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项目化实施研究

2013-04-11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材职业高职

崔 轶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这些职业技术人才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而且具有能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的职业核心能力,受到了社会各企业的青睐。这种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获得,具有这种职业核心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因此,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色,能更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发展道路,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学生观,实施行动导向、项目核心的教学观。强调以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实现途径,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发展,高职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教师的能力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设计和整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归纳、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课程内容与未来从事工作的典型性和相关性,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开发设计项目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而是课程项目化中的难点和重点。我们邀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老师组成工作团队,通过调研、归纳、排序、重组四步对课程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行动能力的智能特点,以工作任务为起点,梳理工作任务,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再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的内在规律,整合学习内容,强调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培养,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与考核能够主动建构属于个人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得以实现。我院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设计和开发了联想阳光服务及规范、联想服务技术及知识库运用、联想服务案例、硬件维修基础、笔记本拆装与维护等一系列项目化课程,推动高职课程项目化实施。

(二)开发建设工学结合教材

教材是教育方式实施过程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课程项目化构建后的重要环节就是开发建设工学结合教材。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教材无法满足现代知识需求,因此,教师需取长补短,研讨、改进教材,解构传统的自成体系的学科型教材体系,吸收企业一线专家、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结合他们多年产品开发经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熟悉所教课程的职业活动情况、具体工作程序以及完成这一工作对工作者的具体要求,开发编写出更切合工作实际的,职业性强,反映新技术、新规范的工学结合教材,这对项目的开发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转变教学中心

课程项目化实施后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和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中心。它提倡以人为本的学习新理念,倡导协作、探究、讨论等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的项目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参与项目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项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完成了项目化学习任务,锻炼相关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四)采取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并不鲜明,这会制约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课程项目化实施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寓学于乐,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按照项目完整的实施流程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得到项目结果。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项目任务,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与其相对应,可以将枯燥、抽象、被动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主动的知识探求过程,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知识与职业素养和能力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渗透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充分运用职业教育所特有的教学方法,才能彰显职业教育教学自身的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五)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的,整个教学效果是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我们的考核评价要充分考虑三个因素:企业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和学生自评因素。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高职项目课程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要求企业评价标准必须占高职项目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高职项目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监控者和评价者,其评价地位不容动摇。学生作为对自身学习结果负责的学习主体,其自评也反映了学生本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在评价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评因素[1]。第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过程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结果评价是评价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因此,将静态的结果评价与动态的过程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收尾与巩固环节中,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第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角色扮演、工作情景模拟、策划书撰写等都能成为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方式,将被动测试变为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大程度反映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第四,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在做好专业技能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其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通过在学习和实践中对待任务的态度评价其敬业精神、责任心和吃苦精神等。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保障课程项目化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它的教学目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而且是对有教育基础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校内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外实训)等途径和形式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校内外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校内实训基地要根据开设的不同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等因素建构。整合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知识,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开发设计教学内容、职业技能训练项目,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力求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融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成立由企业一线专家、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托企业或行业的优势资源、经验和设施等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开设或调整专业,让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实践场所和技术指导,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搭建好校企合作对接和沟通的平台。我院积极探索和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打破常规思维,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和联想集团形成深度校企合作机制,成立“联想订单班”。结合该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积极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行资源信息共享;开展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职业素质与通用技能训练、职业资格技能训练与鉴定等技能训练[2]。企业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就业空间。学生毕业前直接进入企业,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企业直接聘用合格者,也节省了就业后再培训的成本。企业为学院搭建实习平台,学院成为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共同打造“合作、互动、共赢”的校企合作综合平台。同时,这种“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可以通过结合双方各自优势来共同培养企业、社会所需人才,对企业与学院育才机制及对社会公益贡献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满足课程项目化实施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层次化。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符合职业技术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新形势的要求,《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含离退休人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通过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参加技能大赛,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等途径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了对作业流程、技能要求的切身感受才能有助于教师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操作技能的增长。同时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堂教学、实训指导、教材开发、教学评价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这样通过积极实施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并行的双轮战略才能有效实施课程项目化改革。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课程项目化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尽管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可以从开发设计项目及教材、转变教学中心、采取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逐步推进改革,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1] 张启富.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1,(33).

[2] 彭维吉,彭奇娟,刘云彤.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

猜你喜欢

教材职业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