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

2013-04-11寿永明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目标

寿永明

(绍兴文理学院 中文系,浙江 绍兴312000)

伴随着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数将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我国三类高校所选择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类型看,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做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近几年政策推动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唯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总体上看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审时度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位置,进一步冲破传统“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其间,经历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三部曲”。目前,已构建了具有理论先进性、系统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三四五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较为科学完整系统地回答了“如何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一、厘清“培养什么样人”的目标定位,抉择“如何培养人”的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是课程教学模式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把一般人力资源转化为应用型人力资源的过程,而学生是否具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决定这一转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而,与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应用性、较为复杂性、实际性 (专业性)三个特征,同学术型人才的能力相比,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手段、工具、技术解决问题而非知识的原发现、原创造能力,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相比,是解决较为复杂问题而非简单问题的能力,其能力指向与专业所对的行业岗位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直接对应,因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知识、能力是一个特殊的范畴,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要,而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

反观我国传统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总其一点说,只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无视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课程教学模式的不同性质与特点,教学模式片面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的开发、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开发、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继而造成教学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统一刚性的局面。为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采用与传统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绝然不同的模式。质言之,就是要采用以能力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更注意强调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坚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放在首位,突出应用内容的教学,彻底改正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以知识传授代替学生能力培养的缺陷,使学生在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善于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应用知识正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特别是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扬弃。我们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以及高校分类体系的出现,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在服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自始至终坚持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学内容与方法因而有所不同,教学质量衡量标准与尺度亦当有不同的定位的原则,要克服以往无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理论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往往不对性质加以分析,不以特征为支点作不同的教学模式的状况,努力建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确定“应用实践、面向实际、学会学习”的三个核心目标,形成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整体框架

1.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为本位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来说,既是起点,又是归宿,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统领着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走向、过程,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鉴于此,结合我校目前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成为本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突破的第一个瓶颈,本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正是从这开始的。

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那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又是什么呢?通过改革实践与反复思考研讨,教师们共同认为,我校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也不同于以培养原始发现与创造能力为目标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创造性解决本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应用实践能力。所以这种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维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范畴。就知识而言,既要有系统的知识,以区别于技能型人才,又要以“够用”为限,而不是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所以“够用”之于我校的标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能力而言,“应用”是其出发点和归属地,在掌握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具有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上。这样的人才既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理论课程:坚持课堂教学是能力培养主阵地,理论教学是能力形成的重要渠道,关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寓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知识传授服务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应用等能力的目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及其它能力。

实验课程:寓能力培养于学生独立实践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设计技法。熟悉和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寓能力培养于学生真实的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之中,努力让学生在现代技术、工具与手段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能力。熟悉和掌握现代技术、设备、工具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其它能力和素质。

艺体类术课与技能技巧课程:不断加大学生自学自训的任务与要求,以获得核心技能技巧或技能技巧的核心环节在技能技巧形成过程中的迁移能力并进行自学自训为主要目标。

自主学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2.教学内容以面向实际为基准

我校现行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方面,除了课程门类和门数偏多、理论教学时数过多等外,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导向型课程体系”依然起着主导地位,而能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尚未真正确立。因而,要破解此处难题,根本的途径是要冲破传统“精英教育”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内容体系,改学科知识体系为专业教学体系,做到“面向实际”:即面向专业需要实际、面向教学需要实际、面向学生需要实际。

从学生将来从事的专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克服课堂教学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而与专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实验项目与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采取实验室负责提供选题与学生自带课题相结合,或完全由学生自主选题等办法,实现实验项目与学生专业实际需要的有机对接;把企业或相关单位可提供的实践资源与实践教学在技能、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真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实践活动明确指向专业实际,并充分利用企业或相关单位在资源、工具、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现代技术、工具与手段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填补知识与技能等空白,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3.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旨归

如果教学内容要面向实际解决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进课堂”的问题,那么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旨归则是着力解决“不是所有进课堂的知识都要教师讲”的问题。通过改革试点,教师们更加深切地感到:无论选择何种教法或评价办法,不在于教与评的方法或形式有多么完美,而在于教与评的方法真正引起了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磨练,在于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的好方法或好形式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旨归,重点推行了“教师精讲、学生自学相结合”,“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为辅”、“教师指导与学生独立实验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突出考核的综合性”等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精讲知识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运用为主,把基本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合理的自主学习的任务与要求,有效组织学生自学,倡导学生通过多途径、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倡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与团队合作,开展讨论式、互动式等实验方式组织学生实验;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平时作业或考核形式 (小论文、课程设计、调查报告、读书心得、案例策划等),采用“规范性评价为基础,创新性评价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成绩评价方式,采用“集体评分制度”与“规定加自选”等技能课程考核方式,开展以大作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等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作业或考核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完成平时作业等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巩固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需求,促进“以考促学”。

三、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专门出台《关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年来,共启动了四批五种类型三个层次涉及150余门课程的立项改革,并在工学院进行以学院为单位的综合试点改革,去年始,在已改革课程中施行了两批共30个学生学习团队建设项目,以配合与完善课程改革。我们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不断扩大改革范围,使三分之二以上教师接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洗礼,形成长久效益。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杨占苍.调整本科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N].中国教育报,2011-07-11(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目标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