,撕东西!对于梅××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的家校协同教育。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梅××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效果与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对其进行近两年的综合教育,梅××在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在学校和同学有说有笑,也开朗了很多;上课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讲了;能够主动和同学在一起上体育课、做游戏;也爱干净,爱打扮了;也知道主动和男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会去伤害自己和别的同学,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和欢迎。
但可惜的是,梅××的自闭倾向偶尔会出现,心理问题还时有出现。如有时仍会独自一人默默地啃手指,有时候会管不住自己,仍打年龄小的同学。对梅××心理问题的纠正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和引导她,同时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特别是专家的指导,及配合医疗、康复手段,才能够取得成功。
四、总结与反思
教师把满腔的爱心化作春雨,化作雨露来滋润一颗干枯的心灵,即使是智力障碍儿童,也会感动。在对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坦诚无私的爱,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智力障碍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下几点也值得重视:
(一)引导与约束相结合
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能力差,他们难理解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不会自觉地用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正面引导,如树立模范典型,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向好的同学学习。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反复的强化训练,按道德准则标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增强生活情趣,经常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读一些能理解的故事、诗歌、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等,对智力障碍学生的美德行为和高尚情操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情感是人们沟通的桥梁,智力障碍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在辅导梅××工作实践中我领悟到:世界上最珍贵、最纯洁、最脆弱的情感就是智力障碍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我们教师最该珍惜,最该呵护的情感。
(三)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智力障碍学生最终也要回归社会,因此要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让智力障碍学生参与社区生活,感受社会,让智力障碍学生明白并逐步做到与人合群和合作,同时,让社区居民理解和尊重智力障碍学生的权益,处处关心和帮助智力障碍学生。为智力障碍学生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云英.智力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3]刘全礼.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特殊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