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德育文化功能探析
2013-04-11路琳
路 琳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凸显高校德育文化功能的重要性
研究德育功能,离不开对德育的本质及其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所谓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规律,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对社会规范的价值认同,并通过内化和建构,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养成自觉行为的系统教育活动。因而,“德育的本质是对社会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道德素质之间关系的建构。即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道德素质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德育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水平,促其完成自身的价值重构,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①。从这一意义出发,任何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必须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现实需求。前者赋予德育内容以超前、引导、提升的力量,后者体现着德育活动的现实针对性或服务现实的功能。这两个方面的和谐运作,使得德育特别是高校德育既有引领现实的一面,又有服务现实的一面。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文化学派通常将教育的本质视为“社会客观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的一种互动”②,因而德育也就是社会伦理与个体精神的相互观照、相互影响。
从社会及其发展对人的需要审视和论述德育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德育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意义,由此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德育的功能带来了重要启发。所谓德育功能是指德育自身所具有的作用与效能,它强调的主要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受时代背景及其他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德育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以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曾经历过单一的政治功能观。所谓单一的政治功能观是指在认识上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甚至认为德育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德育的这种“泛政治化”一度成为我国德育文化价值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步克服了德育单一政治功能观中“左”的片面性,对德育的经济、文化、个体发展功能等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片面性,即所谓多元的“泛德育”功能倾向,认为德育无所不能。
从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出发,一般认为德育担负着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在这三项功能中,从德育的本质及其存在的现实出发,文化功能不仅是其他功能的基础,从逻辑上讲文化功能还是德育的首要功能。换言之,德育其他功能的发挥需要依赖甚至取决于德育文化功能的发挥,否则德育的实效性难以保证,因为“以文化人”是德育的重要特色,“文化育人”应成为德育的重要使命,这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尤其如此。生态文明对新时期高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德育文化功能的发挥找到了方向和定位。一方面,高校德育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整个社会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而理解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从而最终理解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刻含义。同时要求当代大学生勇挑重任,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出发,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提出,需要高校德育依据生态文明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涵,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途径,通过文化育人机制,遵循人的文化素质养成和实现规律,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德育的功能决定着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德育功能强调的是德育自身能够做什么以及有什么效能,那么德育价值突出强调的则是社会对德育的需要与德育功能的契合。受时代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德育重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比较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色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态观念日益增强,因而生态道德对传统道德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相对于传统道德而言,生态道德观强调以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首要主题,在整个道德调整领域内,重新还原与建构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根本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讲,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及时体现社会发展这一现实需求,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通过传递生态文化,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唯有如此,高校德育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因为“德育只有传授与当前社会现实需要相一致的道德与文化才有生命力”③。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德育文化功能的价值追求
(一)转变大学生的世界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矛盾向我们提出了深化德育文化功能研究的重要使命。德育文化功能研究的重心,应该围绕生态文化与人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是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文化理想。事实上,严峻的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从生态世界观出发,世界是包含着“人——社会——自然”在内的活的有机体,是具有内在联系、体现着规律性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里,人及其他生命一样都是值得尊重的存在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高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使大学生确立整体世界观或有机论世界观,使大学生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不是单纯以社会或人类精神为尺度,也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尺度,而是以自然、社会、精神的和谐统一为尺度,树立生态文明模式所要求的整体世界观,改变以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单向改造关系思维模式,以实践为中介,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核心,以生态过程和发展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科学地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对人的心理情感、意志和信念具有较强的影响,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理应成为高校德育文化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文化功能具体是通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现出来的,因此价值观教育构成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核心。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传播的是一种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基本宗旨和价值理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关键,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根本。显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其所内涵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不仅体现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是一种有机整体的价值观,它的本质是和谐,它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此,高校德育的重要文化功能即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学会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三大关系,在此基础上确立集正确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崇高的精神价值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三)转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文化的最深层次和核心是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④,体现生态文明内涵要求的生态化思维方式也是德育文化功能的主要关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在探讨世界的本原时主张部分决定整体而不是整体决定部分,习惯采用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容易形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而且容易导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科学与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学会生态化思维方式,克服在近代科学视野中由于“简单性的追求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两个主导趋向”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对世界的肢解⑤。生态化思维方式体现着世界的整体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整体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注重加强对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在内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注重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在内的生态系统对其外部环境的开放,通过加强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增强系统自身的生命力。可见,整体一致性和系统相关性是生态化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确立生态思维方式即用生态系统整体的观点观察现实世界,研究现实事物,解决现实问题。它不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成是二元对立的主客体的单向改造关系,而将其看成一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因而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坚持以人的实践为中介,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生态发展模式。在这种生态发展模式中,人是自然系统中的成员,而不再是自我标榜的中心;自然及其存在的价值被充分尊重和肯定,评价事物价值的尺度不再是唯一的人的利益,而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为标尺,并且人在自然中的权益和对自然的责任都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被充分地确定。生态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整体系统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为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以及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基础。
三、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德育文化功能的实现
(一)确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性的观念,决定并体现着教育实践活动所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确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重在坚持和强化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生态德育理念、和谐德育理念、实践育人的理念等。坚持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必须关注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将生态道德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坚持生态德育的理念,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基本宗旨和价值理念作为整个德育的工作信念和行为准则;坚持和谐德育的理念,不仅要求我们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而且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学校教育各个部门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有机的德育合力;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生态社会建设实践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来,在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整体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确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确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体现德育的本质要求,完善德育的系统结构,充实德育的培养目标,丰富德育的实践内涵,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文化功能,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服务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二)强化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
如前所述,离开德育的实践活动,德育的功能无处发挥,德育的价值无法实现。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德育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就是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⑥。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突出体现了德育文化育人的本质功能。生态文明背景下,文化育人的实质并不仅局限于课堂上有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概念的讲解,最主要的是指在大学生生态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构建过程中,如何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因为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深刻领悟生态现象,反思生态问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生态道德责任感,完善生态思维方式,提高生态价值观念。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凸显德育文化功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这里所讲的实践,既包括生态社会建设的实践,也包括学校内部的生态教育实践及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二是重视并切实发挥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是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的内在要求。总之,“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对于善和义务能知又能行”⑦,由此,我们对德育及生态文明素质的实践教学应该有一种新的理解,实践教学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而且要注重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真正体现出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围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目的所自主开展的活动就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重视实践教育是高校德育发挥文化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三)发掘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情景资源
高校德育要发挥其文化功能,更好地完成对大学生价值引导和人格塑造,就必须注重德育过程的情境性⑧。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德育文化功能的发挥尤其如此。为此,高校应注重营造包括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和谐师生人际关系形成在内的校内生态文明教育情景,同时,要重视校外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贴近自然,使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态文明物质环境中接受熏陶,提高认识。要注意结合校内和社会不同的生态文明教育情景,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生态文明教育情景内含的育人价值能够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体现。
(四)注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资源整合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同时存在并具有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进而影响着德育主体的价值建构,实现着价值观的传递与升华,体现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此,必须注重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通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加强德育过程中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整合,使教育方案统一,教育内容相容,教育要求规范,教育体系开放,从而使之形成统一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彰显高校德育的文化功能,使高校德育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注释:
①路琳,吴晶:《德育困境的文化成因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
②王仕民:《德育文化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③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④郭凤志:《德育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⑤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3页。
⑥黄云明:《论道德的本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⑦詹栋梁:《德育原理》,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77年版,第13页。
⑧杜时忠,管贝贝:《论德育的过程本质》,《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