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格式塔理论体系下设计造型教学的思考

2013-04-11郑建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图形设计教学

郑建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为有效地选择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对图形创意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今天的平面设计被改进得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些都来源于设计创意的深度发展空间。通常所说的设计创意体现为进行设计时思维的多变性和独特性,在现代设计教育中,以图形创意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依托格式塔完形原理、图-底关系、异质同构和错视原理,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法,进行专项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综合图形造型的表现力和创作力。格式塔理论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设计创意教学创设了科学的教育方向、教学方式,同时还具备准确有效的教育评价原则。通过平面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研究发现:对形态及造型方式的深入研究是视觉形态发挥作用的关键,图形创意课程应深入研究格式塔理论及视觉思维的形式特征,随时代发展而赋予图形新的活力。

一、追求视觉形态的简约

设计造型因素中,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及其表现力,往往是经过数理、逻辑性的组合分解及视觉心理的完形安排,得以呈现最终的形式美感,在组合方式中对形态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形态特征的简约及不完整性状的不断丰富完形中。简约形态能够在简洁形体的组织融合和发展中,构成富有变化的形态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间隙空间,这种简约的形态,也可称为单位形。单位形必须是具有非常简单关系的形态,由这种形态既而发展演化成最终的图形创意。国内众多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都有简洁因素的直观效果,导致整体行业片面理解国际化语言,错把简单当简洁,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更甚于缺失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意思维以及造型视觉语言的深度训练,加之现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媒材的全面介入,使得设计更加社会化、商业化,从而淡化了对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设计思维的调动。既然艺术设计始终强调简单即是美,那么是否就要一切“从简”呢?

德国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论述“简化”时提到:“从某种绝对意义上来说,当一个物体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这样的形式相对而言是简化的;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他还强调:“这里所说的特征,并不是指成分而言。特征指的是事物的结构性质,结构特征是为总体式样来确定的,局部成分的特征越小,其总体结构的特征的数目反而会越多,简言之,局部越简单,那么整体反而越复杂”。文丘里指出:“陶立克神庙的简洁是通过它那有名的精美而准确的几何曲线和柱式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所形成的,陶立克神庙是通过真正的复杂才形成显明的简洁”。

由此看来,简洁的概念应区别于简单,简洁形式的创意设计评价标准,则不能单纯以数量多少、大小、位置来衡量,简洁意味着有效地、准确地表达主题,实现主题创意后还需以此为评判标准。“有效”可是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结果的程度,不去做过多表面形式的无用功,那么“准确”则是标准或适合性。

二、 注重造型形态与格式塔完形表现

格式塔心理学中"完形"的概念强调的是视觉经验和判断中的整体认知。在设计学的造型理论中系统分析了形态、形态认知方法以及形态表现方法,从剖析、透视、错觉直到微观;从具象、抽象、心象、三维、四维直到多维;从视觉、感觉、触觉、听觉直至嗅觉等,全方位地反映视觉传达系统的表现范畴,因而造型的“整体性”更具有重要意义。格式塔心理研究发现:对那些有意识组织的图形和形态,带来的心理感受往往更加易于被人所接收和欣赏。但是,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不协调的形态常常带给人缺憾和不完美的内心感受,基于这种对比关系的产生,加之人的感官接受这类图形时会自动形成协调机制,促使机体最大限度的追求视觉图形的心理平衡,进而产生将其简化并打散重新组织的“需要”,在心理上极力调整不够完美的形,使之趋于更加完美,这个过程会促成头脑创意思维反复调整,从而引发内心的新奇、刺激等内心感受。

完形原理给造型设计不同的应用形式,每一个平面设计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艺术的表达能力(图形原创的能力、色彩表现的能力、造型的能力以及对整体风格品质控制的能力)和设计功能的把握能力(生产的可行性、材料的差异性、使用的便利性及结构的合理性)都对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而设计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动态和多维空间的视觉因素,做艺术完形构成的无限组合可能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形态决定构图,构图的多样化也是有诸多原因构成,其中之一在于邢态的丰富变化样式造成。无论哪一种方式和因素,只有和谐统一的构图才是最具艺术张力、最成熟的表现。这样一来,构图的关键在于把握形态的多种分析研究训练,如图形造型环节的完美形与不协调形、简单形与复杂形的对比调和程度,对图形相互之间秩序性与适当打破规则之间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形态制约着视觉交流的信息传递。动态和多维空间的视觉效果,直接给予造型创作的无限组合,这样设计教育的标准更加个性和弹性化。

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于完形心理学的实践与教学的培养,艺术教学对“整体”“完形”的表现和训练的要求,突出体现在对组合形态的分析研究中,这样深入的探究形态间的有机联系,大大有助于创作内涵的延伸和升华,开展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促使设计与市场的双向沟通,为更好的寻找和发现更多的视觉元素及完美的组合方式提供相应的平台。那些片面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设计造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失去了设计教学的“有效性”。

三、拓展不完整性状的弹性表现空间

现代造型设计在两个层面上发生着巨大作用:通过创作设计,将特定信息转化为某种视觉形态,传递出多元化的视觉交流信息;同时,造型设计对世界总体形象的构建发挥着作用。每当一种全新的设计出现,它在代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体特点的同时,与世界性的文化特点相融合,并相互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视觉交流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平面设计所注重体现的正是对现代交流质量的提升。平面设计者应承担的不只是某种信息的诠释者,而是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不断的设计,使得视觉交流体现出多元化的信息与方式。

当形态以不完整的状态出现于设计中时,空白与不完全、虚形与视觉混合的利用,正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位置进行丰富变化的绝好时机,正是完善创意手段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对形态的不完整性状研究的积极性可以极大限度地拓展创意思维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形态的多种视觉心理效果的完形练习。例如在构成学习中深入进行单位形的多种组合方式的图形完善,对几何形态、抽象形态等延展变化空间与色彩的联觉组合,就其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形式进行大量充实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有效的视觉传递方式。例如荷兰风格派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其著名的家具设计《红蓝》椅对包豪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把家具的部件消解为一些只是具有形式意义的几何形式元素点、线、面,运用单纯的构成主义手法来相互组合,这把椅子整体都是木结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组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成为视觉交流的多元化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将形态的不完整性状的研究纳入教学中,以多项相关课题研究的形式出现,融入企业参与界定的设计项目中,这样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市场的双向动力,而且在这样的表现空间中,无论最终是以“简洁”形式,或是“破坏”形式的设计,都有助于形成平面设计领域的有机整合,运用多元化和发展的理念,才能使设计的表现形式具有创新并以国际化的信息传递出来。

四、丰富完形表现的教学实践

从事设计造型学习的学生需要了解设计的类型、题材、载体等,了解生产制作的过程、了解接受设计的消费群体及了解社会和市场状况等等,在此前提下,在教学活动的课题训练环节中提供多种形式的设计方法的探讨,通过开展概念性的实验课题研究,打开创意思维和创作空间。如形态创意先行的造型设计手法与规则,即在不提供其他参考资料的状况下进行的单纯形态造型设计,通过将材料和形态的切割、分解、错位、插接、反转、排列等方法进行重构,以功能、经济、能耗等多方面的考量为出发,抛弃浮躁肤浅的形式意义,创造简洁生动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象,将抽象的形态赋予真正经久实际的用途和功能。例如小型商业POP展台设计,采用最单纯的长方体或圆柱体形态,将其打散分解重构,再将多种形式分解出来的形态反转错接成新的造型,重新赋予了简单形体的解读语言,使得商业展品有丰富新颖的展示形态。以往视觉设计的学习对于造型形态的创造,强调较多的是创造的灵感,将艺术创造主要归于感性层面上的灵感与智慧,而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理论则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同时也包括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

课题小组实践环节发现,学生会过多地依赖简化形,在实际训练时往往会忽视外部客观条件,仅以格式塔惯性力量行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凭借简化形态来处理形态的打散组合随意拼凑而成,未深究形态、色彩、空间、深度等多方面变幻无穷的组合状态,片面判断为“简洁的表现”,从而造成陈旧的社会偏见和审美疲劳,引起人们的知觉恒常,即缺乏变化、缺乏创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复杂一些、偏离形、不完美对称形、无规则性的图形设计,倒似乎有强烈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并且总能唤起更长时间的强烈视觉关注和更多的好奇心理,更为直接的获取到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那些颇为复杂、繁复的情况先是引起一种关注和紧张情绪,形成“趣味点”,继而完形压强产生,使人的视觉心理对“形”开始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趣地组织完形,当目标得以实现之后,起初的紧张感逐渐消失,人有了更多的心理接纳、视觉愉悦和审美欣赏的角度,追求复杂和追求有序最终统一在格式塔中。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引导启发学生努力尝试从多方位知识领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阶段过程和结束后给予评价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得到自我设计思维的不断完善。在诸多专业课程中,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命题空间适度拓展,使被动接受学习自然转换成主动探索型学习,注重过程中众多变量的分析研究,从研制课题—理顺思路—推敲结构—选择材料—艺术表现—工艺制作的几个重要环节,将充分的自主性归还给学生。教师在实践课题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更多采用变换、转化、分解、探索等手法,用远观、错位的方式去观察与检验形态的创意表现空间,清晰客观地提出设计形态的要点。教师还应当注重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思维方式的交叉融合贯穿于教学实践指导中,避免陷入单一学科的狭隘认识,赋予学生实践应用中思考的灵活与独立。在不加限制的状态下,让他们探索形态语言的多样性和可行性,设计形态的优化性与新材料的接合,挖掘设计中的文化性、人文性,使得真正的设计是对未成型的物体设计一种新样式,建立一种新标准,形成一种新秩序,从而寻找到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生活、设计与人的交融点。

可见,现代图形创意在注重视觉形态的表现功能上更加关注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体现,从物质到精神的表现空间在创意元素的组织下显得格外开阔,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践训练中强调设计观念的体现,在思维的认识上使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才能促使学生从简单的再现对象过渡到艺术设计专业造型要求的本质层面上。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革新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急需转换思路,跨越时间,超越技术的力量来构筑更加丰富的图形设计,以超前的眼光来顺应艺术发展的趋势,更以丰厚的成就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参 考 文 献]

[1] 向艳乔,于君. 设计与形态探议[J].装饰,2003(8):8.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 腾守饶,朱疆源,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 石玉翎. 视觉训练在设计艺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J].装饰,2009(10):100-101.

[4] 奚传责.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编[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彭雅莉. 格式塔心理学对图形设计的影响[D]. 南昌:南昌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图形设计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