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剔除更新工作之我见

2013-04-11孟姗姗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藏书图书

孟姗姗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语系, 陕西西安 710100)

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拥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以下简称图书)是理所当然的。有序地对所藏图书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为读者提供图书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一。读者往往把图书藏量的贫富和品种的多少作为评价图书馆服务职能强弱和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笔者看到一些有关高校图书剔除、更新的论文提出:“只有不断剔除旧滞书,才能健康的发展藏书,从而有效控制藏书质量”、“图书的陈旧与否……必须依靠其使用价值来加以判断”、“如果不将失去使用价值的图书及时剔除,就会带来书库饱和、书架拥挤,从而直接影响有图书的收藏和使用”等。笔者以为这些观点是欠妥的:一是片面强调“不断剔除旧滞书”并将其作为“才能健康发展藏书”、“有效控制藏书质量”的前提是顾此失彼;二是对图书使用价值的界定不够明确,将其作为判断图书陈旧与否的唯一标准有失偏颇。这样的倡导难免导致图书剔除、更新工作简单化,损害馆藏图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给图书服务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图书剔除、更新工作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有序进行,故就此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一、切实履行图书馆的基本职责

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记载。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专门负责图书收藏的类似“国家图书馆”的管理机构早已有了。据有关史籍记载,春秋时候写《道德经》的老子(李聃)就是已知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之一,还有西汉司马迁的几代先祖也担任过此类职务。以后的各个朝代就更不用说了。与“国家图书馆”同时并存的还有地方、私家的藏书,特别是私家藏书。据清末叶昌炽著《藏书纪事诗》的记载,仅北宋以来就有1100多人,包含藏书版本、目录、校勘和印刷等方面的史料。这些图书资料不仅为当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承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成为后世人的福荫。试想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没有他们的苦心呵护和精心收藏管理,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这些图书资料何以能为后世所用?中华文明又何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盛世空前。仅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就数以千计,藏书量更是数以亿计。这些藏量丰富、品类繁多的图书信息资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国家培养千百万各类人才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规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对旧图书的保护、剔除是图书馆的一项重大工作项目,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规程》),简单地剔除、更新图书是违背图书馆基本职责的。

图书信息资料收藏是历史和现代知识收藏,其占有率的高低是科研成功率高低的基本条件。各个时代的图书资料信息都有其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许多专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相关历史信息所特有的时代烙印的深入了解。要做好一个专题研究,首先重要的是搜集相关的资料,得到的古今、中外的相关信息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研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得出科学结论的可靠性系数也就越大,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无庸赘述。

笔者经历的一件事情使自己对图书资料的简单化剔除、更新做法的不良后果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三四年前笔者在英国一个大学读研时,导师给我确定的毕业论文主题是关于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概述,由于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感兴趣,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了完成论文写作,需要搜集我国政府各个时期关于英语教育的政策规定和中小学各个年级、各种版本的英语课本。我原以为相关资料国内图书馆一定会有,网上也更容易查到。结果我的努力几乎一无所获。后来在我的家长、同学、朋友和亲戚们的大力帮助下,费时两个多月只得到所需要的三分之一的资料,原因是所找的图书馆大都以“未收藏”和“已清理”等理由表示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无奈之下,导师给我换了论文题目。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完整、系统地保存图书资料,不仅有利于当前的研究,对后来的研究者更可能是难得的宝物,一时无用的,不等于永远无用;自己觉得无用的,不等于别人永远用不着。时间往往会让所谓的“废品”升值。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又恰逢“知识爆炸”时代,国家的鼎力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图书馆在搞好馆舍、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图书资料信息搜集、整理、收藏工作,不断提高图书信息服务水平,为把高校图书馆办成名副其实的“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规程》)而不懈努力才是正确的。

总之,只有切实履行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有序地作好图书剔除、更新工作,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二、对高校图书资料剔除更新管理的认识

(一)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图书管理知识教育。

古今中外爱书的故事很多,足以使人们受到启迪。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就不仅仅是爱不爱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图书管理知识。针对当前图书馆工作队伍中不少人员缺乏图书管理知识的情况,要通过培训、言传身教、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加强图书管理教育,使他们明白做好图书收藏、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强化珍惜图书资料的意念,懂得系统、完整地收藏图书资料的相关知识;了解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明白知识性图书与娱乐性图书的不同价值;熟悉图书管理制度,掌握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的技能,成为图书管理的行家里手,做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

(二)建立严格的废旧图书资料剔除制度。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剔除”不同于“更新”。按照《辞海》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剔除”的本意一是“分解骨肉,把肉从骨上刮下来”。二是指“从孔隙中往外挑出东西,如剔牙,引申为挑出、剔除”。 “更新”的本意是“除旧布新,清除旧的,安排新的”。按照以上解释,“剔除废旧图书”指按特定的操作规范和工作程序把挑出的无用的图书作废旧处理。图书“更新“通常只是“以新代旧”——新的图书文献资料投入使用后,停用旧的图书文献资料。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后者仅是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或实际需要实施“以新代旧”,而非“因新剔旧”。对更新后停用的图书需要清理的应纳入废旧图书的剔除程序进行处理。了解这一点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再说,与任何物件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资料由新而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普通废旧物件的处置比对“废旧”图书的处置要简单得多了:对于前者,只要认为是无用的、破旧的,就可以果断处置,人们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而对图书是否“废旧”的认识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个人拥有的图书,个人有处置权,至于处置得对与不对也与他人无关,而对图书馆来说,草率地剔除本不应当剔除的图书资料,卖给废旧书店的,或许还有遇到爱好者的机会,送到造纸厂的,就被“彻底消灭”了。特别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由于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学科研机构的知识群体,一旦剔除不当,必然会对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不便。所以,对废旧图书的剔除工作更应当慎之又慎,必须通过严格的审定,避免因草率从事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高校图书馆建立健全严格的废旧图书剔除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剔除制度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在有利于图书资料保护的前提下,规范剔除图书文献资料的范围、程序、鉴定方式等,确保剔除工作的科学性。

1.拟定剔除废旧图书的范围。不同的图书拥有者对废旧图书往往有不同的鉴别标准。个人可以按照本人爱好、有无使用价值或收藏价值等标准,剔除自己的无用图书资料;而对面向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在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社会群体对不同时期、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甚至不同版本的图书信息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可否剔除。高校图书馆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与公共图书馆不同的不仅是服务群体的大小不同,而且由于教学科研专业性突出的特点,对图书资料信息质量的要求不仅强调“新鲜”,而且对相关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有其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资料室拟定图书剔除范围、目录,必须把维护图书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作为重要原则之一,以维护馆藏结构的合理性和馆藏体系的完整性,确保教学科研工作者的不时之需。

2.确立剔除废旧图书的原则。

剔除废旧图书坚持“使用价值第一”是正确的,关键是如何认定“使用价值”。笔者看到的相关资料,多认为剔除废旧图书的范围主要是“毫无使用价值”的图书。比如认为“在理论、观点、方法、内容等方面陈旧过时”的图书是“剔除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即所谓“思想性原则”、“价值性原则”。这个观点很值得探讨,按照上述“思想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确定的“陈旧过时”的图书全都“毫无使用价值”了吗?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所谓使用价值,应当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的使用价值,对其过去的使用价值可以姑且不论,仅以其当前的“毫无使用价值”就断定其将来也“毫无使用价值”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这个道理很明显,也无须赘言。笔者认为废旧图书资料即使是“毫无使用价值”的,也不必“斩尽杀绝”,剔除存量太多的相同版本是必要的,保存少量的更是必需的。因为高校图书馆毕竟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

3.完善废旧图书鉴别程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图书剔除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技术性工作,需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实施,切实确保图书资料安全。(1)鉴别程序,要有明确剔除废旧图书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废旧图书的鉴别原则、组建剔除工作人员队伍。(2)剔除原则,应淡化对相关图书资料的思想、理论、内容、观点、方法正确与否和当今有无使用价值的纠结。(3)参与剔除工作的人员除图书馆相关专业人员外,还应当有各个学科的学者、专家、学生代表参与。(4)剔除工作公开透明。公开拟剔除图书资料方案等相关信息和拟剔除图书清单,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接受群众监督。(5)网上公开最终剔除图书清单,为社会读者提供选用方便。

4.对已经剔除的图书资料的处理。

对已确定剔除的图书资料,可首先考虑赠送或低价出售需要此类图书的单位或个人;对一时确无人要的,可设专门馆舍存一定时间后再作销毁处理。

图书保护是一项长期、辛苦而细致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以强烈的保护意识做好搜集、收藏、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等工作,才能使图书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希媛.高效图书馆与资料室发展的协调互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1):155.

[2] 杨忠红.论高校图书馆图书的有效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7):34-35.

[3] 张学军.浅谈图书剔除[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3):32-33.

[4] 张彩虹.高信息化下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剔除[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102-103.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藏书图书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珍惜每一本藏书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