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特殊教育专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3-04-11李彦群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康复专业学校

李彦群

(邯郸学院教育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1)

特殊教育是反映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窗口,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从2010到2020年,要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的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具有从事特殊教育教育和康复能力的人才的一门学科,高师特殊教育专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如今,我国拥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21所,能否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专业建设的进步,是摆在高师特殊教育专业面前的问题。因此,必须具备前瞻性的眼光,明了特殊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拓展、细化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方向

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狭义的特殊教育观念进展到广义的特殊教育观念,以前不在人们特殊教育视野之内的普通儿童也可能需要接受特殊的指导,特殊儿童由原先的“残疾”的标签转化为暂时需要接受特殊的教育和指导的代名词。因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仅仅是到特殊教育学校担任教师工作,他工作的范围扩展到各级各类凡是不能依靠普通教育获得发展的儿童,比如康复机构。在融合教育观念的大背景下,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可能到普通学校里担任巡回指导教师,这对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笼统的学习特殊教育基础知识,而是应该细化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范围,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更好地为特殊儿童服务。

首先是增设新的专业,培养多样化人才。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紧符合时代的要求,契合社会的需要。以前,特殊教育专业一般是隶属于教育系,学生系统地学习全部的特殊教育知识,并没有就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专门学习;后来大学(学院)规模扩大后,系部升格为二级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也升格为特殊教育系,但是在特殊教育系下,仍然是沿袭旧有的思路,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实现突破。。因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仍然和以前一样,没有大的变动,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特殊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现在,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应该增设新的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当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象手语翻译、社区康复、残疾人职业教育等。增设专业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特殊教育的系统化的观点和认识。

其次是改造旧的专业,划分新方向。原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亟需进行变革更新。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盲聋教育在逐渐向普通教育的升学教育靠拢,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承担基础教育教学的师资,而原有的高师特殊教育培养体系不能塑造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力量,因此,“双学位教育”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是学科教育的学生在保证修完本专业所需学分后,辅修特殊教育专业的某一方向的基本课程,学习合格,授予双学位,具有承担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大的特殊教育专业背景下,划分特殊教育的方向,更加注重特殊教育领域的康复、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儿童的康复工作的能力。改造旧的专业,目的是使学生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现教学是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的目标。

再次是强化专业思想教育,使之贯穿整个本科阶段。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应该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对特殊教育的热情,树立服务残疾人的高尚情操,建立学习特殊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残疾人事业是一种需要人无私奉献的职业,没有爱心、耐心、恒心,很难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往往会半途而废。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进行入学教育,告知学生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作用和对建立“和谐社会”意义;四年教学期间,除日常教学外,更应该让学生到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儿童福利院等机构见习,真切了解特殊儿童的现状和需求,端正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巩固特殊教育的专业思想,增加学习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动力。

最后是强化教育实习的作用。教育实习是师范类专业学生获得教师资格和毕业证书的必经之路,但是,长期以来,很多高师特殊教育专业把教育实习看成可有可无的一项活动。在确定好实习时间后,由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地点,实行分散实习,基本不委派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能否锻炼实践技能,能否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否真正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转换的平稳过渡,没有被纳入到特殊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中。现在,很多特殊教育学校抱怨,招聘来的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胜任教学和康复工作,还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应该强化教育实习的重要性,并严格要求教师和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保证教育实习的顺利开展,为未来承担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改革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成立,这是我国高师所建立的第一个特殊教育专业。20多年来,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有21所高校建立特殊教育专业或者设置了特殊教育方向,还有许多院校正在谋划设置特殊教育专业。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呈现出热烈的场面,但是,令人尴尬的是,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不尽如人意。除一部分毕业生经过招聘考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外,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培养模式侧重与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特殊教育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竞争能力差、就业面窄,因此,必须改革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使之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管理的日益科学,高师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的表现就是突出通识类课程,强化技能类课程。无论是课时比例,还是学分数,专业课程都被大大压缩。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特殊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供学生选择。目前,网上选课的技术手段已经不再是障碍,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特殊教育类、康复类课程,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从特殊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来说,要从横向的角度,合理安排课程,积极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增加学生的特殊教育知识,增强特殊教育专业为学校发展大局服务的职能;同时,积极推动特殊教育专业“双学位”的发展。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修够要求的学分,并且成绩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可以辅修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课程,经考核合格,达到足够学分,则毕业时,除授予特殊教育专业的学位外,再授予相应的辅修学科学位;反之,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三年级时,辅修《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基础课程和《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之类的专业课程,经考核合格,授予两个学位。

应该加快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更新速度,以前,特殊教育专业基本是按照传统的残疾人分类开设课程,而且基本上是按照狭义的残疾人分类设置课程,即以《特殊教育学》为基础,以智力落后、听觉障碍、视觉障碍三类心理教育为主干课程,辅以教法类课程、自闭症、超常儿童教育等课程。随着特殊教育认识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色彩。在这一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做了有益的探索,拓宽了课程门类,开设了 《运动康复》、《作业康复》、《感觉统合训练》、《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残疾儿童康复基础》等课程,为其他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每所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均可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需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运作中,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框架,使学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整合优化某些课程,如《智障儿童心理教育》、《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教育》、《视觉障碍儿童心理教育》等专门讲授的课程可以减少在《特殊教育学基础》中的讲解比重,少讲或者不讲;要开设与学前教育交叉的课程,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等课程,还有些课程,开设时间可以提前,如《特殊教育史》等课程,使学生及早认识特殊教育领域的现象和规律,培养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

在奠定特殊教育专业学科基础的条件下,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毕业后,需要迅速适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和康复工作,因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应该参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要求。目前,聋校、盲校一般使用普通学校教材,近几年,“杜郎口教学模式”影响了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聋校、盲校等,均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基层学校的教学需要,要强化学生的盲文、手语的学习,加强舞蹈、美术、音乐的课程的学习,尽可能的把技能的学习和到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实践相结合,塑造并巩固实践技能;更新教育实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扎到实习学校,学习各种经验;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教法类课程,要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相结合,不能闭门造车,既不能片面的讲理论,也不能片面的重实践,而是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的技能教学的新探索。

三、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师生科研水平,指导教学和实践

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科研能力和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决定着特殊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和学生积极投身科研中,利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首先是在教学实践中找到解决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案。鼓励学生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按照一般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前三年是理论学习时间,最后一年是包括实习、毕业论文在内的实践技能锻炼时段。在理论学习期间,鼓励学生到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见习,撰写见习心得或感受;同时可以用课程论文代替考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运用调查、观察、统计的方法,把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解决的办法,形成可以通用的方案。这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科研的成果可以指导实践,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促进问题的提炼,互相促进,推动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

其次是加强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科研工作的管理。高师特殊教育专业要想有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展示出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影响力来,否则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就只能是在较小的圈子里,自娱自乐,纯粹是一小部分人的工作需要,而不是服务于大众的一项事业。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对政府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的影响、编订适合特殊儿童需要的教材和读物、指导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等。这种影响力,不是短时间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就能得到的,是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特殊教育各种现象的结果,是经验、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积淀。

第三是教师科研工作的管理要建立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激励机制不仅仅要给予经济奖励,更多地要从教师的长远发展上给予指引,让教师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确立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教师的科研工作的管理要鼓励教师研究真命题,研究实际问题。所谓真命题,是在教学、实习中,发现的足以影响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扫除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为了研究,去做研究,充其量达到了科研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在自我满足中浪费时间。当然,特殊教育专业的科研管理部门也不能急功近利,汲汲于要求教师满足考核目标,不达标者扣除科研经费或者津贴,这种短视的行为势必将影响特殊教育研究的提高,将会出现很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垃圾成果,长远来说,对个体,对整个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四、促进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边缘学科,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如今,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资的学历水平,没有硬性规定,许多教师通过在职培训,拥有了本科或者硕士学历,而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则一般要求具备硕士学历,部属院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甚至要求新入职教师具有博士学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还不很合理,比如仅仅依靠拥有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去从事教法类课程的教学或者康复类课程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促进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个人的发展与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教师个人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中,为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特殊教育专业要组建教学团队,选拔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带领整个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高师特殊教育专业要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规划,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根据师资建设规划,教师可以确定自身发展的路线,能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进步,而不是依循资历,固步自封,没有头绪的发展。

较高的学历只是意味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另一道门槛。无论是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地更新特殊教育知识,及时查阅国内特殊教育研究领域领先的著作和杂志,阅读国外高水平的原著,保证教学内容能紧跟时代前沿和学术发展的趋势。

各高师特殊教育专业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一般来说,老牌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其水平较高;新建本科院校和新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学校水平较高的学校帮助水平发展不足的院校,共同促进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有条件的专业可以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坚持每年要求特殊教育的专家、学者到地方院校中讲解最新理论进展和发展趋势,开阔一般教师的视野。制定规章制度,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者由官方指派,前往学校进修。站在最前沿的角度,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都能起到引领特殊教育发展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双师型”教师是20世纪90年代末起源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说法,近几年,逐渐引入到工科教育,甚至师范教育中。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必要提高教师对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了解和认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胜任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教师应该精心钻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投入极大的热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想让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迅速适应教学,就必须把高师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培养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的意识,而不是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闭门造车,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投身特殊教育的激情,反而因为僵化死板的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高师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和基础特殊教育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特殊教育事业正面临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高师特殊教育专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殊教育事业的总体进步,离不开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因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应该适应社会的要求,协调各种要素,群策群力,培养出应用性的特殊教育领域人才,以此推动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科研工作等进展,为基层特殊教育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保障。

[1]曲学利,吕淑惠.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6):71-77.

[2]张文京.特教师资培养与高师特教专业建设思考和行动[J].现代特殊教育,2009(9):15-17.

[3]赵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任务、缺失与发展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06-107.

[4]王顺炎炎.高校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8):99-102.

猜你喜欢

康复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