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刍议
2013-04-11陈艳丽
陈艳丽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事政治等知识板块。其中采撷了中华文化的部分精华,但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知识的涉入量明显偏少。习俗文化内容缺失或偏少,不仅无助于中华民族习俗文化的传承、创新,而且不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归属意识和凝聚民族共识。这种状况如果任其长期持续下去,将有损于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基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习俗文化知识内容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1 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具有彰显民族特色、承载民族信息特质的习俗文化,既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亦是其得以传承延续的载体。然而,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融入习俗文化程度和现状又如何呢?实而论之,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况不容乐观。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习俗文化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习俗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本身不仅不相悖,而且是彼此联系的有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系列课程组成。下面,将以其与习俗文化相契合的直、间接距离与密度为切入点逐一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部分知识点与传统习俗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的联系,譬如爱国精神与端午习俗、民族精神与中秋习俗、敬爱美德与重阳习俗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与习俗文化关联亦较为密切,譬如革命先烈孙中山与植树习俗、中山装服饰习俗的联系等。从表面层次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好似与习俗文化联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章节里说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教学中导入习俗文化正是其题中之意。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习俗文化联系不够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习俗文化融入教学的意识淡薄,融入的程度极为有限。首先,从教材内容的编写角度审视,表现为习俗文化知识点的缺失。通览上述四门课程内容可以看出,可以融入相关习俗文化的知识点还是有较大空间的,而且有的知识点本应与习俗文化建立较紧密的联系。但在编辑教材具体内容时,不仅在教学知识点中并没有明确体现出和习俗文化的关系,即便是知识延伸部分,真正融入了习俗文化成分的内容也不多见,如此一来,爱国、爱家、爱民族等何以着陆?“爱故乡,就是爱脚下的土地,就是爱饮食风俗、仪式中包裹的文化风味。”[1]众所周知,习俗文化承载着丰富而多样的民族信息。在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时,若一味疏离习俗文化、淡漠民族本真文化,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传统习俗的误解: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就是休息假日,服装与服饰习俗就是特定场合穿着或展示的装饰物等。其次,从教学过程看,若真正做到将习俗文化有机地融入教学当中,需要施教者分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理解、消化、掌握直至融会贯通。一些施教者不是去主动拓展,而是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致使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了无新意。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传统习俗文化,也超出了现行教学大纲的书面规定,有些施教者也不愿意打破教学常规。第三,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文化基地,而选择习俗文化教育基地的几乎没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习俗文化的空场,也因此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土壤中民族文化元素的缺失,给异域文化留下了进驻的空间,进而形成了文化殖民主义的“在场”[2]116。当下,西方价值观念大行其道,传统习俗文化被边缘化亦在常理当中了。
2 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其所承载的民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集体记忆、传统模式等民族信息,既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发生、发展和传承的,又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将有助于增进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历史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凝聚大学生的民族共识,提升民族认同感。
2.1 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丰富民族知识的迫切需要
民族是伴随历史的演进,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等特征,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等因素作用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典型共性的群体。其客观特质包括地域、语言、宗教、体貌或共同祖先,而主观特质的核心则是对自身民族性的认知、认同与情感。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无异,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共有象征物和集体记忆等积淀下来,与之伴随的洪荒故事、神话、传说、史诗、歌曲、口语、谚语等汇集、口头传说;一些信仰、仪式、风俗、宴会与节庆等渐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工具、建筑、手工艺品、服饰、食物与药物等成为丰富的物质习俗的载体,舞蹈、民歌、戏剧、游戏、皮影、木偶戏等演绎成音乐歌舞传统。如此等等,代代相习,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进而升华为习俗文化,为广大民众所享用和传承。其范畴更涉及物质、制度、精神、语言等全方位。
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所谓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观念、价值标准等持续拥入,遮蔽甚至取代了国人对自身传统的判断或反思[2]115,承载丰富民族内涵的习俗文化亦首当其冲。以节令习俗为例,调查资料显示,众多大学生热衷于欢度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万圣节、平安夜和圣诞节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却兴趣淡薄,对传统的岁时节日习俗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知识更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一无所知者。显然,这与盲崇西方、猎奇趋新不无关系,譬如“对英语的盲目认同和过分强化,使民族文化逐渐沦落为一种‘弱势文化’”[2]116。在西方文化的强势作用下,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洋为中用且为体”的知识教育格式,逐渐淡忘或疏远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习俗文化。试想,如果继续忽略对大学生学习、认知中华优秀习俗文化的教育引导,那么,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有可能遭遇断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代表着中国的希望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当他们对自己的民族传统、集体记忆等民族知识知之甚少,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众所周知,渗透着民族传统、体现民族精神的习俗文化是了解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窗口,而当下严峻的情势表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习俗文化,不但具有必要性,尤其具有迫切性。
2.2 是培育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意识和提升民族认同的现实需要
族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本民族命运的关注,不会自然产生,需以丰富的民族情感为前提,而丰富民族情感的形成,离不开后天环境,尤其是成长和学习环境的感染、熏陶和培育。习俗文化教育即是培育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古人云:“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就是说,生活在民族群体或环境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特定民族习俗的影响和规约。习俗对族体成员的影响真可谓潜移默化、无时无刻。然而,基于现实语境,对传统习俗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其影响力日渐式微,直至造成人们的民族情感淡化、民族意识弱化,任此下去,持久恒定的民族共识将难以达成。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族共识一旦缺失,其生存发展都将是极其危险的。想要纠正这一文化偏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特别是“人才把关”的高等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意识当在情理当中。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融入习俗文化相关内容,让承载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共识象征物和传承模式,富含民族精神的习俗文化,祈使大学生再现民族集体记忆,激起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起到培育民族感情、凝聚民族意识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一旦以民族共同体为情感投射对象,逐步形成民族共识,民族认同即能得到显著提升。
3 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习俗文化以纷繁复杂的事象为载体,涉及经济活动、社会关系、上层建筑、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通过深入探析可知,习俗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演示着人类历史活动的轨迹,渗透着民族传统,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是观察和了解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窗口。同时,亦应看到:在复杂的习俗事象中还羼杂着一些落后的、有待破除和改进的陋俗。对此,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理性,善加识别,择而采之、优而化之、活而用之、恒而久之,方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1 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教学改革和实验创新的重要方面。但习俗文化良莠并存是不争的事实,为避其弊而舍其利非明智之举。鉴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习俗文化,须做到:
第一,辨伪求真。习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民族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3],其间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和规律揭示,亦会烙刻如原始蒙昧观念、封建伦理纲常等特定印迹,不乏落后甚或愚昧的陋俗。那么,教学中应当如何对待习俗文化的这一复合属性呢?诚如恩格斯言:“问题决不是要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把那些在错误的、但对于那个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唯心主义的形式内获得的成果,从这种暂时的形式中剥取出来。”[4]习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进、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精华与糟粕杂陈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加辨识,将其条分缕析,就习俗文化的感性材料,做到辨伪存真、去粗取精。善于挖掘蕴藏其中的人类智慧、能够激起现代文明与之共鸣的部分,为我所用。
第二,古为今用。习俗文化包括生产、住居、饮食、服饰、商贸、交通、艺术、娱乐、医药保健、血缘、地缘、业缘、人生礼仪、岁时节令、信仰、宗教、哲学、伦理、方言、俗语、谚语、谜语、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领域或事项,具有鲜明的类型性、地域性、民族性、集体性、传承性、传播性、稳定性、变异性、服务性等属性,以及教化、规约、维系、调节等社会功能。事物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习俗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成分,因能正确地反映自然和社会规律,虽流传至今,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并启迪现代文明。习俗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5]。因此,继承优秀习俗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而又能彰显时代特色,是对待习俗文化应持的科学态度。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将习俗文化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古为今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亦有助于优秀传统习俗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创新。
第三,适时创新。从习俗文化的稳定性而言,其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相对长期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习俗文化的变异性而言,在其传承和传播过程中,也将会自发和渐进地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承载民族传统特色、体现时代内容是习俗文化的题中之义。只有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才能不失民族本色;只有适时文化创新,才能永续民族活力。创新,可谓民族振兴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立足这一视角而言,习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科学创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立足于时代变化、文化多态的客观实际,以传统习俗文化为体,进而将现代文明、外来文明的精华融入其中。也就是说,对待习俗文化的应有态度不是固守,而是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因时而变,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者要能以开阔的文化视阈、活跃的思维、开拓创新的主动意识,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得到强化的同时,借助现代文化传承方式,合理阐释、充实习俗文化,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3.2 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确切地说,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具有普适性,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而是融入与习俗文化有较大相关性的章节或某些教学知识点。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者既要充分利用习俗文化资源,发掘其潜在价值,又须把握分寸、灵活运用,积极探索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3.2.1 以师资培训为契机,着力提高教育者的文化修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的程度和所起的效果如何,教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示范,不仅其自身的文化涵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化丰欠程度,而且教师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治学精神、创新实践等各方面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块主阵地,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此,授课教师需要可持续性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活动接受新内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接受再教育,不仅要学习课程本体知识,还要学习能体现时代内容的知识,同时还要意识到学习传统习俗文化之于培育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充分认知习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习俗文化教育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要着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团队,常态化地开展习俗文化的主题活动,凝聚教学共识,科学研讨教学内容,交流、提升教学方法,从而使习俗文化的融入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2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学环节中主动涉入习俗文化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知识传授、教育示范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修养、法律基础、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在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想有效地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就离不开课堂这一主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当然,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仅仅指单一的课堂授课过程,而是包括围绕课堂教学所展开的备课、授课、辅导、答疑、考核等系列环节。授课教师惟有博览资料、充分准备、认真撰写教学方案、切合教学内容,真切领会并切实把握习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传载的信息,才能将相关学习信息不折不扣地传授给学生;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习俗文化知识融入授课过程,才能将一般的说理内容讲解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才能激起学生更浓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有效识记;融入辅导环节,耐心辅导、细心答疑,才能增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准确度、深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牢度、稳定度;融入检查考核之中,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敦促学生学习的勤奋度,才能真正检验教学的效度。
3.2.3 以实践验证为载体,积极开展习俗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包括以系统理论知识讲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亦包括在相关理论知识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习俗文化的知识教育,要求体验性、实践性和现实感要强。实践证明,现实感知和亲身体验等效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具有体验性,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对抽象理论的讲解,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体验,则便于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适度引导、施之以教,必有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通过亲历、亲见等实践验证,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丰富习俗知识,树立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提高对社会现实的辨识能力;通过授教者适时、适度地串接点拨,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将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尽可能创造相关条件,建立稳定的习俗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临场亲历,再同步开展问卷、调研、走访、研讨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做到材料查阅与实证分析、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4 结 语
概而论之,任何民族,只有使体现价值信仰、习俗观念等民族文化有效传承,才能在与“他族”的交流互动中彰显民族特色,才能以“我族”身份跻身于世界民族的行列中。“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拥有特色鲜明、样式纷呈的习俗文化”[6],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优秀习俗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共识、提升民族认同,才能使中华文明得以更好的传承、创新并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佘宗明.“乡土文化课”的意义指向[EB/OL].[2012-07-15].http://guancha.gmw.cn/2012-11/09/content_5623955.htm
[2]张首先,马丽.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J].天府新论,2007(6):115-116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
[6]唐建兵.民族构建与国家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2012(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