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模式构建
2013-04-11张志荣
张志荣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6)
所谓“模式”,一般被理解为一定事物通过程式化的处置而成为同类事物的典范或定型化的活动形式和操作样式,它是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积累、相对定型的典型经验的集中概括与反映,它为处理其他同类事物提供了可资借鉴与应用的一般操作样式[1]。借鉴这一定义,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模式”可以理解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一般操作样式。
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目前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基础课,虽然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不同、学时安排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均以“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定的总的设想和规定”[2]为指导,因此,它们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特征。笔者认为,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合理构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具体课程充分结合其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课教学,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前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牢的主线和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载体、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对于学生也可以有层次化的要求,但在总体的目标导向上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针对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环境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运用的材料要在尊重现实、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要合理搭配:用正面的材料鼓舞学生,激发思想共鸣;用反面的事例教育学生,发人深省。而始终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不偏离,是合理运用材料并保障材料运用效果的基本前提。
要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其一,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即教师要想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好的理论素养。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反面材料的矛盾性问题。一个客观事实是,反面事例本身无疑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运用反面事例意在通过展现真实的社会来消除教育理想化的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反面事例教育学生、发人深省。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自发地通过反面事例得出教育者所期望得出的结论的,因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的受体对于同一编码的解读存在差异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反面事例展示之后,教师对案例材料本身的评论以及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鉴于个体差异性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译码(对于信息的解读),以保障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这是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以信息的有效传递为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其根本任务在于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塑造社会政治人格、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人,从而维护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教育目标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信息的有效传递也就自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看,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选择信息传递的载体
信息的传递即流动,是信息的存在形式,从信息本身的特点看,信息必须附着于一定的载体之上才能实现其流动。载体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信息流动的效能。就思想政治教育来看,这个效能就是作为教育者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受教育者即信息流动过程中的受体(大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接受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2],案例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聚焦于社会热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而受教育者对于信息本身的兴趣和关注是其自觉解读和接受信息的必要前提。同时,案例材料将社会主导政治文化、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寓于具体、真实的事例之中,通过事例展示与分析来引导教育对象对相关问题能动地进行思考、判断,得出结论,因此,它能够充分调动、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同时避免由“说教”式教学引发逆反心理,从而起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案例材料自身的特点所决定,案例材料必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有效的载体。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真实、具体、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的案例材料较之于单纯的理论说教、知识灌输往往具有更强的感染性,从而能够在有效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目标。
(二)依托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更广阔、更有效的展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教学形式就是转化的通道。
其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教学形式。就大学生群体自身来看,尽管差异性在同一专业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但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讲,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又具有共性的特征。教师选择、设计教学形式只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导,以其他教学形式为补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发挥不同教育载体的功能。
其二,借助数字化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往往表现为文字或口头语言等单一的媒介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则图文、声情并茂,实现了不同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一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从单纯的文字或表象系统转变为数字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信息传播的低成本、高速度、大容量、多元化等;另一方面,它们联成一个整体的网络体系,形成网络化、数字化和有线化的信息高速公路”[2],从而实现了不同媒介形式的功能整合,通过对教育对象施加立体化的影响,使对于案例材料依赖度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人“树立人的正确思想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3],这里的人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教育者只有将教育对象真正视为现实的、具体的人,而不是将其作为抽象的、一般的人,只有真正了解这些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了解这些人的内在需求才能有的放矢,激发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才能在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与其认知结构相对应的情感系统的形成。因此,调查研究工作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础平台。
调查研究工作是社会学中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除专业技术层面的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查研究工作应该什么时候做的问题,二是调查研究工作应该由谁来做的问题。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应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和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展开。因为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工作即使是抽样调查也需要消耗大量成本,既需要调查者时间上的付出,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对面的调查等均是如此,所以这种大范围的调查只能是周期性的。但这不意味着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存在调查研究工作,相反地,客观事实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时刻留意受教育者的反应,即信息流动过程中的受体对于信息接收和解读的实际情况,以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但这一工作要由谁来做呢?笔者认为,这要取决于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发生的时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者,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是不会介入课堂教学的,因此,这时候的调查工作必须由教师承担。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创造条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来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并在交流互动中观察、留意学生的反应,以便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载体等及时做出调整,增强适应性,从而保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之外,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的承担者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了。一方面,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承担全部的繁重调查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不仅仅是教师,还包括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学生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来看,辅导员更适于做教学活动之外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综合看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和辅导员应共同承担起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两者应相互配合,当然这需要平台的支撑和制度的保障,这一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继续讨论。
(四)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发展特定阶段上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信念和社会行为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程度”[5]。由于学科特点及内容的庞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文化特别是教育对象所关注、归属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关社会文化的知识储备必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必须在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的心理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不能忽略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尤其是要对那些特别吸引学生关注、引起学生兴趣的社会流行文化的发展予以充分重视,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选择恰当的文化载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给社会文化因素一个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将会使转化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离不开其他学科相应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方案的制定到实施,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到在特定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评估,教师身兼数职、需要完成多项工作:既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搜集教学材料,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借助于合适的载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将相关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又要搜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后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状况。因此,对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就成为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必需,教师只有在知识结构上是多元的,才能选择合适的载体并通过合适途径将适合教育对象的信息有效地传递出去,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工作。
其三,就评估环节来看,当前高校对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估普遍采用的仍然是考试(开卷或闭卷)的方式。在课程性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此,学生为了“过关”,以便获得相应的学分和学位证书而答的试卷未必能够反映其真实想法和意愿,将其作为评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为主要的依据的合理性显然是有待商榷的。而通过访谈、不记名问卷调查、参与学生活动进行实地观察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并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问题的教学效果评估方法,相对于以学生的卷面成绩高低论教学效果的好坏的评估方法来说显然更为科学、合理。教学效果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准确的教学评估是以教师对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把握为前提的。
总之,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看,还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要上看,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都是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能否顺利实现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因素。
(五)建立健全高校的制度保障机制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者,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际操作者,如前所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这一转化过程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从当前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岗前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往往理论性有余、实践操作性不足,知识涉猎面较宽但又缺乏侧重点,因此,教师在入职后由于实际工作需要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只有科学的制度才能保障任课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在完成岗位科研任务、满足职称晋升的科研要求的同时能够基于教学工作需要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做好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及完善是最根本的保障。就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科学安排教师教学工作量,严格控制师生比。合理的师生比是科学安排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根本前提。根据笔者的了解,当前中国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用大班(一般是四个以上自然班合成一个大班)型的授课方式,即使如此,承担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依然繁重,教学工作量远超过专业课教师。教师往往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法的改进与创新上,致力于通过形式的喜闻乐见来吸引学生,这样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又能从容应对学校上自校长、专家督导组下至学院领导及广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多重评估。因此,对各高校来说,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根据学生人数合理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编制,同时积极通过计划性人才引进落实编制,逐渐消除编制闲置的现象。
二是要完善政策,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辅导员由于工作需要,相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接触往往更为频繁,因此也能够更为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学校要积极促进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教师与辅导员的交流与互动搭建桥梁,创造条件,从而使辅导员掌握的相关学生信息能够及时流转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避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三、充分发挥混合教育模式的优势
混合教育模式综合了德目主义模式和全面主义模式的优点,既强调课堂教育教学的必要性,承认规范和原则的一般性与相对稳定性、对教育对象进行灌输和引导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教育对象的能动性及社会生活实践、校园生活实践对教育对象的重要影响。鉴于德育模式理论中混合教育模式的优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只有以混合教育模式为基本教学模式,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做好前面所述的几项工作,才能顺利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就目前国内高校的总体情况看,要在丰富和完善基本模式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的转化,就必须坚持“三结合”原则。
一是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本校实际,就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过程中要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诸如学生的需要、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校内资源状况(包括师资力量、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安排、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知识和理论上的灌输、引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是混合教育模式的突出优势,各高校要在制度上给予实践教学充分的重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切实保证一定的实践教学时。但仅仅是学时上的保证还不能直接促成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各校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确定实践教学的目的,统筹实践教学的活动安排以保证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澄清价值观,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要结合社会实际。“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脱离社会实际、离开社会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将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嵌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之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人需要的密切联系,学生才会认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信息,并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三结合”原则的根本依据,“三结合”原则是党的思想路线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化,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和践行,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开展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牢记只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教育才是可行的,只有与社会相衔接的教育才能实现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政治人的教育目标。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及模式本身所具有的作为参考性指导方略的功能和效用,合理构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在宏观架构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牢记规范化不等于整齐划一。在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将抽象的信息通过恰当的载体和形式具体化地传递给教育对象,是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1]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骆郁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邱伟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